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眼针鱼伤合并海绵窦血栓形成及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例报告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眼针鱼伤合并海绵窦血栓形成及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例报告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James T. Rutka教授发表研究《Ocular needlefish injury with 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 and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illustrative case》
本文有1504个文字,大小约为7KB,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James T. Rutka教授发表研究《Ocular needlefish injury with 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 and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illustrative case》(激眼针鱼伤合并海绵窦血栓形成及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例报告),以下是研究简述。

  01. 摘要

  作者报告了一例年轻患者,因针鱼导致眼部穿透伤,进而并发海绵窦血栓形成及颈动脉海绵窦瘘。该病例展示了通过抗凝治疗调整策略,以达到瘘口闭合终点,对这一罕见病症进行多学科综合管理的过程。

  02. 案例情况

  一位17岁女性患者因右眼周围肿胀、球结膜水肿和结膜充血来到医院就诊。据患者自述,在来医院前3天,她在古巴游泳时被一根针鱼刺中了右眼上睑外侧,针鱼附着在眼睑上,患者不得不手动将其移除。随后,当地诊所对针鱼造成的伤口进行了缝合,且未接受抗生素治疗便出院了。

  然而,72小时后,患者因右侧眼球明显前突、球结膜水肿、瞳孔固定散大、眼球运动受限、V1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丧失、右眼视力下降至20/180以及眼内压升高至20毫米汞柱,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上述颅神经(III、IV、V1、VI)的检查结果表明患者存在海绵窦综合征。初步的CT扫描怀疑患者患有海绵窦血栓形成(图1.左侧),并且显示右侧眼眶后外侧壁在眶上裂水平存在骨折(图1.右侧)。

  随后进行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发现,患者存在眶前和眶后炎症;在右眼球外侧有脓肿样、高密度的改变,可能与异物有关;并且在时间飞跃法MRA上怀疑左侧海绵窦有动脉化现象。在右腹侧脑桥和左上小脑处发现了一个弥散受限的病灶,可能代表与束损伤相关的缺血性改变(图1右侧)。随后进行的CT血管造影进一步证实了右侧海绵窦血栓形成的怀疑,显示右侧海绵窦段颈内动脉(ICA)变窄,以及可能存在静脉扩张或小的间接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图1. 平扫及延迟静脉期CT成像。左侧:右眼眶上裂区域后外侧壁轻度移位骨折(黄色箭头)。右侧:延迟静脉期右海绵窦不均匀无强化,提示血栓形成(白色箭头)。

图1. 平扫及延迟静脉期CT成像。左侧:右眼眶上裂区域后外侧壁轻度移位骨折(黄色箭头)。右侧:延迟静脉期右海绵窦不均匀无强化,提示血栓形成(白色箭头)。

  眼科医生进行了伤口探查以取出异物。为预防感染,患者接受了包括脂质体两性霉素、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和红霉素在内的广谱抗生素治疗。经过眼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放射科、传染病科、血栓科和神经内科团队的跨学科讨论,决定在进一步检查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同时,使用未分级肝素治疗海绵窦血栓(CST)。在住院期间,患者的视力显著下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图2),右侧颈内动脉(ICA)的脑膜垂体干形成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由于同侧上眼静脉和岩窦血栓形成,血液通过间海绵窦流入对侧海绵窦。

图2. 钆增强磁共振成像。A:轴位T2加权成像显示右眼球前突,脑桥腹侧有一个小的T2高信号灶,怀疑是针鱼伤轨道的终点。B:矢位T2加权轨道序列显示由于眼球前突和神经牵拉,视束周围有水肿。C:轴位钆增强序列显示睫状体前和整个眼眶增强。

图2. 钆增强磁共振成像。A:轴位T2加权成像显示右眼球前突,脑桥腹侧有一个小的T2高信号灶,怀疑是针鱼伤轨道的终点。B:矢位T2加权轨道序列显示由于眼球前突和神经牵拉,视束周围有水肿。C:轴位钆增强序列显示睫状体前和整个眼眶增强。

  对于海绵窦血栓(CST)颈动脉海绵窦瘘(CCF),存在相互矛盾的管理重点。尽管最初决定开始抗凝治疗是为了处理CST,但发现间接CCF后,患者出现出血或眼部充血加重的风险更高。因此,决定暂停抗凝治疗,以促进低流量间接CCF的自发闭合,尤其是考虑到血管造影显示左侧海绵窦系统连续,且左眼未受影响。考虑通过经静脉途径进行血管内修复,但由于CCF流量低且为间接性,加上海绵窦部分血栓形成,决定先尝试停止抗凝治疗。3周后复查血管造影显示无血液流入海绵窦,且CST无进一步进展(图3)。

  未重新开始使用肝素。另一种治疗策略是在患者使用抗凝剂时通过血管内方式闭合CCF。鉴于同侧眼静脉

  和岩窦广泛血栓形成,导致对侧动静脉分流,该方法很可能涉及对侧岩窦插管,并通过海绵窦内的通讯进入受累海绵窦隔间,然后用线圈和/或液体栓塞剂进行闭塞。在最近的随访(受伤后4个月)中,患者仍有眼球运动障碍,向上注视略有恢复,视盘边缘模糊,右侧面部感觉异常。总体而言,她的右眼视力模糊,视力为20/100.较最初无视力有所改善,眼球运动也有所好转。人们认为,她持续存在的神经系统缺陷部分是由于直接眼部创伤所致,而不仅仅是CST和CCF的结果。

图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右侧海绵窦颈内动脉的脑膜垂体干处的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黑色箭头,B)。通过间海绵窦引流至左侧海绵窦(蓝色箭头,A)。停止抗凝治疗后,瘘口血栓形成,无残留(C)。

图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右侧海绵窦颈内动脉的脑膜垂体干处的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黑色箭头,B)。通过间海绵窦引流至左侧海绵窦(蓝色箭头,A)。停止抗凝治疗后,瘘口血栓形成,无残留(C)。

  03. 研究结果

  共有 12 名患者接受了针对下丘脑错构瘤(HH)的磁共振成像引导激光间质热疗(MRgLITT),其中 5 名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达到了无发作状态。术中丘脑皮质回路的变化,特别是涉及前扣带皮层的变化,与无发作相关。无发作的患者表现出与前扣带回前部(pregenual)和背侧前扣带回皮层的连接性分别增加和减少。此外,无发作的患者在 MRgLITT 后立即表现出丘脑与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连接性增加。

  04. 研究结论

  血管内治疗,无论是经动脉还是经静脉,一直是直接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主要治疗方法,治愈率超过90%。相比之下,对于间接性瘘,由于其自然闭合的可能性和血流率较低,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可能包括暂时压迫同侧颈内动脉、降低眼内压的药物或观察等待。当CCF是由广泛的海绵窦血栓(CST)引起时,抗凝治疗可能有益。

  我们报告了一例罕见的针鱼刺伤眼部导致多发海绵窦病变的病例,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此病例强调了对于穿透性眼部损伤,应高度怀疑海绵窦受累的可能,并密切随访观察是否有海绵窦受累的迹象和症状。我们还证明了早期识别、干预和多学科管理可以带来良好的预后。

图4:示意图说明了针鱼损伤通过眼眶内容物、眶上裂和海绵窦的轨迹,并终止于腹侧脑桥。此外,还展示了医学插画家对大西洋针鱼的描绘。

图4:示意图说明了针鱼损伤通过眼眶内容物、眶上裂和海绵窦的轨迹,并终止于腹侧脑桥。此外,还展示了医学插画家对大西洋针鱼的描绘。
Rutka教授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眼针鱼伤合并海绵窦血栓形成及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例报告”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5179.html
  • 更新时间:2025-03-27 11:08:09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国际儿童神经外科大咖Rutka】盘点儿童颅底各大病变系列二
01 儿童颅底病变 儿童颅底病变与成人相比通常具有独特的病理成分,再加上儿童的颅骨并未发...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5:55
从实验室到临床:国际大咖Rutka教授团队DIPG治疗三大创新性
DIPG ,英文全称为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也称 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 ,占儿童脑肿瘤的...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1:29
国际神经外科专家Prof. James T.Rutka教授(鲁特卡教授)
James T.Rutka教授(鲁特卡教授),世界神经外科学院前院长(2011-2014)、世界神经外科专业知名...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5:24
INC鲁特卡Rutka教授研究成果:婴儿后颅窝脑瘤家族性病例与
世界神经外科学院前院长(2011-2014)、世界神经外科专业知名杂志《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编(...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1:23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采用功能基因组学方法识别髓母细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 James T. Rut...
更新时间:2025-04-14 13:40:24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数字孪生技术:预测儿科癌症及其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James T. Rutk...
更新时间:2025-04-09 10:18:09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经眶穿入性颅脑损伤获得良好结局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 James T. Rut...
更新时间:2025-03-31 14:02:59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在患有囊性颅咽管瘤的儿童中植入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 James T. Rut...
更新时间:2025-03-28 10:00:29
脑瘤——儿童生命健康杀手!国际小儿神外大咖如何治疗?
当孩子被诊断出脑瘤,很多家庭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常见的类型包括 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等...
更新时间:2025-03-24 16:17:51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激光消融下丘脑错构瘤后丘脑大规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James T. Rutk...
更新时间:2025-03-24 11:42:53
手术室里的“圣诞不归人”——INC巴特朗菲教授抵达中国,首站到苏州!
巴教授已正式抵达中国! 圣诞节的医然坚守,这位国际神经外科专家将这样过 选择做一名医生...
更新时间:2024-12-23 15:50:44
「在生命之春播种希望」INC国际神外大咖巴教授下周抵华!
天气渐暖,春日将近,与春天一起渐近的,还有凝聚着多名疑难脑瘤患者翘首期盼的生命之光...
更新时间:2025-02-19 11:18:21
「我不说,没人知道我脑子开了刀」高难开颅手术后,听这些亲身经历者讲述
肿瘤位置太特殊,无法手术切除。 哪怕活检也可能致残。 要做好术后瘫痪、植物人、长期卧床...
更新时间:2025-02-24 18:16:30
来看看开颅手术之后的小朋友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开颅手术,是一种涉及打开颅骨以治疗脑部疾病的外科手术。这类手术对于治疗脑肿瘤、脑血...
更新时间:2025-03-07 11:33:45
INC二届国际神经外科杂志主编团中国见面会
推进高水平开放国际共享发展机遇,2023年11月,备受瞩目的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
更新时间:2023-12-13 14:33:04
「本周抵达」12月INC国际教授巴特朗菲来华示范手术!
往期INC巴教授中国行部分疑难手术案例 2019年至今,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
更新时间:2024-12-17 09:45:20
精彩回顾:INC国际福教授往期在华学术交流之旅
在过去的几年中,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 世界神经外科...
更新时间:2024-12-04 11:47:56
INC神外科普|儿童脑瘤预后知多少?有哪些并发症?
脑肿瘤是儿童较常见的实体瘤。美国每年约有4000名儿童和青少年被诊断患有原发性脑肿瘤。原...
更新时间:2021-12-27 16:18:07
进来看如何打败“儿童杀手”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毗邻下丘脑和垂体,一旦患上该病,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如果...
更新时间:2025-04-02 11:01:02
“可怕的脑瘤”!INC神外大咖施罗德教授如何治疗?
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常被患者称为可怕的脑瘤棘手的脑瘤,尽管其病理上被归为良性或低度...
更新时间:2025-01-15 15:44:41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