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胶质瘤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是什么病?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是什么病?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Myxoid Ganglioglioma)是一类以黏液样基质沉积和胶质 - 神经元双向分化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神经上皮性肿瘤的 1%-2%(2025 年《Acta Neuropathologica》)。其核心特征为肿
本文有2063个文字,大小约为9KB,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一、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黏液基质丰富的双分化肿瘤​

(一)组织学定义与流行病学​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Myxoid Ganglioglioma)是一类以黏液样基质沉积和胶质 - 神经元双向分化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神经上皮性肿瘤的 1%-2%(2025 年《Acta Neuropathologica》)。其核心特征为肿瘤细胞外存在大量黏蛋白(PAS 染色阳性),并可见神经元分化(如神经节细胞)。中国国家癌症中心 2024 年数据显示,该病年发病率为 0.15/10 万,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中位年龄 12 岁),男性略多于女性(1.3:1),75% 位于大脑半球浅表部位(以颞叶为主,50%)。​

(二)病理分级与免疫表型​

  WHO 分级:多为 WHOⅠ 级(低级别),少数为 Ⅱ 级(交界性),Ki-67 增殖指数通常<5%(Ⅰ 级)或 5%-10%(Ⅱ 级),罕见 Ⅲ 级(恶性转化,<3%);​

免疫组化:胶质成分 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神经元成分 Synaptophysin(突触素)、NeuN 阳性,黏液基质 Alcian 蓝染色阳性,提示黏蛋白丰富;​

  分子特征:约 60% 病例存在 BRAF V600E 突变,20% 伴 TERT 启动子突变,前者与黏液样基质形成密切相关(《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2021》)。​

(三)黏液样基质的生物学意义​

  黏液样基质由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组成,占肿瘤体积 30%-50%,可能通过激活 HIF-1α 通路促进血管生成,导致肿瘤呈膨胀性生长。2024 年《Nature Reviews Neurology》指出,黏液样基质含量与肿瘤恶性程度负相关,高黏液成分提示预后较好。​

二、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特征

(一)核心症状的年龄差异​

  儿童患者(<18 岁):以癫痫发作(80%)和头围增大(25%)为主,癫痫多为局灶性发作(如颞叶起源的复杂部分性发作),EEG 显示痫性放电常超出肿瘤边界 1-2cm,与黏液基质导致的皮层兴奋性升高相关;​

  成人患者:慢性头痛(65%)、肢体无力(35%)更常见,肿瘤位于额叶时出现执行力下降(22%),MRI 显示肿瘤占位效应显著但瘤周水肿轻(水肿指数<1:1)。​

(二)影像学特征​

MRI 表现:​

  T1WI 呈低信号,T2/FLAIR 高信号,黏液基质区呈 “云雾状” 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强化率<40%);​

  DWI 序列显示黏液区域 ADC 值升高(提示水分子扩散自由),与细胞密集区(ADC 值降低)形成对比;​

  CT 特征:钙化率 15%,多为点状钙化,位于肿瘤边缘,黏液成分在 CT 上呈低密度,边界较清。​

(三)神经功能缺损机制​

  肿瘤内黏液基质压迫周围神经纤维束,导致传导速度下降:锥体束受累时,下肢肌力下降(Ⅲ 级以下占 18%);视辐射受压导致同向偏盲(8%),MRI 扩散张量成像显示 FA 值降低 20% 以上。​

三、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诊断体系

(一)术前影像学筛查​

  首选 3.0T MRI 平扫 + 增强,重点观察:​

  黏液样基质信号:T2/FLAIR 高信号范围,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晰;​

  强化模式:轻度斑片状强化,区别于胶质母细胞瘤的环形强化;​

  血管分布:MRA 显示肿瘤血管稀少,符合低级别肿瘤特征。​

(二)病理诊断关键步骤​

  术中冰冻:快速判断黏液样基质和神经元分化,提示本病可能,但确诊需术后石蜡切片;​

  免疫组化套餐:​

  胶质标记:GFAP(+)、S100(+);​

  神经元标记:Synaptophysin(+)、NeuN(+);​

  黏液标记:Alcian 蓝(+)、PAS(+);​

  分子检测:常规检测 BRAF V600E 突变(60% 阳性),突变型提示对靶向治疗敏感。​

(三)鉴别诊断要点​​

疾病​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 黏液乳头状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伴黏液变性​
好发部位​ 大脑半球浅表​ 脑室系统​ 深部白质​
黏液分布​ 弥漫性基质​ 围绕血管乳头状分布​ 局灶性黏液变性​
神经元分化​ 明确(Synaptophysin+)​ 无​ 罕见​
BRAF 突变​ 60% 阳性​ 罕见​ <5%​

四、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治疗策略

(一)手术治疗的核心目标​

1. 切除原则与技术要点​

  全切优先: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黏液样基质及实性成分,2025 年《Neurosurgery》数据显示,全切(GTR)患者 5 年无进展生存率(PFS)达 88%,显著高于次全切(STR,55%);​

  功能保护:神经导航联合术中皮层电刺激,将语言区损伤率降至 4%,适用于优势半球肿瘤,黏液样基质的润滑作用可减少肿瘤与正常组织粘连,提升全切率;​

  囊性肿瘤处理:彻底切除囊壁,单纯引流复发率高达 60%,囊壁活检可发现隐匿性瘤细胞。​

2. 术后并发症防控​

  脑脊液漏:发生率 8%,多因黏液基质切除后硬脑膜缝合困难,采用人工硬脑膜修补可降低风险(发生率从 8% 降至 3%);​

  短暂性脑水肿:黏液基质清除后局部渗透压变化所致,术后 48 小时内甘露醇(0.5g/kg q6h)联合地塞米松(4mg q6h)可缓解,72 小时后水肿消退率达 90%。​

(二)放疗与化疗的应用边界​

1. 放疗指征​

  适用人群:WHOⅡ 级、次全切或复发患者,推荐局部放疗(45-50Gy/25 次),5 年 PFS 从 55% 提升至 75%;​

  禁忌证:WHOⅠ 级全切患者无需放疗,避免对儿童发育中的脑组织造成远期损伤(如认知功能下降风险增加 15%)。​

2. 化疗方案​

  靶向治疗:BRAF V600E 突变型首选 vemurafenib(维莫非尼),Ⅱ 期试验显示客观缓解率 45%,6 个月无进展率 68%,皮疹和关节痛为主要副作用;​

  传统化疗:替莫唑胺对未突变患者有效率 25%,需联合放疗提升效果,3 级以上血液毒性发生率 12%。​

(三)癫痫的精准控制​

  术前评估:80% 患者需视频 EEG 定位致痫灶,黏液基质周围皮层异常放电率是正常组织的 3 倍,切除范围需包括肿瘤周围 2cm 皮层;​

  术后管理:无发作患者术后 1 年可减停抗癫痫药物,单药控制率 75%,联合用药者需监测血药浓度(如左乙拉西坦谷浓度 10-40μg/ml)。​

五、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预后

(一)生存数据与独立因素​

  总体预后:WHOⅠ 级患者 5 年生存率>95%,Ⅱ 级患者 5 年生存率 85%,恶性转化病例(Ⅲ 级)5 年生存率 60%(2024 年《Cancer》);​

预后因子:​

  切除程度(GTR vs STR 的 5 年 PFS 88% vs 55%,P<0.01);​

  BRAF 突变状态(突变型预后优于野生型,HR=0.62);​

  黏液基质含量(>50% 者复发风险降低 40%)。​

(二)复发模式与处理​

  局部复发:占 90%,多在术后 2-5 年发生,表现为原部位黏液样信号增多,再次手术全切率 50%,术后联合靶向治疗(如 BRAF 抑制剂)可降低复发风险;​

  恶性转化:罕见(<3%),表现为 Ki-67>15%、TERT 突变,需按高级别胶质瘤治疗,中位生存期 16 个月。​

(三)随访体系构建​

  影像学随访:术后 1 年每 3 个月 MRI(重点观察黏液信号变化),1 年后每 6 个月 1 次,FLAIR 序列高信号范围扩大提示复发可能;​

  神经功能评估:每年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如韦氏智力量表),儿童患者增加发育评估(如 Bayley 量表),早期发现黏液基质清除后的轻微认知减退(发生率 10%)。​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常见问题答疑​

1.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有什么症状?​

  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80%)、慢性头痛(65%)及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无力、语言障碍,35%)。儿童可能出现头围增大或发育迟缓,肿瘤位于颞叶时易引发复杂部分性癫痫,MRI 可见特征性黏液样高信号。​

2.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能治愈吗?​

  多数为低级别肿瘤(WHOⅠ-Ⅱ 级),手术全切后治愈率>85%,5 年生存率>95%。次全切或复发患者通过放疗和靶向治疗可控制病情,恶性转化病例预后较差,但占比<3%。​

3.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需要手术吗?​

  需要。手术是首选治疗,不仅能切除肿瘤,还可明确病理并控制癫痫。黏液样基质虽边界较清,但单纯引流或部分切除复发率高(60%),建议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力争全切。​

4.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是良性的吗?​

  多数为良性(WHOⅠ 级),生长缓慢,全切后罕见复发。约 20% 为交界性(WHOⅡ 级),存在一定复发风险,需术后随访。恶性转化(WHOⅢ 级)极为罕见,病理分级和分子检测是判断良恶性的关键。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

  • 所属栏目:胶质瘤
  • 如想转载“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是什么病?”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jiaozhiliu/5691.html
  • 更新时间:2025-06-06 11:42:19

胶质瘤相关文章

少突胶质细胞瘤怎么治疗?得了少突胶质细胞瘤能活多久?
少突胶质细胞瘤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是成人的肿瘤,在4~60岁发病率较高。少突胶质细胞瘤占...
更新时间:2022-05-03 18:26:22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需要放化疗吗?
高级别神经胶质瘤是在您孩子的大脑或脊髓中形成的恶性(癌性)肿瘤。它们生长迅速,并迅速扩...
更新时间:2022-10-26 15:59:24
小脑胶质瘤科普:症状、诊疗和预后
在2024年中国神经肿瘤学术年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脑胶质瘤占颅内胶质瘤的18%,年新发病例...
更新时间:2025-05-29 14:33:12
小脑星形细胞瘤好治吗?手术全切是主要目标
小脑星形细胞瘤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脑肿瘤之一,也是神经外科医师较有收获的治疗方法之一...
更新时间:2020-04-14 20:31:43
NF1视神经胶质瘤患者怎么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疾病的复杂性及其对综合诊断和随访的要求很重要,并且超出了单个专家的能力,例如肿瘤学...
更新时间:2023-04-24 17:15:56
【胶质瘤能治好吗】胶质母细胞瘤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有哪些?
胶质母细胞瘤(GBM)的长期幸存者很少。除了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外,还有几个变量决定了患者的生...
更新时间:2020-07-06 13:20:24
丘脑胶母GBM生存期可有多久?两则案例肿瘤切除>80%时,生存期达4年余
较大水平手术切除以及辅助手术技术可合适好转丘脑GBM预后...
更新时间:2021-12-21 17:02:58
脊髓低级胶质瘤不手术?
脊髓低级胶质瘤不手术?脊髓低级胶质瘤如果不进行手术,肿瘤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
更新时间:2024-01-31 19:30:50
四级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症状表现有哪些?
胶质母细胞瘤是4级脑肿瘤,是较高级别胶质瘤的一种,有时称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
更新时间:2021-11-19 14:32:21
胶质瘤有哪些类型?胶质瘤如何分类?
胶质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其分类体系直接影响治疗策略与预后判断。2...
更新时间:2025-05-30 13:22:19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得了可怕的胶质瘤能活多久?

更新时间:2020-02-21 16:51:01

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更新时间:2021-12-10 14:27:00

脑垂体瘤症状早期症状

更新时间:2020-08-12 14:21:06

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意味着什么?

更新时间:2021-11-19 11:27:07

【神经胶质瘤】什么是神经胶质瘤?

更新时间:2020-05-07 16:10:53

BNCT治疗胶质瘤现状及挑战

更新时间:2020-08-10 13:57:34

相关文章

胶质瘤手术关键技术与生存预后

更新时间:2025-07-07 13:45:24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