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脑肿瘤脑瘤“基础”但治疗不简单:“太棒了,女儿至今不复发!”

脑瘤“基础”但治疗不简单:“太棒了,女儿至今不复发!”

四岁的可可经常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笑,这种痴笑样表情使其父母感到异常,严重时每日发作可达数百次。经就医检查,竟发现可可颅内存在一巨大肿瘤!药物治疗无效后,可可家人首先考虑外科
本文有963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四岁的可可经常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笑,这种痴笑样表情使其父母感到异常,严重时每日发作可达数百次。经就医检查,竟发现可可颅内存在一巨大肿瘤!

  药物治疗无效后,可可家人首先考虑外科手术,但在接受神经内镜手术后,症状仍未得到改善。当笑容成为困扰全家的“魔咒”,这个年幼的生命是否还有转机?

一、天真笑容背后,竟是下丘脑错构瘤作祟

  除频繁发笑外,可可还伴有头部偏斜、面部抽搐等表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足一分钟,后可自行缓解。随着发作频率增加至每日超过200次,影像检查提示病变为下丘脑错构瘤,正是该病灶导致可可出现痴笑症状——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发作。

可可除了频繁发笑,还伴随头部偏斜、面部抽搐等症状,每次发作持续不到一分钟,随后自发恢复正常。几天后发作次数增加到每天200次以上,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为下丘脑错构瘤,而这也是导致可可出现痴笑的原因——这是癫痫发作的一种特殊形式。

  下丘脑错构瘤(HH)是一种罕见的非肿瘤性异位组织,虽与肿瘤有相似之处,但其生物学行为不具备恶性演进倾向。该类病变的生长速度一般与起源组织同步。

  患有下丘脑错构瘤的儿童可表现出多种类型的癫痫,这些发作常随时间推移不断演变,主要包括:痴笑性(gelastic)癫痫、哭泣性(dacrystic)癫痫及其他罕见类别。可可所呈现的是较为典型和常见的痴笑性癫痫,其特征为阵发性、无法控制的大笑。

  该现象于1873年由Trousseau首次描述为“笑性压迫”;1957年,Daly与Mulder提出“痴笑性癫痫发作”这一术语;1971年,Gascon和Lombroso进一步明确了痴笑性癫痫的界定标准,即重复刻板性的发作性大笑,与情境不符,并伴有符合癫痫发作的其他体征以及发作期/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

  随着年龄增长,大笑发作往往更多伴随意识状态改变。除癫痫综合征外,下丘脑错构瘤还常合并性早熟、行为异常及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

二、神经内镜手术未奏效,LITT带来新希望

  可可首先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随后施行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亦未取得明显改善。在陷入困境之际,可可父母寻求了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的协助。

  值得庆幸的是,鲁特卡教授认为近年来新兴的微创技术LITT适用于可可的病情。果然,LITT治疗效果显著,经历两次激光消融手术后,右侧大脑异常神经连接被成功阻断,可可的癫痫发作由数百次大幅减少至数次。

鲁特卡教授认为近几年兴起的一项微创治疗LITT正适合可可的情况。果然,LITT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两次激光消融手术后,右侧大脑神经的关联被成功切断,可可的癫痫发作从几百个下降至几个。

  由于左侧病灶仍存,鲁特卡教授再次经左侧施行激光热凝,彻底消融残余组织。完成三次LITT治疗后,可可生平首次未再出现癫痫发作,其精神状态良好,术后恢复迅速。近期随访资料表明,可可的癫痫一直未复发,全家生活重回往日安宁与快乐。

  该病例来自鲁特卡教授在INC年会中的演讲分享,他在总结中强调:“本例的关键在于,部分下丘脑错构瘤需接受一次甚至多次激光间质热疗(LITT)。”

三、LITT技术何以实现疗效?

  鲁特卡教授指出,LITT在治疗癫痫、低级别胶质瘤、下丘脑错构瘤等脑部疾病中效果显著。其不开颅的微创特性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尤其利于儿童患者术后康复。该技术依托先进的磁共振成像(MRI)引导,使神经外科医生能够清晰辨识癫痫灶或肿瘤与周边正常脑组织的关系,从而规划精确的手术路径。

LITT利用的是先进的磁共振成像MRI引导技术,神经外科医生可以清晰地识别癫痫病灶或肿瘤与周围健康脑组织的关系,从而制定精确的手术路径。

  鲁特卡教授作为LITT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在该领域具备丰富临床经验。他曾借助LITT治愈众多与可可类似的癫痫或脑瘤患儿,这些孩子不仅安全清除了病灶,而且恢复迅速、预后良好,部分甚至术后第二日即可出院。

  他表示:“当温度达到约50摄氏度(约122华氏度)时,仅需数分钟即可加热并清除脑内病灶,相比开颅手术耗时大幅缩短。”

 

部分内容来源:Alomari SO, Houshiemy MNE, Bsat S, Moussalem CK, Allouh M, Omeis IA. Hypothalamic hamartoma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 Part 1: Neurobiological features,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advancements in diagnostic tools.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20 Oct;197:106076.

  • 所属栏目:脑肿瘤
  • 如想转载“脑瘤“基础”但治疗不简单:“太棒了,女儿至今不复发!””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naozhongliu/6547.html
  • 更新时间:2025-09-02 18:08:33

脑肿瘤相关文章

一天200次痴笑发作,LITT不用开颅也能“打服”下丘脑错构瘤
下丘脑错构瘤(HH) 在中式恐怖中,常常会在一片寂静中传来略显诡异的孩童笑声。当这种场景在...
更新时间:2024-11-07 13:54:29
下丘脑错构瘤致性早熟、“痴笑性”癫痫,这种“黑科技”
相对于传统开颅术,激光间质热疗(LITT)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微创治疗颅内病变的新方法,...
更新时间:2024-06-24 16:35:56
一天200次痴笑发作,LITT不用开颅也能“打服”下丘脑错构瘤(HH)!
下丘脑错构瘤(HH) 在中式恐怖中,常常会在一片寂静中传来略显诡异的孩童笑声。当这种场景在...
更新时间:2024-11-07 13:54:29
毫厘级“生命博弈”,INC巴教授又完成1台脑干延髓示范手术
INC巴教授中国行纪实 2025年3月30日,INC巴特朗菲教授主刀、国内神经外科医生团队全力配合下,...
更新时间:2025-03-31 17:34:41
全身震颤、无法行走…反复脑干出血HOD——神经康复上的拦路虎
脑干出血后出现患侧肢体震颤、无法行走,迟迟不能恢复,问题出在哪? 20岁的小峰正值青春年...
更新时间:2025-03-06 15:43:50
又一例颈动脉瘤成功手术!INC国际川岛教授如何“以假换真”?
形容一个人头脑不清醒时,我们常说他是脑袋被浆糊堵住了,殊不知,在医学角度,浆糊其实...
更新时间:2024-12-17 17:10:01
挑战颈静脉孔区少见肿瘤:探索解决面瘫、声音嘶哑、听力减退及吞咽障碍等治
嗓子怎么突然哑了,是不是声带出了问题? 听力下降、耳鸣,是不是要去耳鼻喉科检查一下?...
更新时间:2024-05-29 11:46:23
儿童脑干肿瘤手术可行性的探讨:巴教授临床实践解析
继巴特朗菲教授、福洛里希教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成功开展学术交流后,今天...
更新时间:2025-08-12 09:13:05
天坛医院手术案例纪实-19岁青少年三脑室巨大肿瘤切除:“全家等待5年的手术
一个位于大脑核心区域第三脑室的巨大肿瘤,血供丰富、质地坚韧,与三脑室壁、丘脑及深部...
更新时间:2025-08-28 09:20:18
“脑瘤易复发,为何不扩大切除?”——一位32岁女性15年3次开颅的深度剖析
手术核心应为“精准显露”而非“盲目扩大”。以这位32岁女性妮娜为例,她罹患表皮样囊肿,...
更新时间:2025-08-27 08:44:09
鼻塞频发疑鼻炎,却不料脑内藏巨瘤——软骨瘤带来的生命波折
国际神外教授显微镜+内镜双镜联合 切除较大软骨样肿瘤 术者:INC福洛里希教授 51岁男性 长期...
更新时间:2024-07-01 10:06:56
德国脑干肿瘤患者在华成功手术,中外专家共闯"生命禁区"
国际协作持续推进之际,中外专家携手为海内外疑难神经外科患者带来新希望。从19岁巨大三脑...
更新时间:2025-08-15 08:56:30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INC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教育基金,北 INC巴特朗菲教授2025学术沙龙:37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前沿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