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人镜合一的“筷子技术”是什么?为何成为制服脑肿瘤的“得力干将”?

人镜合一的“筷子技术”是什么?为何成为制服脑肿瘤的“得力干将”?

你知道「筷子技术」吗? 印象中,用惯了刀叉的外国人可能并不会熟练地使用筷子,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来自法国的神经外科医生,能将一把特殊的筷子耍得炉火纯青。古人可以火中取栗,而到了
本文有1129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你知道「筷子技术」吗?

  印象中,用惯了刀叉的外国人可能并不会熟练地使用筷子,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来自法国的神经外科医生,能将一把特殊的“筷子”耍得炉火纯青。古人可以火中取栗,而到了现代,他借助这一把“神奇的筷子”,不仅能微创不开颅,还能脑中“夹”瘤,真可谓是一名“得力干将”。

  这样一把拥有“神奇魔法”的筷子并不是我们日常吃饭时使用的筷子,而是一种能够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做到“人镜合一”的技术,它能将神经内镜和吸引器持握在同侧手内,并因与筷子的抓持方法相似而得名。

筷子技术

  在经鼻入路神经内镜手术过程中,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都是用左手手持神经内镜,右手手持操作器械(如吸引器,刮匙,双极电凝)来进行操作的。一旦需要精细操作,可能就需要助手帮助拿着吸引器或神经内镜,甚至还会出现双人四手操作的场面。

  这一操作的缺点显而易见:由于鼻腔空间有限,如果助手操作不熟练或配合不默契,经常会出现鼻腔内器械“打架”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 Sebastien Froelich教授(福教授)发明了这种“筷子技术”(chopsticks technique),可以让术者同时操作“内镜、吸引器和第三个器械”,真正做到了“人镜合一”,为世界神经内镜发展和颅底显微手术技术的进步做出卓越贡献。

  一、助力内镜手术,“筷子技术”的优势在哪里?

  “筷子技术”可利用鼻孔作为内镜和吸引器的支点,在鼻腔狭窄的空间内,只需要用手指轻轻地夹持和引导内镜的移动即可。为了更清晰地阐明“筷子技术”,福教授在其研究中详细介绍了“筷子技术”的技术要点。

“筷子技术”可利用鼻孔作为内镜和吸引器的支点,在鼻腔狭窄的空间内,只需要用手指轻轻地夹持和引导内镜的移动即可。为了更清晰地阐明“筷子技术”,福教授在其研究中详细介绍了“筷子技术”的技术要点。

  首先,“筷子技术”要具备准确的握持方法。把神经内镜夹在左手拇指和手掌之间,小指弯曲握住内镜,这样就可以牢固固定内镜。在需要的时候,用右手将吸引器置入鼻腔,然后用左手拇指与食指、中指接住吸引管,而拇指与食指、中指之间的轻微扭动可以使吸引管在任意方位短距离活动。

筷子技术

  通过“筷子技术”,术者可以在保持内镜稳定的情况下,灵活地调整吸引管或其他器械的位置,从而更准确地完成吸血或手术操作。右手则同时操作另一件器械,使鼻腔内有两件器械在同步工作。

  其次,在吸引器类型上应有所选择,不使用笔直或带很大侧孔的吸引器。吸引器头端应在使用之前弯成“鹅颈”状,弯曲角度视术中情况而定,同时将吸引器的侧孔缩小或堵住。这样,就只需要用左手手指轻轻捻动吸引器,吸引器头端就可以在鼻腔内达到360°范围的活动度,甚至还可以利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将吸引器进行前后方向的轻微移动。

  总体而言,神经内镜“筷子技术”的目的是保护鼻内解剖结构,允许更紧密的可视化和对手术区域的动态感知,帮助导航内镜和器械,使得手术操作由两人变为一人,完美解决了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配合问题,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效果和准确度。对于保护重要神经、更加准确移除肿瘤、灵活操作入路角度等都有重要作用。福教授强调内镜手术应充分利用自然空腔并保留解剖结构。

  二、INC国际内镜大咖福教授如何利用“筷子技术”?

  “筷子技术”可以轻松流畅地进行神经内镜经鼻蝶微创手术,对于颅底斜坡脊索瘤、软骨肉瘤、垂体瘤等极为适用,而且手术节奏感强,术野干净清晰,手术安全。

  巨大脊索瘤压扁脑干,神经内镜单鼻孔”筷子技术“安全全切

  57岁男性患者,检查显示脊索瘤由斜坡向后生长,突破颅底硬膜长至硬膜下,直接压迫脑干腹侧,且脑干已被压扁至原来的三分之一。由于肿瘤的压迫效应,该患者发生头痛、吞咽困难、右侧舌头萎缩等症状。福教授最终在神经内镜下,通过经鼻入路成功切除严重压迫脑干腹侧的斜坡巨大脊索瘤,实现内镜下全切。

巨大脊索瘤压扁脑干,神经内镜单鼻孔”筷子技术“安全全切

  23岁男孩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经鼻内镜下安全全切

  23岁患者因右侧舌下麻痹和舌萎缩就诊,检查发现以颈静脉结节为中心的病变,是位于颈静脉孔内侧的软骨肉瘤(A、B)。术后影像学证实了肿瘤全切和颈静脉孔保留通畅(C、D)。在这种情况下,神经内镜“筷子技术”有助于安全有效地暴露、探查神经和斜坡旁颈内动脉,并通过有限且定制的手术入路向下到达对侧肿瘤所在位置颈静脉孔区域。

23岁男孩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经鼻内镜下安全全切
23岁男孩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经鼻内镜下安全全切

  37岁女性垂体瘤,神经内镜单鼻孔安全全切

  37岁女性患者,发现位于蝶鞍中央的9mm垂体瘤,福教授在使用神经内镜“筷子手法”后肿瘤得以完整切除,随后患者进行相关内分泌治疗,术后3年垂体瘤没有复发的迹象,无其他并发症。

37岁女性垂体瘤,神经内镜单鼻孔安全全切

福教授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人镜合一的“筷子技术”是什么?为何成为制服脑肿瘤的“得力干将”?”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4983.html
  • 更新时间:2025-02-24 16:19:41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福洛里希教授本月底来华】医疗开放助力,脑瘤患者福音
本月底,福洛里希教授(Sebastien Froelich)即将正式抵达中国,开启示范手术之旅,与此同时,...
更新时间:2025-05-09 09:19:18
“手术并非急诊!”无症状、症状轻、有好转的脑瘤要手术
1. 36岁的小宛,在一次体检中偶然查出 脑膜瘤 ,肿瘤一直没有显现出任何症状,毫无存在感。...
更新时间:2025-04-23 18:36:21
“不开颅”手术真比开颅安全?这些后遗症被严重低估
他们说鼻子里面做手术,没伤口,肯定比开颅创伤小吧?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过去的20多年里...
更新时间:2025-04-17 15:15:11
脑瘤手术,该开颅还是该内镜?这可以不是一道单选题!
传统开颅和内镜微创,哪种手术效果更好? 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脑瘤患者问医生相似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5-04-16 11:05:55
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入路盘点 | INC福教授挑战高难度脑瘤手术
岩斜坡区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 2%。患者通常表现为 颅内压增高,以头痛较常见,常以颈...
更新时间:2025-04-02 14:26:34
进来看如何打败“儿童杀手”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毗邻下丘脑和垂体,一旦患上该病,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如果...
更新时间:2025-04-02 11:01:02
患上疑难脑瘤“绝处逢生”的他们:不远万里,只为感谢福
INC旗下专家顾问团成员、国际颅底双镜联合手术大咖、筷子技术独创者、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
更新时间:2025-04-01 15:31:44
被判“无法手术、不能治愈”,要不要放弃?别急!先打开
颅底迷宫 如果将人的大脑看作是闯关游戏,那么 颅底这个区域无异于一个没有地图的迷宫。...
更新时间:2025-03-28 14:02:10
“不开颅”的脑瘤内镜手术很简单?INC福教授的创新技术让
一台手术,在成功切除肿瘤后就算大功告成了吗? 如果将手术看成是一场战役,那么,战后重建...
更新时间:2025-03-24 17:47:13
高难度脑瘤手术的法宝竟是一双「筷子」?看福教授如何用
用一双筷子取出肿瘤,你听说过吗? 在神经外科领域,有一句名言: the brain should not know that ...
更新时间:2025-03-19 10:04:52
神外科普:显微外科手术显微镜发展到哪一步了?
临床上,很多脑瘤由于位置复杂,或是处于颅底,或是位于脑干、丘脑、胼胝体等手术禁区地...
更新时间:2022-12-19 20:09:15
微创经鼻内镜手术≠无损伤,失去嗅觉、鼻腔结构损害、大出血…居然会有这些
经鼻内镜手术就是微创?是不是没有多大风险?术后恢复就很快? ◆没想到术后味觉和嗅觉没...
更新时间:2024-09-18 14:25:09
小小脑袋竟藏着大大肿瘤,小勇士们终于等来了“神奇”的巴爷爷!
脑瘤患儿和巴爷爷的故事 一位来自德国的神经外科医生,经常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巴爷爷,...
更新时间:2025-02-27 16:23:59
当宝宝的松果体区被生殖细胞瘤入侵,怎么让它们说“拜拜”?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 (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 cell tumors,CNS GCTs) 是儿童常见的颅内恶性肿...
更新时间:2025-03-06 14:47:20
欧洲神外教授谈脑膜瘤手术Simpson分级和复发的八大进展
感谢你们的盛情邀请,能与这些可敬的同事们一起在这个美妙的场所共聚一堂,我深感荣幸 ...
更新时间:2024-02-26 14:09:28
宝宝头型为什么看起来奇奇怪怪?这种头颅畸形要当心
有些头颅畸形需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许多新生宝宝的脑袋都不是均匀的椭圆,有些是正常的...
更新时间:2024-09-24 14:47:42
“错失第一刀黄金时机”的脑瘤患儿:开颅数次后,还能重返校园吗?
2025年4月11日,INC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
更新时间:2025-04-14 18:27:51
人民日报、新华社:国际神外教授巴特朗菲教授来华示范脑瘤手术,中德专家同
2022巴教授中国行较新媒体报道 随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大媒体持续报道,《国际神外教授巴...
更新时间:2022-11-24 09:21:08
同一个部位,不同命运:为什么有些松果体肿瘤能治愈,有些却致命?
松果体区肿瘤 在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中占比仅 0.4% ,却 包含了从良性囊肿到高度恶性肿瘤的多...
更新时间:2025-04-18 13:33:12
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什么时候是手术治疗的好时机?
在低级别胶质瘤的处理方法中,外科治疗是必要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常常会询问INC医学顾问:...
更新时间:2021-11-23 16:58:40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 10届教授课程-脑/脊柱手术研讨会重磅开幕,INC5位国际知名教 【专家共识】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中德国际交流项目进行时|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正式开启儿童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教授中国学术交流集锦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国际教授学术沙龙图集 【INC国际教授专访】走近国际神外联合会(WFNS)终身成就奖 NF1神经纤维瘤病是什么病?NF1视神经胶质瘤怎么治疗? INC巴特朗菲教授9月份来中国吗? 小会场面对面,名额有限——二届国际神外杂志主编团中国
重要信息
咨询国外治疗
费用偿付
语言服务
专业护理与服务
服务
国际治疗协调
国际远程咨询
国际视频咨询
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