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女性患病风险可增长20.7倍!为什么脑膜瘤更“爱”女性?

女性患病风险可增长20.7倍!为什么脑膜瘤更“爱”女性?

你知道吗? 高剂量累积使用激素诱发脑膜瘤的风险竟然可增长至20.7倍! 而这种风险的增长在女性群体中尤为显著。此外, 脑膜瘤的女性群体也是男性的2-3倍,这种性别差异在育龄期和绝经后的女性
本文有2343个文字,大小约为10KB,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你知道吗?高剂量累积使用激素诱发脑膜瘤的风险竟然可增长至20.7倍!而这种风险的增长在女性群体中尤为显著。此外,脑膜瘤的女性群体也是男性的2-3倍,这种性别差异在育龄期和绝经后的女性中尤为明显。

  65岁的Debbie没有想到,自己因为疲劳、注意力下降以及视力问题就医,竟然会被检查出一个巨大的嗅沟脑膜瘤。在了解了她的过往病史后,医生终于找到了这个巨大脑膜瘤背后的“推手”,一切竟然是激素作祟!

  就在Debbie因为接下来的治疗而惴惴不安时,医生却告知她:只要停用激素类药物,并接受密切的随访,脑膜瘤可能就会消退,视力问题也就随之而解了。

  这是真的吗?Debbie在欣喜之余不免产生了一些疑惑。实际上,类似的例子并不止发生在Debbie一个人身上,在一项超过25万名女性的队列研究中,证实了服用高剂量激素的女性患脑膜瘤的风险平均提高了5.6倍。

  该研究由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Sebastien Froelich教授(福教授)参与开展。

  他认为“女性患者出于多种原因使用的黄体酮治疗与脑膜瘤之间有密切关系。有时候仅仅是停止使用该药物,就能无需手术治疗。因为这种药物可能会促进某些脑膜瘤的生长,甚至加速它们的复发。

Debbie在服药前后的脑膜瘤对比。ab:停止服药前;cd:停止服药后,她的脑膜瘤体积显著持续性缩小,由最初的cm²下降至35cm²。

Debbie在服药前后的脑膜瘤对比。ab:停止服药前;cd:停止服药后,她的脑膜瘤体积显著持续性缩小,由最初的cm²下降至35cm²。

  脑膜瘤为何更“偏爱”女性?

 脑膜瘤为何更“偏爱”女性?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覆盖大脑和脊髓的膜状结构)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30%左右。虽然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经过全切可以根治,但是其“破坏力”十足,不仅会侵袭实质大脑、颅神经、动脉静脉,还会引发神经功能问题,如肢体瘫痪、面瘫、疼痛麻木、失语等,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无疑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脑膜瘤

  然而,这种肿瘤却更“偏爱”女性。数据显示,良性脑膜瘤(WHO 1级)中女性占 70%-85%,而恶性脑膜瘤(WHO 3级)的性别差异相对较小。此外,分泌型脑膜瘤也几乎仅见于女性。

  于是有不少人不禁开始疑惑: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脑膜瘤呢?其实,这主要与激素、遗传及生理差异有关。

  激素:风险可增加20.7倍!

为了探索长期摄入高剂量的醋酸环丙孕酮(CA)与女性罹患脑膜瘤的风险率之间的关系,INC福教授开展了一项包含 253777 名女性的研究,研究结果却让人大为震撼:当累积服用的剂量超过30克时,风险迅速上升。在30-60克的亚组中,风险增加了 10.3 倍,而在60克及以上的亚组中,风险竟足足增加了 20.7 倍。

  为了探索长期摄入高剂量的醋酸环丙孕酮(CA)与女性罹患脑膜瘤的风险率之间的关系,INC福教授开展了一项包含253777名女性的研究,研究结果却让人大为震撼:当累积服用的剂量超过30克时,风险迅速上升。在30-60克的亚组中,风险增加了 10.3 倍,而在60克及以上的亚组中,风险竟足足增加了20.7倍。

  醋酸环丙孕酮(CA)是一种孕激素与抗雄制剂,广泛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其作为孕激素的作用,远甚于作为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作用。在全球多数国家,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既可作为避孕药的一种成分,也可治疗与高雄激素水平相关的疾病,如痤疮、多毛症、性早熟和前列腺癌,此外,还用于跨性别女性的激素治疗。

  同时,在另一批超过12万名女性的队列中,高剂量组中患脑膜瘤的风险也增加了20.2倍。这些数据表明,在女性中,高剂量醋酸环丙孕酮的使用与患脑膜瘤风险的显著上升相关,而在停药后,这种增加的风险将会降低。也就是说,长期使用雌激素或孕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患脑膜瘤的风险可能增加。

  除此之外,约 60%-90% 的脑膜瘤组织中表达了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尤其是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更高。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女性在妊娠期,脑膜瘤可能会快速增大,而在绝经后激素水平下降时,肿瘤的生长可能减缓。

  同时,脂肪组织是雌激素的次要来源,肥胖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也可能间接促进脑膜瘤发生。

  遗传:NF2基因突变

  神经纤维瘤病 2 型(NF2)是一种以多发性神经鞘瘤和脑膜瘤为特征的肿瘤倾向性疾病。其中,NF2基因突变是脑膜瘤的重要驱动因素,但 NF2 相关脑膜瘤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这意味着激素因素可能独立于遗传机制。

  生理差异:对激素更敏感

  脑膜组织对激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尤其是女性脑膜细胞可能对激素信号更敏感,导致异常增殖风险增加。在免疫调节上,由于女性免疫系统与男性存在差异(如更强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肿瘤微环境。

生理差异:对激素更敏感

  怀孕会导致脑膜瘤进一步恶化吗?

  对于女性而言,怀孕是另一个可能被提及的话题。怀孕与脑膜瘤恶化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被关注的医学话题,然而相关研究表明,怀孕可能会促使脑膜瘤的生长或恶化。研究显示在生育年龄差异大的年龄组中,女性的脑膜瘤发病率至少比男性高2倍,此外,有多个病例报告显示妊娠期间脑膜瘤的生长速度增加,伴随症状的增加而分娩、改善或缓解。

  对此,许多人猜测这是由于妊娠期间内源性激素水平较高导致的细胞增殖。然而,另一些人认为主要是由于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于在妊娠期或产后接受手术的脑膜瘤孕妇,肿瘤生长和妊娠期的症状是由于肿瘤内潜在的可逆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水肿和血管增生,而不是由于激素诱导的肿瘤增生。

另一些人认为主要是由于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于在妊娠期或产后接受手术的脑膜瘤孕妇,肿瘤生长和妊娠期的症状是由于肿瘤内潜在的可逆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水肿和血管增生,而不是由于激素诱导的肿瘤增生。

  一种假设是,妊娠期血容量的增加可能导致瘤周脑水肿的增加,从而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推动妊娠期脑膜瘤的生长。

  另一种假设是生长可能是孕中期和孕晚期孕激素表达增加所致。

  对于想要备孕却患上脑膜瘤的女性,如果有可能还是建议先处理掉脑部肿瘤,再考虑妊娠。脑膜瘤虽然多为良性,但在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可能会刺激肿瘤生长,导致症状加剧。

  如果脑膜瘤在怀孕期间被发现,通常建议采取保守观察的方法,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肿瘤的变化,并在分娩后进行手术切除。然而,如果脑膜瘤增长迅速或引起严重症状,可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评估下进行手术治疗。因此,为了保障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建议脑膜瘤患者在病情稳定且无复发迹象的情况下再考虑妊娠,并在备孕前咨询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肿瘤。

  INC国际脑膜瘤手术大咖

Helmut Bertalanffy 教授 (德国)

Helmut Bertalanffy 教授 (德国)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

  欧洲神外知名杂志《Neurosurgical Review》主编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提名委员会前任主席

  世界神经外科学院创始会员

  美国神经外科学院通讯会员

  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

  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外科研究院血管神经外科主任

  擅长领域:大脑半球病变、脑干病变、脑血管疾病、脑内深层区胶质瘤、颅颈交界处的病变等的肿瘤切除术、神经吻合术以及各种椎管内肿瘤等。

Henry W.S.Schroeder 教授 (德国)

Henry W.S.Schroeder 教授 (德国)

  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前主席

  欧洲神经内镜学会前主席

  德国神经内镜和神经导航协会前主席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Greifswald University)神经外科教授兼主席

  德国颅底外科学会科学委员会成员

  擅长领域:内镜神经、内镜颅底手术、鼻内镜颅底手术、微创神经导航脑颅内手术、周围神经手术、癫痫手术等。

Sebastien Froelich 教授 (法国)

Sebastien Froelich 教授 (法国)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

  巴黎狄德罗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教授

  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教授(2008-2011)

  欧洲颅底学会执行委员会成员

  法国斯特拉斯堡IRCAD Neuro-ENT-Skull基础课程主任

  台湾IRCAD神经-ENT-Skull基础课程主任

  擅长领域:脊索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的单鼻孔入路经蝶窦手术切除、显微外科手术。

Tiit Mathiesen 教授 (瑞典)

Tiit Mathiesen 教授 (瑞典)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伦理委员会主席

  欧洲神外协会(EANS)官方杂志《Acta Neurochirurgica》主编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教育中心主任(2009-2016)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神经外科教授,高级顾问

  擅长领域:脑膜瘤、脑海绵状血管瘤、第三脑室病变、颅底和血管手术、个体化和组合式显微放射外科手术。

William T. Couldwell 教授 (美国)

William T. Couldwell 教授 (美国)

  世界神经外科学院(WFNS)主席

  神外知名杂志《Neurosurgical Focus》现任主编

  美国神经外科学院主席(2016-2017)

  国际脑膜瘤协会主席(2016)

  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主席(2013-2014)

  美国神经外科委员会主任(2006-2012)

  美国犹他州大学神经外科现任教授和主席

  擅长领域:脑膜瘤、脑胶质瘤、脑动脉瘤、中风、创伤性脑损伤等的显微外科手术。

  参考资料:

  1.Sébastien Froelich , ‌et al.  Use of high dose cyproterone acetate and risk of intracranial meningioma in women: cohort study. BMJ. 2021 Feb 3;372:n37.

  2.Midori Eckenstein , Alissa A Thomas.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pregnancy.Handb Clin Neurol. 2020:172:241-258.

  3.Regression of Giant Olfactory Groove Meningioma and Complete Visual Acuity Recovery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Cyproterone Acetate. J Ophthalmic Vis Res. 2018 Jul-Sep;13(3):355-358.

  4.Cyproterone acetate and meningioma: a nationwide-wide population based study. J Neurooncol. 2021 Jan;151(2):331-338.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女性患病风险可增长20.7倍!为什么脑膜瘤更“爱”女性?”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5067.html
  • 更新时间:2025-03-07 10:51:07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入路盘点 | INC福教授挑战高难度脑瘤手术
岩斜坡区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 2%。患者通常表现为 颅内压增高,以头痛较常见,常以颈...
更新时间:2025-04-02 14:26:34
脑瘤切多切少都一样?这种肿瘤全切或有望治愈
有些时候,即便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脑瘤还是复发了。 跟初次确诊时一样,你可能会再次经...
更新时间:2025-03-24 18:16:01
何解?5家医院病理Ki67结果不同,脑膜瘤术后放疗意见不同
一个年轻的脑膜瘤患者,做过一次全切手术,5家医院对她的脑膜瘤病理分析结果不一,后续治...
更新时间:2025-03-05 11:46:43
揭秘脑膜瘤预后:首刀切除率是关键影响因素!
影响脑膜瘤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脑膜瘤术后患者究竟能活多久? INC国际神外大咖研究揭秘! 切除...
更新时间:2025-02-28 11:42:22
视力下降的“幕后黑手”——鞍结节脑膜瘤
想象一下,鞍结节就像是大脑底部的战略要地,紧挨着视交叉那里是视觉信号的交通枢纽。 鞍...
更新时间:2025-02-24 15:44:22
与嗅觉相关的嗅沟脑膜瘤是什么?
脑膜瘤,一个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嗅沟,一个我们之前没有讲过的位置。那么今天,我们就...
更新时间:2025-02-24 14:37:35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失明”风险高?INC国际福教授研究释疑
鞍结节(TS)脑膜瘤在颅内脑膜瘤中的发病率约为5%至10%,这类肿瘤起源于鞍结节处的硬脑膜,特...
更新时间:2024-12-26 11:31:19
脑膜瘤手术切除率和复发是什么关系?INC国际神外大咖福教
自1957年Donald Simpson提出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以来,普遍共识认为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对于预测脑...
更新时间:2024-12-23 14:50:09
INC三大国际教授解读鞍区常见肿瘤:颅咽管瘤、脑膜瘤、垂
明明眼镜刚换了没多久,但是看东西又看不清楚了,偶尔还发现自己的视野范围好像没以前大...
更新时间:2024-09-25 14:10:14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手术精要及7个成功案例-巴教授天坛医院国
大家早晨好!我高兴参加天坛医院的国际神经外科会议,感谢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同道朋友们...
更新时间:2024-09-20 14:50:09
与瘤共存?还是直接KO?这种脑瘤早期手术10年生存率达93.2%
有人问,哪些肿瘤患者适合与瘤生存?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与瘤共存!很多人一见到医生就说,...
更新时间:2024-12-20 16:37:21
国际神经外科学院前主席详述:小儿胶质瘤的具体分类及手术策略
INC之James T. Rutka教授认为小儿神经胶质瘤的切除手术结果主要取决于不同年龄的表现,肿瘤的位...
更新时间:2021-11-23 17:00:29
风靡的激光间质热疗技术设备NeuroBlate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神经胶质瘤是成人中较为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尽管在过去的50年中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患...
更新时间:2021-11-23 16:37:20
高难度脑瘤手术的法宝竟是一双「筷子」?看福教授如何用它带来生机!
用一双筷子取出肿瘤,你听说过吗? 在神经外科领域,有一句名言: the brain should not know that ...
更新时间:2025-03-19 10:04:52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失明”风险高?INC国际福教授研究释疑
鞍结节(TS)脑膜瘤在颅内脑膜瘤中的发病率约为5%至10%,这类肿瘤起源于鞍结节处的硬脑膜,特...
更新时间:2024-12-26 11:31:19
巧夺“鼻”功—筷子技术提出者福洛里希教授内镜手术理念和案例集
鼻子和筷子相遇的奇迹,为很多的病人除却病痛,INC国际福洛里希教授就是创造奇迹、谱写无...
更新时间:2024-07-16 15:17:17
神经外科手术后为何要进ICU?为何他们能一天就顺利转出?
期盼许久的手术室门终于打开 众多焦急等候的家属 医生,怎么样,手术成功吗? 手术很成功...
更新时间:2024-03-19 14:05:28
国际合作|继天坛医院后再添一所华南地区示范手术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3月1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新医学综合楼刘銮雄楼落成暨妇女儿童中心、建华国际医疗...
更新时间:2025-03-17 11:13:13
INC脑博士科普——神经外科术后常见问题盘点
人的大脑构造错综复杂,神经外科手术难度系数高,手术之后,患者和家属高度紧张的情绪往...
更新时间:2024-07-15 15:50:29
INC福教授如何“让大脑意识不到经历过手术”——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四医院肖宗
有一句神经外科的经典名言 the brain should not know that it is operated on(让大脑意识不到经历过手术...
更新时间:2024-07-03 11:00:42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 10届教授课程-脑/脊柱手术研讨会重磅开幕,INC5位国际知名教 【专家共识】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中德国际交流项目进行时|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正式开启儿童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教授中国学术交流集锦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国际教授学术沙龙图集 【INC国际教授专访】走近国际神外联合会(WFNS)终身成就奖 NF1神经纤维瘤病是什么病?NF1视神经胶质瘤怎么治疗? INC巴特朗菲教授9月份来中国吗? 小会场面对面,名额有限——二届国际神外杂志主编团中国
重要信息
咨询国外治疗
费用偿付
语言服务
专业护理与服务
服务
国际治疗协调
国际远程咨询
国际视频咨询
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