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分型有哪些?

髓母细胞瘤分型有哪些?

髓母细胞瘤分型有哪些?1、WNT亚型;2、SHH亚型;3、Group3型髓母细胞瘤4、Group4亚。髓母细胞瘤较早于1925年被描述,在一系列的31例病例中一次被认为是一种不寻常的神经胶质瘤,主要发生在儿童的小脑。MB被包括在由Baily和Cushing引
本文有1933个文字,大小约为9KB,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髓母细胞瘤分型有哪些?1、WNT亚型;2、SHH亚型;3、Group3型髓母细胞瘤 4、Group4亚。髓母细胞瘤较早于1925年被描述,在一系列的31例病例中一次被认为是一种不寻常的神经胶质瘤,主要发生在儿童的小脑。MB被包括在由Baily和Cushing引入的原始组织遗传学分类方案中,其中基于与发育中的大脑中的细胞类型的形态学相似性来指定脑肿瘤。据信,原始胚胎肿瘤来源于一种称为“髓母细胞瘤”的未分化细胞类型,被认为起源于四脑室室管膜周围。尽管发展起源已被证明比较初的概念化更复杂,该诊断实体已经坚持了95年以上的脑肿瘤分类修订。在现代分类中,MB代表一种多亚型的异质性肿瘤。MBs具有原始胚胎表型,由以神经元抗原表达为主的恶性肿瘤细胞组成。光镜下的定型组织学模式构成了组织学分类方案的基础。然而,随着我们对MB生物学和基因组学认识的提高,MB的病理诊断和分类发生了变化,使其成为现代临床病理诊断的原型。这篇综述将集中在MB的组织学、病理诊断和分类上,特别强调当前的神经病理学实践。

  髓母细胞瘤分型历史

  髓母细胞瘤存在不同的分子亚群较早由Pomeroy等人在2002年提出。他们通过研究DNA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发现PTCH、GLI和MYCN(SHH通路的三个转录靶点)与促结缔组织/结节型髓母细胞瘤高度相关。它们还显示了分子标记与髓母细胞瘤临床预后的变异性相关。在这个问题上Thompson(2006)及Kool2008年的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基本一。Northcott等人于2011年提出髓母细胞瘤存在四种不同的分子亚型,分别命名为SHH型、WNT型、C型和D型组。2010年秋季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会议中,一致认为髓母细胞瘤有四个主要的转录亚组分别命名为WNT型,SHH型,Group3型和Group4型。4组间在人群分布、组织学、DNA拷贝数变异和临床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

髓母细胞瘤分型有哪些?

  较为常见的四组间简要说明图。

  识别不同亚型不仅对理解髓母细胞瘤有很大的意义,而且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比如:WNT亚型往往接受标准治疗后预后较好;而对于SHH亚型的髓母细胞瘤,使用一些小分子的通路控制剂对病情很有帮助。

  1、WNT亚型

  WNT亚型即出现WNT通路过度表达的髓母细胞瘤亚型。是较少见的亚型(约占总数的10%),但具有较佳的临床预后评估,5年总生存率可达95%。这个分子亚群主要与经典组织型髓母细胞瘤相关,很少见于大细胞/间变性组织型髓母细胞瘤。即使是间变型髓母细胞瘤如伴有这种分子分型特点,它们也有很好的预后。WNT型多发生在3岁以上的儿童或青少年,特征性分子机制为WNT信号通路的激活,WNT信号通路通过β-catenin的表达作为转导增强子。在85-90%的病例中,WNT信号通路激活由CTNNB13外显子激活的体细胞突变导致β-catenin的过度表达所致[8]。

  2、SHH亚型

  SHH亚型占全部髓母细胞瘤的30%,预后中等,5年总生存率为70%。促结缔组织/结节组织学类型与SHH亚型之间有很强的联系。多数促结缔组织/结节型病例属于SHH亚型,但仍有50%的SHH亚型髓母细胞瘤不是组织学类型。SHH髓母细胞瘤较常见于婴儿和成人,发生在4-15岁的患者中的频率较低。这些肿瘤来源于小脑外部的颗粒前体细胞颗粒层。分子机制涉及SHH信号通路的过度表达。即在SHH信号通路作为转导增强子PTCH1、SMO、GLI和SUFU作为转导增强子过度表达。此亚型肿瘤存在年龄依赖性:在婴儿中,合并Gorlin综合征或SUFU的生殖系突变较常见,由于辐射可能引起的继发肿瘤(主要是脑膜瘤和基底细胞癌),应避免进行放疗。此外,患有SHH髓母细胞瘤的婴儿即使是只进行化疗预后也很好。因此在临床中可谨慎选择治疗放疗。在合并TP53突变(Li Fraumeni综合征)的病例中,3至16岁的儿童大多存在PTCH1或不太常见的体细胞突变。因此,全部儿童SHH肿瘤都应该诊断潜在的Gorlin综合征、Li Fraumeni综合征或是否存在生殖系SUFU突变。体细胞TP53突变经常与GLI2和MYCN扩增共同发生,从而诱导SHH通路的激活。在30%的SHH髓母细胞瘤中存在的TP53突变,此类患者预后较差,5年总生存率仅为40%。

  3、Group3型髓母细胞瘤

  Group3型髓母细胞瘤占全部髓母细胞瘤的25%,预后特别差。在儿童期5年总生存率仅为58%,未接受放疗的3岁以下婴儿总生存率更差(5年总生存率仅为45%)。肿瘤主要组织学表现为经典型,另有40%为大细胞/间变型组织学,这一特征在婴儿中更为常见。Group3型髓母细胞瘤主要发生在男性(男女比例为2:1)以及16岁以下儿童,肿瘤可能起源于小脑干细胞。与WNT和SHH亚型不同,在Group3型髓母细胞瘤一个功能失调的分子通路已被识别,但潜在的失调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证明。反复出现的遗传事件包括:MYC扩增(占Group3型的10%至20%)、OTX2扩增、SMARCA4突变、GFI1增强子激活、异染色体17q(42%)、1q获得(35%)、7号染色体获得(55%)、8p丢失(33%)或8q获得(22%)、10q丢失(49%)、12q获得(17%)、16q丢失(50%)和18号染色体获得(26%)。伴随17q异位及MYC扩增预后特别差,5年总生存率仅为为20%。Group3型伴有较强的转移性,约40%-45%患者在病程中出现软脑膜传播。其复发模式主要是脑膜转移。

  4、Group4亚型

  Group4亚型为较常见的髓母细胞瘤(约占35%),然而其分子学特征较不明显。这个亚型主要在经典组织学型中出现,可发生在全部年龄段,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3:1)。Group4亚型髓母细胞瘤的预后中等,5年总生存率为75-90%。不能从放疗中获益的婴儿预后较差。约30-40%的Group4组病例在诊断时伴随转移。对于Group4分子发生的根本原因尚未阐明。染色体17q异常常见于Group4亚型(17p缺失占63%,17q扩增占73%),与Group3亚型不同,这种异常并不会导致该亚组的预后不良。MYCN或CDK6扩增、SNCAIP复制、女性单条X染色体丢失可能发生于Group4亚型中。

  不同亚型髓母细胞瘤在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人口统计学、肿瘤影像学及对治疗的敏感性上均有明显差异。其中对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的研究有助于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治。虽然分子分型对髓母细胞瘤的分类来说是场革命性的突破,但亚组内部存在很大的异质性,需要大量的研究来提高对髓母细胞瘤分子机制的理解。

  髓母细胞瘤的传统的预后体系建立在病理类型,手术切除程度,起病年龄等临床特点上。在临床治疗中,传统治疗模式虽然带来了较高的生存率,但不可避免也带来了可能影响患者一生的毒副作用。随着髓母细胞瘤基因组学的突变谱被破译,髓母细胞瘤的治疗可能迎来准确治疗的新突破。髓母细胞瘤由基因突变分型而综合治疗的准确治疗模式可能为低危预后良好的患者带来强度减弱的治疗模式,从而更好的保护患者的躯体功能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的专家成员James T.Rutka教授曾在《The molecular genetics of medulloblastoma:an assessment ofnewtherapeutic targets》这份研究中描述了目前关于髓母细胞瘤基因状态的研究策略,提出今后治疗髓母细胞瘤的新希望和新方法,例如下代基因测序以及干细胞治疗等。同时,教授强调:医学研究者需要深入了解髓母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以开发针对这种肿瘤的新型治疗药物。值得一提的是,Rutka教授还较为擅长利用国际前沿技术激光间质热疗(LITT)治疗小儿脑瘤癫痫等,既能使患儿免受开颅手术之苦,又能从根本上消融病变、提高生存质量,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患者也选择接受此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复发性及恶性脑肿瘤、癫痫以及放射性坏死等。

  • 所属栏目:胶质瘤
  • 如想转载“髓母细胞瘤分型有哪些?”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jiaozhiliu/1311.html
  • 更新时间:2021-11-19 15:12:42

胶质瘤相关文章

青少年胶质瘤如何治疗?手术成功率高吗?
青少年胶质瘤(10-19岁)占我国儿童脑肿瘤的52.7%,其中​​低级别胶质瘤(LGG)占比68.3%​​...
更新时间:2025-07-16 14:31:57
建议放弃?不!脑干胶质瘤生存记录终被刷新:10年、15年、
当被告知"无法手术",当生存希望逐渐消逝,困惑、绝望、勇气与坚韧在他们内心交织。影像背...
更新时间:2025-07-15 09:13:54
胶质瘤分子病理诊断共识更新:18个关键基因分子诊断(下)
众多分子标志物已被证实对胶质瘤的分类、分型、分级、预后判断及治疗策略制定发挥重要作...
更新时间:2025-07-13 09:58:54
胶质瘤分子病理诊断共识更新:18个关键基因分子诊断(上)
胶质瘤分子病理诊断共识更新背景:脑胶质瘤确诊需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
更新时间:2025-07-08 09:16:20
胶质瘤手术关键技术与生存预后
中国脑胶质瘤诊疗联盟数据显示:全国年手术量达9.8万例,其中神经导航联合术中唤醒技术应...
更新时间:2025-07-07 13:45:24
INC国际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研究:1000例儿童低级别胶质瘤临
世界神经外科学院前院长(2011-2014)、世界神经外科专业知名杂志《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编(...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0:12
脑瘤手术全切可痊愈?女孩与胶质瘤7年抗争终根治
节细胞胶质瘤 70% 以上发生于颞叶,15% 见于后颅窝(脑干或小脑),也可累及桥小脑角区及脊...
更新时间:2025-07-02 09:46:52
儿童脑胶质瘤 - 诊断与治疗
儿童脑胶质瘤占所有儿童颅内肿瘤的 30%-40%,年发病率约 2-3/10 万。2025 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
更新时间:2025-06-17 13:29:26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是什么病?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Myxoid Ganglioglioma)是一类以黏液样基质沉积和胶质 - 神经元双向分化为...
更新时间:2025-06-06 11:42:19
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是良性肿瘤吗?
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Ganglioglioma with Homer-Wright rosettes)是一类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
更新时间:2025-06-06 11:28:34
胶质瘤分子病理诊断共识更新:18个关键基因分子诊断(下)
众多分子标志物已被证实对胶质瘤的分类、分型、分级、预后判断及治疗策略制定发挥重要作...
更新时间:2025-07-13 09:58:54
胶质瘤热门解答|胶质瘤能否治愈?为什么级别一样的胶质瘤预后差别会很大?
胶质瘤能否治愈?传统观点认为,胶质瘤的预后不容乐观,但较新临床研究证实,经过正规的胶...
更新时间:2021-12-10 16:50:27
低级别胶质瘤需要手术吗?低级别胶质瘤早期手术有什么益处
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是儿童中较常见的脑肿瘤,包括一系列目前被国际卫生组织划分为I级和II级...
更新时间:2022-11-27 18:26:10
得了星形细胞瘤能活多久?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预后如何
星形细胞瘤根据侵袭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星形细胞瘤I级通常不穿透或与周围组织结合。尽管...
更新时间:2023-07-13 17:34:15
左岛叶胶质瘤能完全切除吗?取决于4个因素!
左岛叶胶质瘤能完全切除吗?取决于4个因素!左岛叶胶质瘤即通常生长在大脑的左侧岛叶区域...
更新时间:2023-11-17 13:48:25
脑干胶质瘤有好的治疗建议吗?
脑干胶质瘤(BSG)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基因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
更新时间:2021-11-26 14:03:08
脑干胶质瘤成人能治好吗?
脑干胶质瘤成人能治好吗?脑干胶质瘤,特别是成年人患有的脑干胶质瘤,是一种较其复杂且治...
更新时间:2024-05-05 22:03:06
从寻求进口药到出国看病潮,胶质瘤患者为何都爱去德国?
2018一部让肿瘤患者或者说绝症患者都关注的一部电影非《我不是药神》莫属。一出中国版达拉...
更新时间:2020-07-03 13:38:03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能活多久寿命?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能活多久寿命?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anglioglioma)是一种相对少见的中枢神经...
更新时间:2024-01-23 17:21:55
视路胶质瘤手术成功率?
视路胶质瘤手术成功率?视路胶质瘤是一类发生在视神经、视交叉或下丘脑区域的胶质细胞肿瘤...
更新时间:2024-06-06 17:07:55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得了可怕的胶质瘤能活多久?

更新时间:2020-02-21 16:51:01

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更新时间:2021-12-10 14:27:00

脑垂体瘤症状早期症状

更新时间:2020-08-12 14:21:06

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意味着什么?

更新时间:2021-11-19 11:27:07

【神经胶质瘤】什么是神经胶质瘤?

更新时间:2020-05-07 16:10:53

BNCT治疗胶质瘤现状及挑战

更新时间:2020-08-10 13:57:34

相关文章

胶质瘤手术关键技术与生存预后

更新时间:2025-07-07 13:45:24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