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脑瘤手术,该开颅还是该内镜?这可以不是一道单选题!

脑瘤手术,该开颅还是该内镜?这可以不是一道单选题!

传统开颅和内镜微创,哪种手术效果更好? 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脑瘤患者问医生相似的问题。哪怕医生在了解病情建议开颅手术后,也还是会有人问一句: 医生,可不可以微创? 遗憾的是,被
本文有1602个文字,大小约为7KB,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传统开颅和内镜微创,哪种手术效果更好?

  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脑瘤患者问医生相似的问题。哪怕医生在了解病情建议开颅手术后,也还是会有人问一句:“医生,可不可以微创?”

  遗憾的是,被“寄予厚望”的内镜微创手术的创口被隐藏在鼻腔内,可能还需磨除骨质,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比开颅的创伤还大,往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既然微创并非无创,那么内镜手术还有什么优势呢?实际上,医生采用神经内镜主要是为了高清探查传统开颅手术看不见的“死角”,让肿瘤“无处可藏”。而这正与开颅手术期望达到的目标不谋而合。

  因此,“双镜联合”成为一种选择。显微镜+内镜,成功结合了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的优势,既减少了手术入路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破坏,更好地抵达肿瘤,提高全切率,还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有望做到完全+安全的“双全”切除。

“双镜联合”成为一种选择。显微镜+内镜,成功结合了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的优势,既减少了手术入路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破坏,更好地抵达肿瘤,提高全切率,还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有望做到完全+安全的“双全”切除。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INC国际颅底手术大咖Sebastien Froelich(福教授)尤其擅长利用这一技术进行疑难颅底手术。其实,福教授的“双镜联合”手术技术告诉我们,二者可以不是一道单选题,而是互为补充的多选题。

  “双镜联合”如何达到“双全”切除?

  在了解“双镜联合”这一手术技术之前,让我们先来聊一聊“微创”这一概念。实际上,微创并非一种技术,而是一种理念,它绝非指的是单纯的切口大小,其目标应该是尽量减少对颅内正常组织结构的破坏,避免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

  跳脱出技术层面的要求,我们对微创的认知就会变得更加广泛。那么,开颅和内镜,究竟哪种手术方式对颅内正常组织的破坏较小呢?首先,在开颅手术中,为了减少对正常结构、血管、组织的破坏,手术入路的选择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处于脑深部疑难位置或极为复杂的肿瘤,开颅能够更好地抵达病变,在显微镜的加持下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周围结构,从而降低手术入路的侵入性。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开颅一定不属于微创,实际上,神经外科医生会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决定合适的手术入路、切口及骨瓣的大小,从而在保证正常脑组织、神经、血管的前提下将切口和骨瓣尽力达到微创的程度。

不能简单地认为开颅一定不属于微创,实际上,神经外科医生会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决定合适的手术入路、切口及骨瓣的大小,从而在保证正常脑组织、神经、血管的前提下将切口和骨瓣尽力达到微创的程度。

  但是显微镜开颅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切口的缩小在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手术视野,导致了一些显微镜也无法探查到的“死角”,这时,神经内镜的作用就十分显著了。配合各种角度镜,内镜不仅能将颅内结构看得更清楚,提高精细操作,还能像探测仪般触及各个“死角”,从而获得360°全方位的立体视角。

  然而,由于内镜存在的一系列局限性(点击阅读:“微创”的经鼻内镜手术后反而变严重?INC福教授带你了解内镜手术“看不见”的损伤),福教授认为,应该回归内镜的真正意义:

  “利用鼻腔的“天然通路”优势作为手术入路,而不是创造一个入路空间来手术切瘤;要保护鼻腔内的角落,而不是去掉它;我们必须利用内镜、角度镜来观察手术视野的‘死角’,而不是挖到‘死角。真正将外科医生的眼睛带到病变前。”

福教授

  因此,“双镜联合”应运而生。显微镜+内镜的组合,既拥有了开颅手术中对病变的近距离抵达,又拥有了内镜的“高清探头”;既避免了内镜手术对正常结构的磨除和破坏,同时又利用角度镜扩大了手术视野;既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又尽量做到了真正的微创。“双镜联合”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实现对肿瘤的“双全”切除,即安全、完全的切除。

“双镜联合”

  福教授如何利用“双镜联合”?

2019年WFNS全球大会上,Froelich教授就《颅颈交界处肿瘤的治疗》、《脊索瘤的手术治疗》等主题分享了其多年“双镜联合”手术经验以及应用“筷子手法”切除颅底、颅颈交界区及高颈髓脊索瘤的精彩手术视频。

2019年WFNS全球大会上,Froelich教授就《颅颈交界处肿瘤的治疗》、《脊索瘤的手术治疗》等主题分享了其多年“双镜联合”手术经验以及应用“筷子手法”切除颅底、颅颈交界区及高颈髓脊索瘤的精彩手术视频。

  凭借着独创性和多年实践的结果,福教授有时为了切除更多的肿瘤,会在手术中动用多种器械。他不仅在鼻内手术中使用了神经内镜,而且在经颅手术中也使用了神经内镜。福教授尤其擅长使用显微镜+神经内镜联合手术,将两种神外手术中重要工具联合使用,能够尽大程度安全地切除肿瘤。

  1、三次复发的颅颈交界区脊索瘤,术后两年未复发

三次复发的颅颈交界区脊索瘤,术后两年未复发
三次复发的颅颈交界区脊索瘤,术后两年未复发

  点击查看案例详情:经历三次手术的脊索瘤患者,福教授“双镜联合”手术后两年无复发!

  2、26岁男性巨大脊索瘤压迫脑干,成功全切

26岁男性巨大脊索瘤压迫脑干,成功全切
26岁男性巨大脊索瘤压迫脑干,成功全切

  点击查看案例详情:26岁小伙橙子大肿瘤压脑干!「双镜联合」一键解除“高危脑瘤”

  3、53岁男性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复发,成功全切

53岁男性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复发,成功全切

  点击查看案例详情:“颅内外疯狂生长”Meckel腔脑膜瘤复发,福教授如何“双镜手术破局”

  4、41岁男性蝶眶脑膜瘤侵袭翼腭窝,成功全切

41岁男性蝶眶脑膜瘤侵袭翼腭窝,成功全切
41岁男性蝶眶脑膜瘤侵袭翼腭窝,成功全切

  点击查看案例详情:【福医妙手】INC国际福教授脑膜瘤案例二|41岁,蝶眶脑膜瘤,“双镜联合”全切

  5、35岁男性巨大颅咽管瘤压迫视神经,成功全切

35岁男性巨大颅咽管瘤压迫视神经,成功全切

  点击查看案例详情:后视交叉性巨大颅咽管瘤五大手术难点破局——INC大咖福教授“双镜联合”手术纪实

  6、51岁男性软骨瘤侵袭海绵窦,成功全切

51岁男性软骨瘤侵袭海绵窦,成功全切

  点击查看案例详情:“双镜联合”对抗软骨瘤:反复鼻塞以为是鼻炎,一查脑里竟塞了个大瘤子!

  关于 INC 福教授

福洛里希教授

  福洛里希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神经外科内镜手术专家。早在2011年,福洛里希教授团队就曾使用神经内镜经单鼻孔入路成功夹闭颅内前交通动脉瘤,这在国际神经外科领域内具有创新性。而后,福洛里希教授结合多年的手术经验又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神经内镜“筷子”手法,使得手术操作由两人变为一人,很好地解决了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配合问题,由此提高了手术效果和准确度。

  福洛里希教授对于脊索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都有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多采取神经内镜下颅内高难度位置的微创手术。他尤其擅长神经内镜鼻内入路的颅底肿瘤切除。他提出了克服脊索瘤的颅底基础方法、鼻内镜和下鼻甲联合皮瓣修复扩大鼻内入路后大面积颅底缺损的手术方法,这对于颅底脊索瘤的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福教授还长期以主讲人身份在国际IRCAD培训中心颅底进行课程培训,并受邀成为全球50多家医学院的课程主任和讲师,擅长在微创手术领域的培训教育。近几年,福教授来到中国广泛开展颅底解剖学、神经内镜在颅底手术中的应用进展、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手术方法等重要讲座,供医学学者共同研究学习。

  如果您也有想要分享的经历或者无法解答的疑惑,欢迎留言……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脑瘤手术,该开颅还是该内镜?这可以不是一道单选题!”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5315.html
  • 更新时间:2025-04-16 11:05:55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七分手术、三分康复”?为何术后需尽早下床活动
脑干开颅术后第3天病房跑步;术后不足24小时淡定使用手机游戏;术后1天下地康复;开颅术后...
更新时间:2025-07-16 08:57:37
【INC国际教授】儿童神经外科的守护者: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
INC国际儿童神经外科专家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WFNS执行委员会及顾问委员会成员;国际权威...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8:45
INC鲁特卡Rutka教授研究成果:婴儿后颅窝脑瘤家族性病例与
世界神经外科学院前院长(2011-2014)、世界神经外科专业知名杂志《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编(...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1:23
经鼻还是开颅?福洛里希教授的 "双镜联合" 技术如何实现
"双镜联合" 技术通过显微镜与神经内镜的协同,为颅颈交界区脊索瘤等复杂病变提供了...
更新时间:2025-06-29 09:47:06
巨大脑干胶质瘤压迫四脑室:外科手术的强“辅助”发威
在脑瘤切除手术中,除医护团队精密配合外,主刀医师对技术工具的精准运用,恰似 "战术辅助...
更新时间:2025-06-25 17:47:27
微创经鼻内镜手术≠零风险,嗅觉丧失、鼻腔结构损坏、大
经鼻内镜手术本身属于小切口手术,是在小视野下进行操作,但其风险并不比开颅手术小。术...
更新时间:2025-06-22 09:04:23
凶险位置脑瘤代表绝望?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给出否定答案
INC 多位大咖 —— 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法国福洛里希教授、加拿大鲁特卡教授、德国施罗德教...
更新时间:2025-06-20 10:51:37
脊索瘤手术禁区解析:这些特殊部位肿瘤为何不可轻易手术
大脑作为人体的神经中枢,内部布满复杂的神经与血管网络,而脊索瘤却偏偏易生长在解剖结...
更新时间:2025-06-16 11:17:55
儿童脑瘤有什么特征?是遗传的吗?
根据 2024 年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儿童恶性肿瘤登记年报》,我国儿童脑瘤年发病率为 3.2/10 万,...
更新时间:2025-06-14 10:52:31
【福洛里希教授本月底来华】医疗开放助力,脑瘤患者福音
本月底,福洛里希教授(Sebastien Froelich)即将正式抵达中国,开启示范手术之旅,与此同时,...
更新时间:2025-05-09 09:19:18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基于脂质组学的方法,利用皮秒红外激光质谱技术在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James T. Rutk...
更新时间:2025-03-25 10:53:06
拯救脑瘤危机,华南地区患者“家门口”将迎来一位德国神外大咖!
在医学领域,神外手术因其极高的风险和复杂性,常被称为外科领域极为尖端的年轻学科。现...
更新时间:2025-03-24 18:40:11
脑瘤切多切少都一样?这种肿瘤全切或有望治愈
有些时候,即便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脑瘤还是复发了。 跟初次确诊时一样,你可能会再次经...
更新时间:2025-03-24 18:16:01
巴教授周五面对面咨询开启|癫痫发作、脑干出血…被脑瘤“背叛”的他们该如
本周五,将正式开启与巴教授的面对面咨询。 面对面咨询作为术前评估的重要渠道之一,主要...
更新时间:2025-03-25 13:32:16
为何它不见刀口、却能切大瘤?“十八般”手术设备知多少?
神经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已跨越了一个多世纪。初期,受限于高精度技术、光学技...
更新时间:2025-01-06 15:42:15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瞬时受体电位褪黑素7信号通路涉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James T. Rutk...
更新时间:2025-03-26 11:30:05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使用手持飞秒红外激光解吸探针与质谱法快速鉴定髓母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 James T. Rut...
更新时间:2025-04-22 11:14:02
脑肿瘤的发生是否与生活习惯有关?9大风险因素+9大早期信号,你知道多少?
脑瘤的发病到底和什么相关?到底是哪些因素诱发了这种动辄轻易夺人生命的可怕病魔? 原发性...
更新时间:2025-03-06 11:18:37
跨越二十年,揭秘他们如何挑战并征服岛叶手术的“禁区”!
岛叶(Insula)是大脑皮质的一部分。它是向内凹陷的皮层区域,被包埋在外侧裂之内,无法直...
更新时间:2024-07-01 09:47:18
突变的IDH1神经胶质瘤患者或有更长生存期
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脑瘤患者的一种叫做IDH1的突变酶通常比没有突变的患者活...
更新时间:2023-02-08 21:11:32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