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9年面肌痉挛溯源:蛛网膜压迫神经之谜

9年面肌痉挛溯源:蛛网膜压迫神经之谜

面肌痉挛的常见病因多为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多数情况下,痉挛由动脉压迫面神经根出脑干区所致,静脉压迫较为少见。其他致病因素包括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或脑干病变,如胶质瘤、脱髓鞘疾
本文有849个文字,大小约为4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面肌痉挛的常见病因与罕见案例

  面肌痉挛的常见病因多为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多数情况下,痉挛由动脉压迫面神经根出脑干区所致,静脉压迫较为少见。其他致病因素包括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或脑干病变,如胶质瘤、脱髓鞘疾病或脑干梗死。

  但临床中存在罕见病例:24 岁女孩妮娜遭受 9 年面肌痉挛困扰,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典型血管压迫。经神经内镜探查证实,其病因竟是蛛网膜皱褶在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形成压迫。她如何通过手术彻底摆脱痉挛?

病例解析:蛛网膜压迫引发的顽固性面肌痉挛

  妮娜的偏侧面肌痉挛已持续九年,这在她的年龄段实属罕见。她表现出典型的单侧面肌痉挛症状,磁共振成像(MRI)采用稳态构建干扰序列检查未发现血管压迫迹象。

磁共振成像(MRI)采用稳态构建干扰序列未显示血管压迫

  因症状典型,医疗团队决定进行面神经根出脑干区手术探查。开颅暴露面神经后,内镜检查显示前庭耳蜗神经和面神经无明显血管压迫。

内镜视图显示面神经(位于两箭头之间)未受邻近的前下小脑动脉(AICA)分支压迫。

  术中发现一支小的前下小脑动脉(AICA)分支靠近面神经,遂用特氟隆垫片垫起。

面神经内侧的 AICA 分支用特氟龙垫起。

  但侧方扩散反应(LSR)未改变,提示血管并非真正压迫源。

切断前侧方扩散反应(LSR)

  使用 45° 内镜进一步仔细检查,发现一处异常的蛛网膜皱褶压迫神经。

发现一处异常的有一个蛛网膜弯曲压迫神经

  随后,施罗德教授用钩子将该皱褶牵起,再以微型剪刀或钻石刀将其剪断。神经即刻获得充分松解,同时 LSR 完全消失。术后妮娜面肌痉挛彻底缓解,无神经功能缺损。2.5 年随访显示,她未再出现痉挛发作,恢复良好。

牵拉蛛网膜弯曲
剪断蛛网膜弯曲
内镜检查神经已松解
蛛网膜弯曲切断后,LSR 立即且完全消失

临床启示与技术价值

  该案例证实:即使 MRI 未显示面肌痉挛病因,仍应考虑手术探查,需警惕蛛网膜皱褶压迫面神经的可能。神经内镜在此类手术中具有关键价值 —— 脑微血管减压术发明者 Peter Jannetta 曾指出,桥小脑角深处的压迫点可能被常规探查遗漏,而内镜可提供更清晰的深部视野。

面肌痉挛的医学知识科普

症状特征:

  发病初期表现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痉挛,逐渐蔓延至同侧其他面肌(嘴角肌肉痉挛最明显),严重时可累及颈阔肌,额肌较少受累。痉挛持续时间从数秒至数分钟不等,疲倦、精神紧张或自主运动时加剧,无法自主控制,入睡后多缓解。少数患者伴随面部疼痛、头痛或耳鸣。

侧方扩散反应(LSR)监测意义:

  刺激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分支时,可在其他分支支配肌肉记录到肌电反应(LSR),而正常人或健侧无此反应。LSR 常用于术中判断责任血管,辅助术前诊断及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术中监测。

治疗手段对比:

  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是初期治疗选择,但疗效随时间递减,需增加剂量并可能伴随面部麻木等副作用;

  脑微血管减压手术是唯一确认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方式。

国际神外专家技术背景

INC国际神外手术大咖施罗德教授

  Henry W. S. Schroeder 教授担任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国际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拥有三位诺贝尔奖得主校友)神经外科教授及主席。他同时是德国神经外科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大会、美国神经外科协会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垂体瘤脑膜瘤及其他颅内肿瘤的治疗,尤其擅长神经内镜手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显微颅底手术。其学术任职包括:

  前国际神经内镜联合会主席(2019-2023);

  前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主席(2014-2017);

  德国内镜神经外科和神经导航学会会员兼秘书;

  德国颅底外科学会科学委员会成员(2009)。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9年面肌痉挛溯源:蛛网膜压迫神经之谜”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5732.html
  • 更新时间:2025-06-14 10:39:04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眼针鱼伤合并海绵窦血栓形成及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例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James T. Rutk...
更新时间:2025-03-27 11:08:09
今日,INC巴教授将正式抵达苏州!面对面咨询+示范手术同步开启!
就在今日!巴特朗菲教授将正式抵达中国苏州开启示范手术! 届时, 面对面咨询也将同步展开...
更新时间:2025-03-28 13:35:54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少突胶质细胞病与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I型的磁共振成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 James T. Rut...
更新时间:2025-04-15 11:22:30
【神经内镜科普系列二】神经内镜百年发展史概述
神经内镜是什么? 神经外科起源于19世纪末欧洲,直到1919年10月,神经外科才在成为一门独自外...
更新时间:2024-09-18 14:08:27
突变的IDH1神经胶质瘤患者或有更长生存期
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脑瘤患者的一种叫做IDH1的突变酶通常比没有突变的患者活...
更新时间:2023-02-08 21:11:32
国际教科书级别神外教授美国Michael Lawton教授专访——擅长领域及前沿治疗
01、您和您的团队擅长的疾病领域是什么? Lawton教授:巴洛神经学研究所主要关注的是脑血管...
更新时间:2023-05-29 17:50:59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数字孪生技术:预测儿科癌症及其治疗神经并发症的未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James T. Rutk...
更新时间:2025-04-09 10:18:09
揭秘额叶之谜:从关键功能到备受争议的额叶切除手术
你想当一个活着的怪物,还是做一个死去的好人? 《禁闭岛》中惨无人道的额叶切除术 故事发...
更新时间:2024-06-24 14:56:06
为何它不见刀口、却能切大瘤?“十八般”手术设备知多少?
神经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已跨越了一个多世纪。初期,受限于高精度技术、光学技...
更新时间:2025-01-06 15:42:15
脊柱肿瘤三大类别——INC国际神外大咖施罗德教授治疗策略
脊髓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疾病之一,传统解剖学上依据脊髓肿瘤与脊椎椎管、脊膜、脊髓...
更新时间:2024-12-20 17:57:35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儿童脑瘤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脑瘤国际诊疗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 10届教授课程-脑/脊柱手术研讨会重磅开幕,INC5位国际知名教 【专家共识】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中德国际交流项目进行时|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正式开启儿童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教授中国学术交流集锦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国际教授学术沙龙图集
重要信息
咨询国外治疗
费用偿付
语言服务
专业护理与服务
服务
国际治疗协调
国际远程咨询
国际视频咨询
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