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七分手术、三分康复”?为何术后需尽早下床活动

“七分手术、三分康复”?为何术后需尽早下床活动

脑干开颅术后第3天病房跑步;术后不足24小时淡定使用手机游戏;术后1天下地康复;开颅术后2小时,未出手术室即开始说英语……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情形,确为真实发生案例。
本文有2377个文字,大小约为11KB,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脑干开颅术后第3天病房跑步;术后不足24小时淡定使用手机游戏;术后1天下地康复;开颅术后2小时,未出手术室即开始说英语……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情形,确为真实发生案例。

  疾病突发如山倒,康复过程似抽丝。“术后能否立即康复?”患者术前常有此期待。然而事实是,无论愿望如何强烈,术后生活难以即刻恢复正常,均需时间恢复。每一次神经外科手术均是对主刀医生及整个医疗团队的考验。作为人体功能最复杂的器官之一,诸多神经外科疾病手术风险极高,甚至危及生命。

  术后康复是恢复身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康复旨在克服术后恐惧,科学应对术后短期症状(如麻木、疼痛等),这些均需时间。神经外科医生将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涵盖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及心理支持等方面。

手术后的康复是恢复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刚手术完,需充分休息......”、“不能下床,快卧床静养......”

  无论是否经历手术或照护术后患者,此类话语均曾听闻或表达。众多患者术后,家属认为需“卧床静养”,部分患者因恐惧切口疼痛、引流管活动不便等,术后持续卧床,甚至拒绝下床如厕。长期卧床实际不利于康复。依据“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欲加速术后康复,早期下床活动至关重要!

神经康复关键理论基础

  神经康复学作为康复医学重要分支,其理论基础融合神经科学、康复医学及行为科学核心理念,旨在促进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

1. 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核心理论:大脑具备结构与功能重组能力,包括突触可塑性(如长时程增强LTP和抑制LTD)、轴突发芽、皮层重组等。通过重复训练、任务特异性练习等刺激突触重塑,促进功能代偿(如卒中后对侧半球代偿)。

2. 大脑功能重组理论

  同侧代偿与对侧代偿:损伤后功能可由邻近未受损脑区或对侧半球接管(如镜像疗法利用对侧激活)。儿童神经康复强调早期干预(如脑瘫康复)。

3. 运动控制理论

  系统理论(如Bernstein的“自由度问题”):强调多系统协同(神经、肌肉、环境)。通过练习(如分解练习、随机练习)形成自动化运动模式(适用于脊髓损伤或帕金森病)。

4. 神经修复与再生理论

  轴突再生: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如神经导管移植)。

  干细胞与神经营养因子:实验性研究(如脊髓损伤的细胞疗法)。

5. 认知康复理论

  神经心理学模型:基于工作记忆、注意力网络等理论设计训练(如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训练)。

6. 神经调控技术基础

  如非侵入性刺激: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通过调节皮层兴奋性促进恢复(如卒中后失语症)。

问:早期下床活动有何益处?

01 生理层面

  增加肺部通气量;

  促进伤口愈合;

  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

  促进引流,减少腹胀、感染发生。

02 心理层面

  缓解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

  对神经外科患者而言,“七分手术、三分康复”。手术不仅要求最大限度切除肿瘤以保障生命安全,还需最小化开颅手术对术后生活的影响。肿瘤切除效果佳,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出院迅速。

01 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定义

  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指围手术期综合应用多学科管理方法,整合一系列具循证医学证据的优化措施,通过有效、合理、适度改良常规手术流程,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手术并发症及风险,加速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生命质量。需注意,完美手术结束并非治疗终点,围手术期管理尤为关键。大量临床经验及大型回顾性研究表明,良好围手术期管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及康复时间。术后加速康复外科涵盖整个围手术期管理。中国神经外科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专家共识中。

术前

注:KPS为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QOL为生活质量评分,SF12为简版生活质量量表,NRS2002为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SGA为主观整体评价,HAD为医院焦虑抑郁量表,MMSE为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oCA为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VAS为视觉模拟量表,VTE为静脉血栓栓塞,DVT为深静脉血栓,PONV为术后恶心呕吐,AEDs为抗<a href='/dianxian/' target='_blank'><u>癫痫</u></a>药物,“-”表示无此项内容

注:KPS为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QOL为生活质量评分,SF12为简版生活质量量表,NRS2002为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SGA为主观整体评价,HAD为医院焦虑抑郁量表,MMSE为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oCA为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VAS为视觉模拟量表,VTE为静脉血栓栓塞,DVT为深静脉血栓,PONV为术后恶心呕吐,AEDs为抗癫痫药物,“-”表示无此项内容

术中

注:BIS为脑电双频指数,CO为心输出量、SV为每搏输出量,SVV为每搏输出量变异率,PPV为脉压变异率
注:BIS为脑电双频指数,CO为心输出量、SV为每搏输出量,SVV为每搏输出量变异率,PPV为脉压变异率

术后

注:PONV为术后恶心呕吐,VTE为静脉血栓栓塞,KPS为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NRS2002为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SGA为主观整体评价,HAD为医院焦虑抑郁量表,MMSE为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oCA为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NSAIDS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表示无此项内容。
注:PONV为术后恶心呕吐,VTE为静脉血栓栓塞,KPS为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NRS2002为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SGA为主观整体评价,HAD为医院焦虑抑郁量表,MMSE为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oCA为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NSAIDS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表示无此项内容。

02 术后康复周期

  术后康复所需时间,是众多患者关注的问题。然此并非易答之问,因患者个体情况各异。INC国际教授多数患者常于术后当天麻醉复苏后拔除气管插管,ICU观察一天复查颅脑CT无出血即转普通病房,多数药物转为口服,抗生素、抗炎及抗水肿药物应用时间短,术后2-4天下床康复锻炼,术后出血、感染率及神经损伤率较低。

  一位50余岁、刚经历脑干开颅手术的患者,竟在病房跑步展示其恢复状况。术后仅第3天,赵女士顽强生命力令人惊叹。病魔未令其屈服,她依然优雅、从容、淡定。此手术由INC巴特朗菲教授主刀,成功实现病灶全切。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3天能自如活动的赵女士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3天自如活动的赵女士

  另一位由福教授成功手术的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术后分享治疗经历时表示:“ICU仅停留4小时。术后第2天下床,前三天每日输液两次,后两天减为一次。术后第5天要求出院,最终医院安排第8天出院。术后3个月,已恢复健身。若不提及,无人知晓我曾行开颅手术,撸铁、普拉提交替进行,从未料想自身如此强韧......”

在ICU也只待了4个小时。第2天就能下床,前三天每天输液两次,后两天减为一次。第5天我就要求出院,最后是医院让我第8天出的院。术后3个月,已经开始恢复健身了。

手术成功的关键要素

  对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尤其需开颅手术的颅脑肿瘤患者而言,欲获长期生存及更佳术后生活质量,需把握以下关键点:

  1. 术前精准评估与手术方案制定:主刀乃至多学科协作团队对患者病情及全身状态评估、手术方案及入路设计,应以严格保护正常解剖及功能结构为目标。手术医生需明确各手术入路优缺点,不应仅因精通某入路而干扰选择。应注重积累各手术入路及其改良经验。

  2. 及时首次手术是脑瘤良好预后的基础:首次手术质量直接决定患者预后。首次治疗时,颅内解剖结构清晰,术中易区分肿瘤与正常组织,肿瘤切除率高,神经血管保护佳。若因肿瘤残留或复发需再次手术,颅内广泛粘连与瘢痕形成,肿瘤辨识与分离困难,常致切除不尽人意,此亦为反复手术患者效果递减的原因之一。首次手术切除率低将导致肿瘤复发,手术难度递增。若首次手术能实现最大程度切除,则为后续放化疗奠定基础,显著延长复发周期。多次不彻底手术及盲目放疗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3. 主刀医生手术理念与技术实力:主刀医生需成功完成开颅手术,在保护神经功能前提下最大限度切除肿瘤,此为保障良好预后的关键。复杂位置脑肿瘤患者手术切除难度大、风险高,需成熟手术团队明确安全手术技术及入路。同时,为避免术中神经功能损伤,具体入路需根据肿瘤生长方向及大小适当调整。

  INC国际教授选择手术入路时,会进行自身经验对比。同一位置,既往选用何种入路,患者术后恢复差异如何。为下一位患者选择入路时,会参考这些经验。入路选择依据病灶位置及患者状况,通过大脑自然腔隙抵达病灶。

  4. 手术+麻醉+电生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台成功完美的手术,不仅依赖主刀医生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以保护神经功能前提下全切肿瘤,还需麻醉医生、电生理医生、影像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团队的密切协作。尤其麻醉医师对疑难、麻醉高风险患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5. 高科技手术设备的辅助:先进手术设备及器械至关重要,如术中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磁共振(iMRI)等的辅助应用极大提升神经外科手术效果。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为例,其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术中对可能损伤的神经通路进行肌电、诱发电位或脑电监测,实时显示患者脑、脊髓、颅神经功能状态,不仅可减少或避免神经结构损伤,还能辨识不易识别的特定神经结构及界限,从而避开重要神经结构或及时调整手术步骤,降低或防止永久性神经损伤。

  6. 术后完善辅助治疗及康复策略:成功手术对不同良恶性及阶段的肿瘤定义各异,手术成功与否亦取决于术后治疗及康复。对多数良性肿瘤患者,全切后若无危险因素仅需定期随访;若存在功能神经缺损,则辅以定期康复锻炼,以获得良好生活状态及质量,即为较成功的治疗。若患者经此治疗生存期显著延长,甚至超出预期,则为高度成功。

结语

  神经外科本身属高风险、高致残率的手术学科。医生实施手术治疗时,除考虑手术目标及可行性外,必须关注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使其能重归正常生活及工作。如何“防患于未然”,有效规避瘫痪等手术并发症,始终是神经外科医生需毕生钻研的“大学问”。优秀术者可于肿瘤引发肢体瘫痪前实现最大程度切除,且术后避免瘫痪等神经功能损伤。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七分手术、三分康复”?为何术后需尽早下床活动”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6019.html
  • 更新时间:2025-07-16 08:57:37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INC脑博士少见神外疾病必知系列八】下丘脑错构瘤
要点 少见,非肿瘤性的先天性畸形,常发生于灰结节。 可能为下丘脑旁(有蒂)或下丘脑内(无蒂...
更新时间:2024-05-07 13:45:27
脊索瘤手术禁区解析:这些特殊部位肿瘤为何不可轻易手术?
大脑作为人体的神经中枢,内部布满复杂的神经与血管网络,而脊索瘤却偏偏易生长在解剖结...
更新时间:2025-06-16 11:17:55
第三届国际神外SCI杂志主编团见面会报名开启!
2025年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权威SCI期刊主编团见面会 人工智能助力SCI论文写作 小会场面对...
更新时间:2024-12-17 11:19:49
突变的IDH1神经胶质瘤患者或有更长生存期
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脑瘤患者的一种叫做IDH1的突变酶通常比没有突变的患者活...
更新时间:2023-02-08 21:11:32
脑瘤——儿童生命健康杀手!国际小儿神外大咖如何治疗?
当孩子被诊断出脑瘤,很多家庭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常见的类型包括 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等...
更新时间:2025-03-24 16:17:51
神外医生的“第三只眼”:INC国际内镜大咖施罗德20+经典「内镜」案例合集
01. 神经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 内镜技术作为一种诊断和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
更新时间:2025-01-23 14:10:28
请注意!这些症状可能是神经血管疾病的信号……
你是否有过 突发性、剧烈性头痛 ?是否出现 肢体无力,言语困难 ?是否出现过 癫痫发作 ?是否...
更新时间:2025-02-18 13:50:51
INC巴教授抵达北京天坛医院,正式开启春季学术之行!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3日 INC巴特朗菲教授 已抵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正式开启春季学...
更新时间:2025-02-24 09:53:28
脑干胶质瘤7大神经受累患者如何实现7年生存期?
如此恶性的胶质瘤,预后却令人振奋 —— 术后联合 Stupp 方案治疗使患者不仅生活完全自理,...
更新时间:2025-06-25 10:20:03
激光消融代替开颅手术:激光间质热疗LITT有何"过刀之处"?
自从早期在难治性颞叶癫痫中,第一项随机临床试验(RCT)证实了外科手术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以来...
更新时间:2025-01-08 19:13:50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