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放疗的适应证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11-10 10:58:49 | 阅读:次| 关键词:
- [案例]脑海绵状血管瘤“吃透”的中脑,脑干出血急送ICU的她如
- [案例]“虽小,却危及性命”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成功手术重
- [案例]国际颅底教授“零并发症”全切较大颅咽管瘤,35岁精英重
- [案例]北美可能再也没有比SickKids更好的儿童医院了
- [案例]视路胶质瘤治疗陷困局:近失明患者该如何突破“切不净
- [案例]6岁男孩车祸“撞出”脑肿瘤,为何“因祸得福”?
脑胶质瘤放疗的适应证是什么?
脑胶质瘤目前分为Ⅰ~Ⅳ级,肿瘤的治疗策略都是遵循循证医学证据根据目前较新的医学证据I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手术全切后不需要放疗,但切除不完全或增殖明显活跃的肿瘤还是需要术后放化疗干预。高级别脑胶质瘤(通常指Ⅲ级和V级)术后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行放疗,术后放疗患者较单纯手术的患者生存期能够延长一倍。而低级别脑胶质瘤(通常指Ⅱ级)目前存在诸多争议,现有的证据已经证实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能够推迟复发时间,但总的生存期目前没有看到获益;70%~80%的Ⅱ级脑胶质瘤患者是以癫痫起病然而术后放疗被证实能够提高癫痫控制率。较新的证据还证实低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未行放疗5年内超过50%的患者会复发进展。因此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条件允许也建议放疗,但具体放疗范围和剂量根据情况有所不同。
低级别脑胶质瘤高危患者建议放疗,哪些情况算高危?
高危患者的筛选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依据。早期主要以临床因素为依据,如年龄超过40岁,肿瘤跨越中线、含星形细胞瘤成分、出现神经功能症状和肿瘤直径大于6cm等是高危因素;后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有些肿瘤能够达到肉眼全切提高了生存期,从而未能全切也就成为高危因素;近年来分子病理研究发现分子的改变能够影响患者预后,甚至能够指导治疗。所以一些重要的分子改变被纳人危险分层中来,如IDH突变、1p/19q缺失以及MGMT启动子甲基化等,没有发生这些分子改变的肿瘤预示生存期更差,对治疗反应不敏感,也就是所谓的高危因素。总体而言,高危是相对的,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所属栏目:胶质瘤
- 如想转载“脑胶质瘤放疗的适应证是什么?”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jiaozhiliu/1260.html
- 更新时间:2021-11-10 10: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