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访华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5-07-08 18:11:40 | 阅读:次| 关键词:INC国际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访华学术交流
- [案例]21岁大学生脑干延髓海绵状血管瘤,线下一对一咨询巴教授
- [案例]鞍内海绵状血管瘤案例分析
- [案例]“脆弱”的脑瘤儿童,INC国际大咖Rutka教授如何守护?
- [案例]基底节区肿瘤术后重返校园:从手术禁区到小小英雄之路
- [案例]INC国际Rutka教授团队发表成果助力儿童胶质瘤免疫治疗
- [案例]耳聋、面痛背后的罕见病因:岩尖胆固醇肉芽肿,治愈之
INC国际神经外科交流项目持续推进。本月,世界神经外科学院前院长、《Journal of Neurosurgery (JNS)》主编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完成在华学术交流。
鲁特卡教授临床手术示范
5月鲁特卡教授访华期间,一名6岁1型神经纤维瘤病重症患儿于苏州接受面诊。本次行程中,教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成功实施手术协作。术前患儿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经鲁特卡教授主刀实现肿瘤最大安全切除后:
未出现新增神经功能缺损
下肢运动功能改善
术后状态显著优于术前
手术为后续辅助治疗奠定基础,鲁特卡教授将依据术后病理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活动
教授与国内神经外科专家就儿童疑难神经系统疾病前沿治疗策略展开交流。同期,鲁特卡教授与INC副会长Andreas Krabbe共同出席"INC-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联盟中心"揭牌仪式并致辞。
学术讲座核心内容
当前技术方案:
激光间质热疗(LITT)
脑磁图(MEG)
高频振荡(HFO's)及反应性神经刺激(RNS)
立体定位脑电波电极放置术(SEEG)
发展趋势:
微创技术干预致痫网络将成为儿童难治性癫痫主要方向
治疗进展:
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已成为儿童颅咽管瘤优选方案
病例实践:6岁神经纤维瘤病患儿治疗突破
患儿多多因发育异常及咖啡斑确诊1型神经纤维瘤病。病程进展特征:
初期多家医院建议观察随访
1年后左下肢行走拖行,仍被评估手术高风险
后期双下肢完全瘫痪,多家机构提示术后可能全身瘫痪
鲁特卡教授面诊后制定方案:
"需手术解除脊髓压迫,结合术后病理启动靶向治疗。建议手术与靶向联合,有望功能恢复"
手术结果: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团队协作下,鲁特卡教授主刀完成肿瘤安全次全切。术后首日查房显示:
术前丧失的下肢感觉部分恢复
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教授评估:"手术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恢复前景良好。"家属致谢:"教授给予巨大帮助!"
专题一:中央区癫痫手术技术演进与趋势
基于30年诊疗经验(延伸阅读:【鲁特卡教授INC云端峰会演讲】),鲁特卡教授提出儿童癫痫手术未来方向:
无创神经生理学致痫灶检测技术
高场强特斯拉MRI(10T/11.3T/17T)识别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基因相关癫痫(如Dravet综合征、Noonan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采用神经调控技术:
深部脑刺激术
反应性神经刺激术
迷走神经刺激术
机器学习预测癫痫网络时空传播模式
微创消融技术替代传统切除手术:
激光消融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放射外科
微创干预致痫网络为核心发展方向
专题二:颅咽管瘤神经外科治疗策略
鲁特卡教授分享儿童颅咽管瘤诊疗经验:
颅咽管瘤属儿童难治性脑肿瘤
治疗方案包括根治手术、微创手术、放疗、囊内治疗及潜在药物治疗
内镜经鼻入路因疗效显著成为当前优选方案
学术沙龙尾声,INC为参会专家颁发证书,并与鲁特卡教授合影留念。
INC-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联盟中心成立
2025年7月6日,鲁特卡教授与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副会长Andreas Krabbe、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副院长师少军、神经外科主任姜晓兵、王旋教授共同为联盟中心揭牌。
鲁特卡教授致辞:
"INC与中国神经外科团队深化合作,将为患者拓展治疗可能。首次武汉之行,期待未来持续学术交流"
合作意义: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重点开展:
疑难病例会诊
新技术临床转化
青年医师培训
助推华中地区神经外科发展。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INC国际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访华学术交流”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5946.html
- 更新时间:2025-07-08 17:56:00
- 上一篇:国际合作 | 热烈祝贺“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武汉协和医院神外联盟中心”成立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