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胶质瘤胶质瘤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挑战

胶质瘤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挑战

胶质瘤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挑战,胶质瘤是异质性胶质细胞恶性肿瘤,主要发展为广泛浸润脑实质的弥漫性肿瘤。这些肿瘤是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癌症,约占全部脑部恶性肿瘤的80%。一在神经胶质瘤亚型中,
本文有2249个文字,大小约为10KB,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胶质瘤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挑战,胶质瘤是异质性胶质细胞恶性肿瘤,主要发展为广泛浸润脑实质的弥漫性肿瘤。这些肿瘤是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癌症,约占全部脑部恶性肿瘤的80%。一在神经胶质瘤亚型中,胶质母细胞瘤是较主要和较具侵袭性的,每年造成225 000人死亡。一胶质母细胞瘤占成人全部脑肿瘤的60%以上。一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目前的中位生存期约为诊断后治疗14-15个月,未治疗3-4个月。本文综述和评价了目前脑胶质瘤的遗传、蛋白质组和细胞生物标志物,讨论了脑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中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

  胶质瘤的分类

  世卫组织2016年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从根本上改变了神经胶质瘤分类的重点,从组织学角度来看,主要是基于遗传和分子改变。2重要的是,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的分类(世卫组织二级–四级)现在包括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和2的突变。IDH 1/2突变在很大水平上与世卫组织二级和三级胶质瘤以及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相关。随着世卫组织2016年胶质瘤分类的更新,胶质母细胞瘤已被重新分类为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和IDH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有趣的是,组织学上相同的IDH野生型和IDH突变型弥漫性胶质瘤的临床结果也不同。与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相比,继发性IDH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有所好转。在IDH突变的弥漫性胶质瘤中,还存在两个分子组:(1)1p/19q共缺失突变的IDH突变型弥漫性胶质瘤TERT启动子和(2)IDH突变型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突变于ATRX和TP53。组合的遗传和分子表达谱也取代了组织学诊断。例如,尽管有组织学表现,但完整的1p/19q共缺失的存在区分了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在40%–90%的活检中观察到1p和19q染色体缺失,这是少突胶质细胞瘤较常见的遗传改变。这种缺失进一步有利于好转生存时间和对常规治疗的反应。因此,IDH基因分型及其相关分子亚组被称为胶质瘤分类的决定性标志。世卫组织2016年神经胶质瘤分类的多方位审查已经完成。

  分子诊断

  胶质母细胞瘤的常规诊断是基于临床表现、磁共振成像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尽管组织病理学成像可以提供神经胶质瘤分级的一般分类,但分子诊断的一个优势是有可能开发针对不同致癌途径的患者特异性治疗。例如,较常与神经胶质瘤发展相关的分子畸变包括IDH突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扩增、P53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突变,以及涉及受体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Akt)、磷酸肌醇3-激酶和Ras的通路异常。在这方面,一个大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开发针对胶质母细胞瘤中EGFR及其突变EGFR变体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ⅷ)的治疗剂。这是一个利用分子诊断为神经胶质瘤开发更多靶向治疗的例子。借助于核糖核酸测序,研究还确定了20个与胶质母细胞瘤存活率降低相关的基因。

  此外,《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分子图谱已经能够将胶质母细胞瘤进一步分为四种亚型——经典型、间充质型、神经型和前神经型——并随后鉴定每种亚型中异常表达的基因。虽然这种分类不能反映原发性肿瘤内异质性和克隆性肿瘤在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中的演变,但它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患者分层方法。在典型的胶质母细胞瘤中,7号染色体扩增(伴随10号染色体缺失)和EGFR扩增分别出现在全切和97%的病例中。间充质胶质母细胞瘤通常包含1型神经纤维瘤病的缺失和突变(NF1),一种与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发生和恶性程度增加相关的肿瘤控制基因。在大多数间充质病例中,出现了NF1-在17q11.2含有局灶性半合子缺失和与坏死和炎症相关的基因表达增加。神经元标记,包括神经丝光(NEFL),γ-氨基丁酸受体亚单位α-1(GABRA1),氯钾共转运体5(SLC12A5)和突触结合蛋白-1(SYT1),是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特征,而IDH1点突变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像差主要标记前神经亚型。重要的是,这些亚型也与治疗效果相关。包括同步化疗和放疗或超过三个连续化疗周期的治疗降低了经典型、间充质型和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死亡率,但不影响前神经亚型的生存率。此外,据报道,化学敏感性也因每个肿瘤的祖细胞来源而异。这些分子特征将在好咨询断和产生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当前的诊断和治疗挑战

  目前对胶质瘤的治疗是有限的,只能提供适度的预后益处。此外,治疗还伴随着一系列的限制和副作用。护理标准包括较大限度的顺利手术切除和放疗以及伴随的化疗。由于胶质瘤的高度复杂性和浸润性,通过手术完全消除肿瘤块是不可能的。因此,手术切除只能增加几个月的存活时间。放射治疗和常规化疗药物替莫唑胺也提供了适度的生存益处,并且可能与衰弱性副作用有关。尽管进行了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为5%,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0%。低级别的胶质瘤通常也会发展成高级别的肿瘤;10%的胶质母细胞瘤属于这一类。很明显,神经胶质瘤表现出较高的、未得到满足的临床需求;因此,开发更合适的疗法至关重要。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靶向治疗被批准。此外,几乎全部较初对一线治疗有反应的胶质母细胞瘤都会复发,对二线治疗的反应较小。神经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都迫切需要改进。该领域面临的挑战有无数种因素,但较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可靠的胶质瘤生物标志物。理想情况下,候选生物标志物应能够超越与(1)影像学和病理学、(2)瘤间和瘤内异质性以及(3)血脑屏障(BBB)相关的限制。中显示了当前诊断和治疗挑战的直观总结图1。

胶质瘤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挑战

图示:胶质瘤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当前挑战概述

  磁共振成像是目前新诊断和复发胶质瘤的诊断和监测标准。从磁共振成像获得的结果在预处理特征和测量治疗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磁共振成像在区分原发性肿瘤与转移瘤和中枢神经系统肿块以及真实进展与假进展的能力方面存在挑战,因为这些肿瘤的放射学特征重叠并不少见。已知胶质瘤、转移瘤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表现为以T2高信号水肿为边界的增强对比的肿瘤。此外,胶质母细胞瘤也报告了与代谢物比率的相似性,使得包括动态磁化率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内的更前沿的成像方式不足。20%-30%接受持续放疗和替莫唑胺治疗的患者出现假性进展。它经常会被误认为是的肿瘤复发,因为它也以新的或扩大的对比增强区域为特征。根本的区别在于,假进展发生在没有肿瘤生长的情况下,并且在不改变治疗的情况下稳定下来。然而,恢复期大约需要7个月。这里的挑战是克服稳定前结果评估的不确定性:改变治疗过程还是什么都不做?建立胶质瘤特有的生物标记物将有助于这些鉴别。

  神经胶质瘤诊断和治疗面临的另一个障碍是肿瘤内部和之间的高度异质性。据说,与胶质母细胞瘤相关的细胞复杂性反对胶质细胞瘤是由单一来源细胞诱导的观点。相反,疾病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一系列细胞类型(不是原始细胞)可能包含转化突变。事实上,拷贝数改变(CNA)的表达模式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胶质母细胞瘤早期的CNAs通常定位于7号和10号染色体,而晚期的突变更分散于整个基因组。进一步的研究集中在确定肿瘤发展不同阶段基因组图谱的任何根本差异,这将有助于确定这种观察是否有可能成为可靠的疾病生物标志物。在肿瘤进展的不同阶段释放的特定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确定肿瘤分期,并作为治疗的分期特异性靶点。有趣的是,对来自五个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430个细胞的单细胞核糖核酸测序揭示了调节致癌信号、免疫反应和细胞增殖的基因的可变性。TCGA用于区分胶质母细胞瘤亚型的标志物也有明显的瘤内差异。早期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该研究对10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51个肿瘤片段进行了微阵列基因分析。单个肿瘤中对应于多种胶质母细胞瘤亚型的分子信号的表达给诊断增加了另一层复杂性,这是群体水平分析所不能检测到的。由于肿瘤间和肿瘤内的异质性,在治疗靶点识别、诊断分层和治疗优化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单一、可靠的诊断生物标记物将在肿瘤的全部阶段和大多数神经胶质瘤患者中大量表达。

  众所周知,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在肿瘤部位受到损害,但在周围提供营养的脉管系统中出现了挑战,这些脉管系统基本上保持完整。因此,在从外周血到脑实质的分子运输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个屏障,反之亦然。因此,治疗剂需具有合适的大小和亲脂性,以便通过血流合适地输送到肿瘤部位。BBB还限制了候选生物标志物库——肿瘤微环境中可能释放了可靠的胶质瘤特异性分子,这些分子无法穿过屏障并进入外周血流进行检测。这是一个主要障碍,因为通过尽可能微创的技术来测量和检测生物标志物重要。需要胶质瘤患者特有的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要么在血流中大量表达,要么能够超过血脑屏障进行充分检测。

  • 所属栏目:胶质瘤
  • 如想转载“胶质瘤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挑战”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jiaozhiliu/1252.html
  • 更新时间:2021-11-10 10:00:57

胶质瘤相关文章

胶质瘤手术关键技术与生存预后
中国脑胶质瘤诊疗联盟数据显示:全国年手术量达9.8万例,其中神经导航联合术中唤醒技术应...
更新时间:2025-07-07 13:45:24
枕叶胶质瘤手术指南:症状、术式与预后管理
这类起源于枕叶视觉中枢的胶质瘤肿瘤,因毗邻视辐射和视觉皮层,手术需在切除肿瘤与保护...
更新时间:2025-05-30 10:41:56
小脑胶质瘤科普:症状、诊疗和预后
在2024年中国神经肿瘤学术年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脑胶质瘤占颅内胶质瘤的18%,年新发病例...
更新时间:2025-05-29 14:33:12
如何精准诊断低级别胶质瘤?怎么治疗?
起初被诊断为「原发性癫痫」,服用抗癫痫药物半年无效。直到出现左侧肢体乏力,头颅 MRI...
更新时间:2025-05-29 11:48:57
神经胶质瘤如何治疗?手术风险大吗?治得好吗?
神经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等,是中枢...
更新时间:2025-05-27 16:47:39
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能治愈吗?有哪些新的治疗办法?
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能治愈吗?有哪些新的治疗办法?尽管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至今仍被视为不可...
更新时间:2024-11-07 14:35:38
儿童脑胶质瘤早期症状有哪些?能治好吗?
儿童脑胶质瘤早期症状有哪些?能治好吗?儿童脑胶质瘤作为儿童时期复杂的颅内肿瘤之一,其早...
更新时间:2024-10-15 13:41:36
胶质瘤浸润脑干程度怎么判断?更难治好吗?
胶质瘤浸润脑干程度怎么判断?更难治好吗?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具有侵袭...
更新时间:2024-09-14 11:54:40
脑干延髓胶质瘤危险吗?怎么切除干净?
脑干延髓胶质瘤危险吗?怎么切除干净?脑干延髓胶质瘤是指生长在脑干部分的一种肿瘤,尤其是...
更新时间:2024-09-05 14:02:48
脑干胶质瘤发现就是晚期了怎么办?发病较快怎么办?
脑干胶质瘤发现就是晚期了怎么办?发病较快怎么办?当脑干胶质瘤在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且病情...
更新时间:2024-08-06 17:36:28
脑干脑桥肿瘤有哪些类型?治疗、预后有何不同?INC国际小儿神外Rutka教授发表
摧毁一个家长有多简单? 儿童脑干胶质瘤,DIPG-----是指弥漫性内生型桥脑胶质瘤,是位于脑干...
更新时间:2024-02-01 10:00:01
小脑胶质瘤科普:症状、诊疗和预后
在2024年中国神经肿瘤学术年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脑胶质瘤占颅内胶质瘤的18%,年新发病例...
更新时间:2025-05-29 14:33:12
小儿低级别胶质瘤质子治疗效果好吗?
低级别胶质瘤(LGG)是儿童较常见的脑瘤种。如今,预后好,儿科患者有望成为长期幸存者。因此...
更新时间:2021-12-29 14:06:37
3岁女孩患脑干胶质瘤DIPG,综合治疗后生存达2年
在疾病面前,医学不够,医生可能无法做更多。但好在,我们始终站在一起,共同努力。这是...
更新时间:2021-10-22 10:46:35
脑干胶质瘤不手术的话还能活多久?
脑干胶质瘤不手术能活多久? 脑干胶质瘤治疗棘手,治疗风险比较高,预后比较差的一类胶质...
更新时间:2022-07-19 10:48:17
得了星形细胞瘤能活多久?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预后如何
星形细胞瘤根据侵袭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星形细胞瘤I级通常不穿透或与周围组织结合。尽管...
更新时间:2023-07-13 17:34:15
低级脊髓胶质瘤手术吗?
低级脊髓胶质瘤手术吗?低级别脊髓胶质瘤(通常指WHO 1级或2级的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对较...
更新时间:2024-01-31 19:24:09
胶质瘤IDH突变意味着什么?其对诊断、预后、治疗上的意义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胶质瘤相关的基因异常被人们揭示,基于分子水平的靶向治...
更新时间:2021-11-26 11:51:07
儿童脑干胶质瘤会复发吗?脑干胶质瘤复发后如何治疗?
儿童脑干胶质瘤会复发吗? 儿童脑干胶质瘤有两种类型。儿童脑干胶质瘤是弥漫性内源性脑桥...
更新时间:2022-03-31 17:20:20
非典型脑膜瘤未手术可以长多快?实例及治疗解读
在脑袋上动刀手术,许多人是无所知是恐惧的,脑膜瘤作为一种常见病,未及时手术,可能会...
更新时间:2020-07-22 13:38:12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得了可怕的胶质瘤能活多久?

更新时间:2020-02-21 16:51:01

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更新时间:2021-12-10 14:27:00

脑垂体瘤症状早期症状

更新时间:2020-08-12 14:21:06

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意味着什么?

更新时间:2021-11-19 11:27:07

【神经胶质瘤】什么是神经胶质瘤?

更新时间:2020-05-07 16:10:53

BNCT治疗胶质瘤现状及挑战

更新时间:2020-08-10 13:57:34

相关文章

胶质瘤手术关键技术与生存预后

更新时间:2025-07-07 13:45:24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