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巴特朗菲教授远程咨询,带来哪些启发?

巴特朗菲教授远程咨询,带来哪些启发?

经过巴特朗菲教授的示范手术,不少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像脑干延髓全切术后无需进ICU、术后1天下床走路、术后1周出院等案例屡见不鲜,他们逐渐摆脱病痛,迈向新生活。
本文有1317个文字,大小约为6KB,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在INC国际神经外科的助力下,这个春天,众多被疑难脑瘤折磨的患者迎来了转机。经过巴特朗菲教授的示范手术,不少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像脑干延髓全切术后无需进ICU、术后1天下床走路、术后1周出院等案例屡见不鲜,他们逐渐摆脱病痛,迈向新生活。这些成功的案例激励着更多患者,纷纷寻求巴特朗菲教授的帮助,希望能在他的妙手下重获健康。在众多咨询者中,有两位患者的经历极具代表性,他们从巴教授的回复中收获了宝贵的启示,也为其他患者提供了借鉴。

活检并非必经之路:田先生的经历与思考

  在脑瘤患者群体中,许多人都认为,只有先通过活检明确病理,才能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田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偶然查出颅内占位性病变后,即便得到巴特朗菲教授肯定的回复,还是选择先做活检手术,再决定下一步治疗。然而,当他拿着活检结果再次找到巴教授时,巴教授的一番话让他陷入思考。

  巴教授指出,立体定向活检存在局限性。在实际操作中,取到的组织样本量常常很少,而且可能只是病灶的边缘部分,并非肿瘤的中心区域。这样一来,就很可能因为取材不足导致结果不准确。毕竟,肿瘤不同部位的细胞特性可能存在差异,边缘的细胞也许不能代表整个肿瘤的真实情况。所以,仅依靠活检结果做出最终诊断,存在一定风险。

  相比之下,对于多数脑瘤患者而言,手术才是更优的选择。手术不仅能够切除肿瘤,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在手术过程中获取足够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达到切除肿瘤和明确病理诊断的双重目的。这就好比一箭双雕,一次手术就能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等待活检结果的过程,其实也存在风险。在这段时间里,肿瘤可能继续生长,侵犯更多的组织和神经,从而增加手术的难度,甚至可能让原本合适的手术时机白白溜走。对于复查的患者来说,活检病理结果的不确定性更大,这无疑会给后续治疗带来更多困扰。

  就像巴教授说的,要是能获取整个肿瘤组织,从不同位置取样并标明位置,医生就能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级别和性质。但活检很难做到这一点,它往往只能取到一个位置的样本,而且还不能保证样本的来源准确无误。因此,对于田先生这类患者而言,开放性手术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既能获取足够的病变组织用于精确诊断,又能直接切除肿瘤,为后续的放化疗等治疗手段打下良好基础,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姚女士的治疗抉择

  姚女士的遭遇同样令人揪心。她被诊断出脑瘤后,由于手术可能导致偏瘫,当地医生普遍建议她进行放化疗。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症状逐渐加重,这让姚女士痛苦不堪,她不禁怀疑,难道真的没有手术的可能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她第一次向巴特朗菲教授寻求帮助。

  巴教授在综合评估姚女士当时的病情后,认为现阶段手术并非最佳选择。因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手术不仅无法完全解决问题,还极有可能导致左上肢、手部及面部瘫痪,对改善她的总体病情没有实质性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先接受联合放化疗,控制肿瘤的生长,对姚女士更为有益。巴教授在做评估时,始终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放在首位,不会盲目建议手术。姚女士听取了巴教授的建议,开始了漫长的放化疗过程。

  但治疗并没有如预期般顺利,姚女士的肿瘤还是出现了进展。无奈之下,她再次向巴教授咨询。这一次,巴教授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复。巴教授表示,现在的影像显示与之前大不相同,目前的情况对手术更为有利,支持手术的理由远远超过反对的理由。不过,巴教授也强调,手术后辅助治疗依然必不可少。

  为什么巴教授两次评估会给出不同的建议呢?关键就在于患者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像表现也随之变化。这充分说明,治疗方案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定。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说,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像肿瘤的位置、大小、生长速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在手术前,要精心设计手术方案,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必须谨慎、细致,尽可能保护重要的神经结构和正常的神经组织,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创伤减到最小,这样才能为患者争取更好的预后。

  巴教授的手术理念一直是在不损伤关键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他凭借精湛的技术,在脑干、鞍区等极其狭小、复杂的空间里也能游刃有余地操作。这也是他的手术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

  从田先生和姚女士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巴特朗菲教授的每一次咨询回复,都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经验和对患者的深切关怀。他的建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其他脑瘤患者来说,这两位患者的经历无疑是很好的借鉴。在面对疾病时,患者不应盲目遵循固有观念,而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尤其是像巴教授这样经验丰富的专家,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从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巴特朗菲教授的中国行程仍在继续,他将与国内更多优秀的神经外科专家团队携手合作,不断挑战神经外科手术的“禁区”,为更多疑难脑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巴特朗菲教授远程咨询

  • 所属栏目:患者故事
  • 如想转载“巴特朗菲教授远程咨询,带来哪些启发?”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5445.html
  • 更新时间:2025-05-14 11:59:03

患者故事相关文章

垂体大腺瘤,再见!INC国际大咖经蝶窦手术让肿瘤无处可逃!
垂体瘤手术应追求安全全切,规避复发! 垂体腺瘤的复发是一个困难的临床问题,其解决取决于...
更新时间:2025-03-03 22:47:59
脑干肿瘤中的“幸运儿”?这种类型手术后为什么有1/1000复发可能?
脑海绵状血管瘤全切后还会复发吗? 长得高高壮壮的阿豪看起来充满活力,查出脑干海绵状血管...
更新时间:2025-04-23 18:48:42
丘脑海绵状血管瘤昏迷2个月治疗后终于苏醒
丘脑海绵状血管瘤 出血昏迷2个月,很多神经外科医生告诉Erica的家人,在丘脑上进行手术风险...
更新时间:2021-12-15 11:17:50
21岁大学生脑干延髓海绵状血管瘤,线下一对一咨询巴教授还有手术机会吗
病史摘要:21岁正值风华年纪的的大男孩安豪阳光健康,长得高高壮壮的他看起来充满活力。然...
更新时间:2023-04-11 18:29:09
解析国际研究:脊索瘤治疗,手术与质子疗法,何为优选?
如果做了手术术后固定植入金属(如钢钉钢板),就不能做质子,因此要慎重考虑手术 颅底脊...
更新时间:2024-07-01 13:42:21
INC国际大咖Lawton教授研究:颞叶动静脉畸形的分型
脑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一种先天性血管异常,可能引起很多患者颅内出血和...
更新时间:2025-04-21 14:22:58
岩斜区脑膜瘤如何治疗?INC国际教授岩斜区脑膜瘤实例交流
斜区脑膜瘤约占后颅窝脑膜瘤的2%。由于病变起源于斜坡上三分之二处的岩斜连接处,PCM位于三...
更新时间:2023-08-14 17:24:59
手术全切、3年未复发,1岁幼儿如何斗过脑干胶质瘤“恶魔”?
【脑干胶质瘤案例】父母:差点失去这个孩子……这场手术让他“起死回生”!...
更新时间:2021-11-12 14:17:42
与颈静脉孔区脑膜瘤“共生”?不!我要肿瘤滚出我的生活!
患者说 当地说术中容易大出血,会产生面瘫等等一系列的并发症 每当夜晚降临,总会在心里升...
更新时间:2024-11-07 10:15:37
颅内动脉瘤:血管壁上的“不定时炸弹”,怎样才能精准拆除?
颅内动脉瘤 ,这个被冠以瘤之名的隐形杀手,实则是 动脉管壁发生病理性扩张时所形成的囊状...
更新时间:2025-04-17 13:35:15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8岁孩子脑干较大胶质瘤一次手术全切

更新时间:2021-12-15 14:07:12

12年脑干肿瘤终得国际脑瘤专家手术切除

更新时间:2023-03-16 17:18:43

9岁颞叶胶质瘤德国手术案例

更新时间:2024-08-02 18:23:33

相关文章

9岁颞叶胶质瘤德国手术案例

更新时间:2024-08-02 18:23:33

较大脑膜瘤患者感谢INC和巴特朗菲教授

更新时间:2021-12-15 09:48:40

学术活动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 10届教授课程-脑/脊柱手术研讨会重磅开幕,INC5位国际知名教 【专家共识】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中德国际交流项目进行时|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正式开启儿童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教授中国学术交流集锦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国际教授学术沙龙图集 【INC国际教授专访】走近国际神外联合会(WFNS)终身成就奖 NF1神经纤维瘤病是什么病?NF1视神经胶质瘤怎么治疗? INC巴特朗菲教授9月份来中国吗? 小会场面对面,名额有限——二届国际神外杂志主编团中国
重要信息
咨询国外治疗
费用偿付
语言服务
专业护理与服务
服务
国际治疗协调
国际远程咨询
国际视频咨询
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