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胶质瘤后被医生告知“无法手术”,患者及家属还能采取哪些措施?
发布时间:2025-09-13 09:07:51 | 阅读:次| 关键词:确诊胶质瘤后被医生告知“无法手术”,患者及家属还能采取哪些措施?
- [案例]INC国际神外大咖福教授:超25万女性队列研究——使用大剂
- [案例]摆脱脑瘤阴影:2岁幼儿脑干CCM全切术后迎新生
- [案例]听神经瘤开颅手术术后,状态好到以为还没做手术
- [案例]“喝了这么多水为什么还是渴?”颅咽管瘤相关尿崩症诊疗
- [案例]2次出血后功能恶化率高达84%,「脊髓肿瘤」导致的神经损
- [案例]脑动静脉畸形分型解析:致密型与弥散型的手术决策点
这是一个曾被医院放弃治疗的孩子。医生表示:“肿瘤位置不佳,无法手术,回家吧。”
“位置不佳”通常指什么?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疑难位置”一般涵盖两种情况:一种是病变位于脑深部,另一种是肿瘤侵犯关键功能区或瘤周神经与血管分布密集。
那么,为何这个孩子的肿瘤如此难治?具体位置究竟在何处?
病变位于下丘脑区域。下丘脑胶质瘤本身手术并不极端困难,但其关键风险在于术中极易因内囊穿孔动脉等穿支血管结构脆弱、走行曲折,在操作中发生器械或牵拉向外侧偏移,造成这些微小血管的损伤。
一旦发生血管损伤,供血中断或出血将直接影响内囊膝部——该区域负责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之间运动与感觉神经纤维的集中传导。若该区受损,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对侧肢体偏瘫、颜面及舌肌运动障碍、构音困难,甚至更严重的永久性运动功能丧失。
面对近乎绝望的局面,孩子家人并未放弃。他们仍在不断追问:“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最终,他们找到一位神经外科权威专家。
这位专家给出了新的回应:“也许我可以切除这些肿瘤。”最终,肿瘤被完全切除。
疑难位置脑瘤手术究竟难在何处?是否真的无法手术?
以胶质瘤为例,若肿瘤生长于额叶、顶叶、枕叶等较表浅位置,则手术路径较短,开颅后可能较快看到病变,因此这些部位的手术难度相对较低。但若肿瘤位于脑深部或邻近重要且复杂的脑组织区域,如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岛叶等,则从头皮切开开始,仅寻找病灶就需突破重重困难,且在此过程中绝不能损伤重要血管和脑组织。安全地“寻找”并“切除”肿瘤,这两个环节极为考验主刀医生的技术。
首先,医生需非常熟悉大脑解剖结构,随着手术层层深入,要清楚当前处于大脑何种位置,周围有哪些重要神经不可触碰,离肿瘤还有多远,还需多久才能找到病灶。
其次,找到病灶后,需通过其外形、质地和弹性判断该组织是什么?能否切除?可切除多少?切至何处需停止?这些问题均需全面考量。
总体而言,疑难位置脑瘤的手术难点在于,既要尽可能多切除肿瘤,又必须避开并保护众多重要脑结构,全程确保患者安全,二者缺一不可。若肿瘤直接生长于关键脑神经组织上,手术难度则更大。
难道疑难位置真的无法手术吗?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指出:即使胶质瘤位于这些位置,其实仍可手术,手术切除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类型。
简而言之,胶质瘤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长于中枢神经组织(即大脑或脊髓)的局灶性肿瘤,这意味着肿瘤较为紧凑,且多数情况下与正常组织存在或多或少的清晰边界,这类低级别胶质瘤通常可实现较大程度切除;另一种为弥漫性胶质瘤,多散布于大脑或脊髓内,边界不清。当然,此类情况下要实现高切除率会较为困难。
相关阅读:
脑干:一天激长9mm!被高级别胶质瘤困在轮椅上的他,仅4个月后成为运动小健将!
丘脑:10岁男孩开颅术后竟无需进ICU------这个位置0.1毫米失误都不可以!
基底节区:基底节区胶质瘤和它的"要命"邻居,7岁开颅术后竟无需进ICU
视路:"这孩子没法手术"→视路胶质瘤全切!2岁男孩小脑袋里的大战役
颞叶:胶质瘤手术会偏瘫?6岁女孩舞出我人生,妈妈说这4点很重要!
如何在治疗过程中为自身及家人争取更多希望?
面对疑难位置胶质瘤,许多患者及家属感到不知所措,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借用不太恰当的比喻:犹如身处一栋着火的大楼,逃生并非最关键,往何处逃生才是最重要的。首先不能选错方向,现实中已见过太多因慌乱而做出不合适选择的案例:许多患者和家属一听说此病便惊慌失措,未深思便匆忙手术,结果术后出现诸多问题,如切除不彻底、神经损伤大等,为后续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更有些治疗机会如同单行道,一旦错过便无法重来——例如部分患者过早接受放疗,反而增加后续手术难度等。
01、理性面对疾病,保持积极心态
首先,我们需客观评估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经济承受能力与心理准备程度,这是制定治疗策略的基础。
疾病来袭时,无论患者还是家属都难以接受,情绪低落实属正常。但此时最重要是积极治疗,暂将悲伤痛苦搁置。保持理性与科学的态度——既不被恐惧压倒,也不因盲目乐观而错失治疗时机。维持积极心态,主动了解疾病本质、治疗方法及预后可能性。
知识是对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它能帮助我们在有限时间内做出最优决策,减少遗憾。
“我一直保持积极心态——既已患病,便全力治疗。若医生皆表示无法医治,难道我们就不应快乐生活了吗?更须积极向上。”一位曾无医生愿为其手术的坚强女性,在延髓胶质瘤术后第4天,分享了她的积极治疗经历!
02、可通过哪些渠道学习疾病知识?
应通过正规渠道了解疾病及其发展规律,预测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不同类型的脑肿瘤在性质与生长位置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因素直接决定治疗方案的走向与最终效果。通过提前了解这些关键信息,患者及家属可对潜在状况有所准备,降低不必要的身体损伤与治疗失误风险。
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难免会接收到各种信息,包括医院和医生的意见、网络搜索内容、病友的建议以及亲朋的关心等。对此,应建立科学判断标准,去伪存真。
第一,务必前往当地最好医院就诊,寻求最佳医生意见;
第二,若自行查询资料,须密切关注内容来源,选择具有权威出处的知识平台,如国内外指南、专业公众号、学术专著及科学文献等。
03、主动关注最新医疗进展,不放弃任何潜在治疗机会
神经外科疾病因发病率低、患者就医相对集中,不同医疗机构和医生在治疗思路、方法及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掌握相关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应积极主动寻求更优治疗机会。
此外,对临床试验感兴趣的恶性胶质瘤患者,目前NCCN指南推荐新药临床试验治疗,可通过国内外研究平台查询最新治疗研究。
在脑瘤治疗这条不可逆的单行道上,知识是最可靠的导航。可见,大多数获得良好预后的患者有一共同特点:他们主动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把握每个治疗节点的关键决策。鉴于各级医院诊疗水平与医生经验存在差异,不同医疗团队对治疗方案的侧重点往往不同。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或根据不同影像复查结果,医生们也可能给出截然不同的治疗建议。因此,多方请教“高人”,是把握各阶段疾病治疗核心方案的关键。

- 所属栏目:胶质瘤
- 如想转载“确诊胶质瘤后被医生告知“无法手术”,患者及家属还能采取哪些措施?”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jiaozhiliu/6642.html
- 更新时间:2025-09-13 08:57:08
- 上一篇:胶质瘤诊疗指南(2025版):从症状识别到手术策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