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 “最重” 脑干胶质瘤患儿,开颅术后快速恢复
发布时间:2025-05-15 10:54:24 | 阅读:次| 关键词:病房 “最重” 脑干胶质瘤患儿,开颅术后快速恢复
- [案例]“想成为像Rutka教授一样的好医生!”曾被他救下的脑瘤女
- [案例]INC巴教授“禁区”手术图解案例三 | 延髓-胸段脊髓18cm巨大
- [案例]脑膜瘤虽是良性,若它长在蝶眶竟会损伤视力!
- [案例]脑内血流搭上“直通车”该怎么办?Lawton教授7步拿下胼胝
- [案例]听神经瘤复发的可能性大吗?7次手术7次复发的他如何摆脱
- [案例]【福医妙手】INC国际教授福洛里希脑膜瘤案例十|54岁,岩
2年前,脑干胶质瘤患儿茜茜命悬一线,首次开颅术后状态危急。当靶向治疗失效、残余肿瘤进展,她的救治之路该何去何从?茜茜父母的一个关键决定,竟让她迎来奇迹般的快速康复……
无心之举的诊断:普通感冒引出“天塌”病情
茜茜快8岁时,一次普通的感冒就医过程中,母亲偶然看到医院“神经外科”科室标牌,出于直觉带孩子挂号检查。这一不经意的举动,竟揭开了令人震惊的病情——茜茜被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
“拿到报告时完全懵了,从未想过这种事会发生在孩子身上。”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茜茜母亲仍心有余悸。
致命威胁:从未听说过的脑干胶质瘤
面对“脑干胶质瘤”的诊断,茜茜父母陷入绝望。医生告知他们,脑干作为人体“生命控制中心”,深藏大脑深处,曾被视为“手术禁区”,手术风险极高,而存活期评估更让家长心如刀割。
“原本以为脑膜炎已是脑部最严重的疾病,没想到还有脑干胶质瘤这样的‘隐形杀手’。”在初步了解病情后,更大的恐惧笼罩着这个家庭。
首次手术:从活蹦乱跳到病房“最重”患儿
尽管面临巨大风险,茜茜很快接受了第一次手术。术前,母亲强打精神在孩子面前保持乐观,只为传递战胜病魔的信心。
术后病理显示为桥脑-延髓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WHO1级),医生告知肿瘤切除约50%,需后续辅助治疗。然而,术后的茜茜状态急转直下:“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术后奄奄一息,在ICU住了两天才转出,医生说她是整个病房病情最严重的患儿。”面瘫、左侧上眼睑下垂等并发症相继出现,却始终未击垮小茜茜的意志,让父母既心疼又欣慰。
复发危机与关键抉择:找到脑干手术大咖巴教授
术后,茜茜开始靶向治疗,但父母始终在寻求肿瘤全切的机会。经病友推荐,他们得知德国神外专家巴教授——这位早在30多年前就成功开展脑干手术并取得良好预后的国际大咖。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靶向治疗失效、肿瘤复发之际,恰逢巴教授来华开展示范手术。没有丝毫犹豫,茜茜父母带着孩子前往苏州面诊。
巴教授仔细研究了茜茜的影像资料,凭借丰富的脑干手术经验,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他表示,虽然手术存在风险,但凭借先进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和成熟的手术入路,有信心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同时最大程度保护神经功能。
手术当日,在巴教授及其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手术顺利进行。通过精湛的操作,巴教授成功切除了大部分残余肿瘤。术后,茜茜被送入ICU观察,幸运的是,她的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在后续的康复过程中,茜茜展现出了惊人的恢复能力。术后几天,她便能自主进食,随后开始尝试下床活动。随着时间推移,面瘫和眼睑下垂的症状也逐渐改善。如今的茜茜,不仅恢复了正常生活,还能重返校园,继续追逐她的梦想。
从曾经病房里“最重”的患儿,到如今健康活泼的少女,茜茜的康复堪称奇迹。这背后,离不开父母永不放弃的坚持,更得益于巴教授高超的医术和先进的治疗理念。

- 所属栏目:脑膜瘤
- 如想转载“病房 “最重” 脑干胶质瘤患儿,开颅术后快速恢复”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naomoliu/5453.html
- 更新时间:2025-05-15 10:44:38
- 上一篇:脑瘤治疗新突破:无需开颅,这些脑肿瘤可经眉弓切除!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