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瞬时受体电位褪黑素7信号通路涉及钙调神经磷酸酶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瞬时受体电位褪黑素7信号通路涉及钙调神经磷酸酶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James T. Rutka教授发表研究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7 signaling in U251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volves calcineurin》
本文有1605个文字,大小约为7KB,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James T. Rutka教授发表研究《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7 signaling in U251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volves calcineurin》(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瞬时受体电位褪黑素7信号通路涉及钙调神经磷酸酶),以下是研究简述。

  01. 摘要

  瞬时受体电位褪黑素7(TRPM7)是一种二价阳离子通道,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发挥着关键作用。GBM是成人中最常见且最致命的原发性脑肿瘤。既往研究显示,改变TRPM7的活性会影响GBM细胞的功能,包括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因此,阐明GBM中TRPM7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会揭示新的治疗靶点。钙调神经磷酸酶是一种钙依赖性磷酸酶,同样影响GBM细胞的存活和迁移。然而,TRPM7与钙调神经磷酸酶在GBM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或关系尚未被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提供了证据,表明在GBM细胞系U251中,TRPM7与钙调神经磷酸酶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此外,我们采用药理学方法证明,TRPM7调节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功能,这表明在U25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是TRPM7信号传导的潜在下游靶点。

  02. 研究结果

  (1)带有Flag标签的TRPM7从HEK293和U251细胞裂解液中免疫沉淀出钙调神经磷酸酶A亚基。

图 1:在HEK293和U251细胞中,Flag-TRPM7免疫沉淀钙调神经磷酸酶A亚基。通过免疫印迹法分析了来自(A)HEK293细胞裂解液和(B)U251细胞裂解液的Flag-TRPM7相关蛋白复合物。在共免疫沉淀(co-IP)和输入(HEK293或U251细胞总裂解液)泳道中均检测到TRPM7(212 kDa)和钙调神经磷酸酶A(61 kDa),而在阴性对照泳道(未使用抗Flag抗体进行共免疫沉淀的结果)中均未出现。缩写:TRPM7:瞬时受体电位黑素瘤7。

  图 1:在HEK293和U251细胞中,Flag-TRPM7免疫沉淀钙调神经磷酸酶A亚基。通过免疫印迹法分析了来自(A)HEK293细胞裂解液和(B)U251细胞裂解液的Flag-TRPM7相关蛋白复合物。在共免疫沉淀(co-IP)和输入(HEK293或U251细胞总裂解液)泳道中均检测到TRPM7(212 kDa)和钙调神经磷酸酶A(61 kDa),而在阴性对照泳道(未使用抗Flag抗体进行共免疫沉淀的结果)中均未出现。缩写:TRPM7:瞬时受体电位黑素瘤7.

  (2)钙调蛋白在TRPM7与钙调神经磷酸酶的相互作用中并不发挥中介作用。

钙调蛋白在TRPM7与钙调神经磷酸酶的相互作用中并不发挥中介作用。

  图2:在U251细胞裂解液中,组氨酸标记的钙调蛋白可沉淀钙调神经磷酸酶A,但不沉淀TRPM7.将纯化的6×组氨酸标记的钙调蛋白加入U251细胞总裂解液中。在缺乏Ca2+的情况下,蛋白复合物被沉淀并用西方印迹法分析。阳性对照组包含U251细胞裂解液和组氨酸标记的钙调蛋白。作为阴性对照,也进行了不加组氨酸标记的钙调蛋白的沉淀实验。在沉淀的洗脱样品中检测到钙调神经磷酸酶A(61 kDa)和组氨酸标记的钙调蛋白(20 kDa),而TRPM7通道蛋白(212 kDa)仅存在于上清液中。缩写:TRPM7:瞬时受体电位黑素瘤7.

  (3)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可增加TRPM7蛋白的表达。

图3: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增加TRPM7蛋白和mRNA水平。(A)用载体(DMSO;对照)或CsA(10、20、40或80 µM)处理U251细胞24小时后进行CCK-8实验(n = 10/组)。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 0.01)。(B–D)细胞在RNA或蛋白提取前24小时用载体(DMSO;对照)或10 µM CsA处理。(B)西方印迹带的代表性图像和(C)以GAPDH为对照的曝光强度,使用ImageJ处理,并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 < 0.05;n = 8或9/组)。(D)使用qRT-PCR检测TRPM7 mRNA水平,并以GAPDH为参考基因。用t检验分析对照组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p < 0.001;n = 6/组)。缩写:TRPM7:瞬时受体电位黑素瘤7;CsA:环孢素A。

  图3: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增加TRPM7蛋白和mRNA水平。(A)用载体(DMSO;对照)或CsA(10、20、40或80 µM)处理U251细胞24小时后进行CCK-8实验(n = 10/组)。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 0.01)。(B–D)细胞在RNA或蛋白提取前24小时用载体(DMSO;对照)或10 µM CsA处理。(B)西方印迹带的代表性图像和(C)以GAPDH为对照的曝光强度,使用ImageJ处理,并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 < 0.05;n = 8或9/组)。(D)使用qRT-PCR检测TRPM7 mRNA水平,并以GAPDH为参考基因。用t检验分析对照组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p < 0.001;n = 6/组)。缩写:TRPM7:瞬时受体电位黑素瘤7;CsA:环孢素A。

  (4)使用TRPM7激活剂并不能逆转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对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图4:CsA和naltriben联合治疗对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与单独使用CsA治疗相似。细胞用DMSO载体、CsA和/或naltriben(分别为10和25 µM)处理。(A)伤口愈合实验。在划痕后0和24小时拍摄图像,并使用ImageJ勾勒伤口大小。(B)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图基检验比较各组伤口闭合百分比(*p < 0.05;与25 µM naltriben组相比:#### p < 0.0001;与10 µM CsA组相比:ns,无显著差异;n = 7/组)。比较10 µM CsA组与对照组时,发现有显著的中度减少(p < 0.05)。(C)奥里斯迁移实验。在伤口形成后0、12、24和48小时拍摄图像,并使用ImageJ勾勒伤口大小。(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图基检验比较各组伤口闭合百分比(*p < 0.05;**p < 0.01;与25 µM naltriben组相比:#### p < 0.0001;与10 µM CsA组相比:ns,无显著差异;n = 7/组)。(E)马特里格尔侵袭实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图基检验评估统计学意义(ns,无显著差异;**p < 0.01.与对照组相比;#### p < 0.0001.与25 µM naltriben组相比;n = 3/组)。比较10 µM CsA组与对照组时,发现有中度减少的趋势(p = 0.131)。缩写:CsA:环孢素A;ANOVA:方差分析。

  图4:CsA和naltriben联合治疗对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与单独使用CsA治疗相似。细胞用DMSO载体、CsA和/或naltriben(分别为10和25 µM)处理。(A)伤口愈合实验。在划痕后0和24小时拍摄图像,并使用ImageJ勾勒伤口大小。(B)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图基检验比较各组伤口闭合百分比(*p < 0.05;与25 µM naltriben组相比:#### p < 0.0001;与10 µM CsA组相比:ns,无显著差异;n = 7/组)。比较10 µM CsA组与对照组时,发现有显著的中度减少(p < 0.05)。(C)奥里斯迁移实验。在伤口形成后0、12、24和48小时拍摄图像,并使用ImageJ勾勒伤口大小。(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图基检验比较各组伤口闭合百分比(*p < 0.05;**p < 0.01;与25 µM naltriben组相比:#### p < 0.0001;与10 µM CsA组相比:ns,无显著差异;n = 7/组)。(E)马特里格尔侵袭实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图基检验评估统计学意义(ns,无显著差异;**p < 0.01.与对照组相比;#### p < 0.0001.与25 µM naltriben组相比;n = 3/组)。比较10 µM CsA组与对照组时,发现有中度减少的趋势(p = 0.131)。缩写:CsA:环孢素A;ANOVA:方差分析。

  (5)环孢素A(CsA)诱导的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的变化不受纳尔曲苯(naltriben)的影响。

CsA和naltriben联合治疗对AKT和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与单独使用CsA治疗相似。细胞在蛋白收集进行西方印迹前24小时用载体、CsA和/或naltriben(分别为10或25 µM)处理。使用ImageJ分析光密度。(A)代表性图像和(B、C)p-AKT和t-AKT水平的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图基检验评估显著差异(**p < 0.01.与对照组相比;#### p < 0.0001.与25 µM naltriben组相比;n = 7/组)。(D)代表性图像和(E、F)p-ERK和t-ERK水平的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图基检验评估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无显著差异;n = 4/组)。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与对照组相比,10 µM CsA组和联合治疗组有降低的趋势,但我们并未观察到显著性(p > 0.05)。缩写:CsA:环孢素A;ANOVA:方差分析。

  图5:CsA和naltriben联合治疗对AKT和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与单独使用CsA治疗相似。细胞在蛋白收集进行西方印迹前24小时用载体、CsA和/或naltriben(分别为10或25 µM)处理。使用ImageJ分析光密度。(A)代表性图像和(B、C)p-AKT和t-AKT水平的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图基检验评估显著差异(**p < 0.01.与对照组相比;#### p < 0.0001.与25 µM naltriben组相比;n = 7/组)。(D)代表性图像和(E、F)p-ERK和t-ERK水平的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图基检验评估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无显著差异;n = 4/组)。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与对照组相比,10 µM CsA组和联合治疗组有降低的趋势,但我们并未观察到显著性(p > 0.05)。缩写:CsA:环孢素A;ANOVA:方差分析。

使用 Biorender 创建的图形摘要。

  图6:使用 Biorender 创建的图形摘要。

  03. 结论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瞬时受体电位褪黑素7(TRPM7)通道与钙调神经磷酸酶A亚基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异常的TRPM7活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的功能,而钙调神经磷酸酶可能是其潜在的下游靶点之一(图6)。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种GBM细胞系(即U251)来阐明这一机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U251细胞系中获得的研究结果可能并不能完全反映TRPM7在胶质瘤干细胞中介导的信号传导特性。未来的研究应考虑使用其他GBM细胞系以及胶质瘤干细胞来进一步验证TRPM7与钙调神经磷酸酶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在TRPM7介导的信号通路中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推动新型化疗药物的研发,为GBM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Rutka教授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瞬时受体电位褪黑素7信号通路涉及钙调神经磷酸酶”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5168.html
  • 更新时间:2025-03-26 11:30:05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非编码RNA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新兴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 James T. Rut...
更新时间:2025-04-10 11:17:52
[研究]JNS杂志: 脑肿瘤放疗后竟查出多发胶质母细胞瘤
放疗诱发的胶质母细胞瘤(RIG)是一种少见且具有恶性影响的后果,在既往的研究描述了RIG的发病...
更新时间:2024-07-15 14:54:23
工程干细胞用来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有用吗?
胶质母细胞瘤(GBMs)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脑和脊髓癌性肿瘤。像GBM这样的脑癌治疗具有挑战性,...
更新时间:2022-12-09 11:26:41
巴罗神经学研究所胶质母细胞瘤0期临床试验患者招募中
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的常青藤脑瘤中心宣布,招募病人已经开始了一项新的0期临床试验,以评估...
更新时间:2021-11-23 17:03:27
脑瘤突发出血!警惕垂体卒中这场“颅内雷暴”的致命袭击!
垂体瘤,一个在脑部缓慢生长的不定时炸弹。突然,一场颅内雷暴来袭脑瘤内部血管破裂/血液...
更新时间:2025-04-14 18:44:21
INC神外科普|儿童脑瘤预后知多少?有哪些并发症?
脑肿瘤是儿童较常见的实体瘤。美国每年约有4000名儿童和青少年被诊断患有原发性脑肿瘤。原...
更新时间:2021-12-27 16:18:07
INC福教授如何“让大脑意识不到经历过手术”——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四医院肖宗
有一句神经外科的经典名言 the brain should not know that it is operated on(让大脑意识不到经历过手术...
更新时间:2024-07-03 11:00:42
想全切又怕功能受损?神经内镜的三大优势,让颅咽管瘤手术不再“二选一”
颅咽管瘤首选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大部分神经外科医生、指南或者共识都会告诉你: 通过全切除...
更新时间:2025-03-11 16:14:05
体内异常增生之谜:什么是组织细胞肿瘤?
组织细胞肿瘤因发病率低、症状多样,常常让诊断充满挑战。据《柳叶刀・血液学》2023年数据...
更新时间:2025-05-26 14:41:57
与瘤共存?还是直接KO?这种脑瘤早期手术10年生存率达93.2%
有人问,哪些肿瘤患者适合与瘤生存?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与瘤共存!很多人一见到医生就说,...
更新时间:2024-12-20 16:37:21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使用手持飞秒红外激光解吸探针与质谱法快速鉴定髓母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 James T. Rut...
更新时间:2025-04-22 11:14:02
你听说过NF1儿童视神经胶质瘤吗?这种情况怎么治...
视神经胶质瘤(以下简称OPG)与神经纤维瘤病1型(以下简称NF-1)的关系密切,OPG发生在15%20%患有N...
更新时间:2025-03-04 15:19:01
“错失第一刀黄金时机”的脑瘤患儿:开颅数次后,还能重返校园吗?
2025年4月11日,INC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
更新时间:2025-04-14 18:27:51
【中法医学交流】“筷子技术”提出者,国际神经内镜专家INC法国Froelich教授
2023年5月12日,时隔三年,神经内镜筷子手法提出者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颅底手术委员会主席...
更新时间:2023-05-04 17:47:26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