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脑膜瘤岩斜区脑膜瘤手术:肿瘤每增1cm手术风险跃升!INC福教授双镜联合破解高难病例

岩斜区脑膜瘤手术:肿瘤每增1cm手术风险跃升!INC福教授双镜联合破解高难病例

岩斜区的隐匿性脑膜瘤已如同 “定时炸弹” 般压迫她的脑干。INC 国际颅底手术权威福洛里希教授(福教授)通过Kawase 入路联合神经内镜技术,成功拆除这颗危及生命的 “潜伏炸弹”。
本文有1210个文字,大小约为6KB,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当 45 岁的 Chloe 察觉右眼无法向右侧转动时,岩斜区的隐匿性脑膜瘤已如同 “定时炸弹” 般压迫她的脑干。INC 国际颅底手术权威福洛里希教授(福教授)通过Kawase 入路联合神经内镜技术,成功拆除这颗危及生命的 “潜伏炸弹”。针对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福教授特别强调:“Don’t wait for the tumor to grow into a monster!(别等肿瘤长成恶魔!)”

岩斜区脑膜瘤

一、岩斜区脑膜瘤的生长特性与风险分级

  根据 WHO 2021 年病理分级,80.1% 的脑膜瘤为良性(CNS WHO 1 级),仅 1.5% 为恶性(WHO 3 级)。然而,岩斜区脑膜瘤因紧邻颅底关键结构(如基底动脉、颅神经丛、脑干),即便良性肿瘤也可能引发致命威胁:

  生长动力学:88.2% 的肿瘤呈进展性生长,年均体积增幅达 2.38cm³,部分病例年增长可达 25.9cm³;

风险阶梯:

  <2cm(Small):多无症状,处于 “静默期”;

  2-3cm(Medium):压迫后颅窝,可能出现复视、面部感觉减退;

  3-4cm(Large):侵犯脑干 - 小脑角,引发步态不稳、吞咽障碍;

  >4cm(Giant):伴随显著脑干水肿与移位,手术致残率超 60%。

肿瘤压迫脑干并引发水肿时,手术难度将急剧攀升

二、岩斜区手术的 “三重壁垒”

(一)解剖复杂性

  岩斜区被称为颅底 “迷宫”,肿瘤生长空间狭小(前后径仅 25±2.4mm),毗邻:

  血管系统: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及其穿支血管;

  颅神经:面神经(VII)、听神经(VIII)、外展神经(VI)等密集分布;

  生命中枢:脑干呼吸循环中枢直接受压可能引发猝死。

(二)操作局限性

  传统开颅手术面临两大瓶颈:

  视野盲区:显微镜受角度限制,难以探查岩尖、海绵窦等隐蔽区域;

  组织牵拉:需过度牵拉颞叶或小脑,可能导致术后癫痫或共济失调。

(三)并发症风险

  脑脊液漏:磨除岩骨可能损伤硬脑膜,发生率约 10-15%;

  神经损伤:外展神经、三叉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永久性复视或面瘫。

岩斜区脑膜瘤,可以侵袭颅底的复杂骨骼,涉及关键的颅底结构,如大血管和颅神经,并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

三、福教授的 “精准拆弹” 策略:Kawase 入路 + 双镜联合

(一)Kawase 入路:颅底手术的 “微创通道”

  该入路由 INC 专家 Takeshi Kawase 教授于 1985 年首创,通过磨除岩骨前内侧 “Kawase 菱形区”(面积约 12-15mm²),形成直达岩斜区的最短路径:

  关键步骤:

  离断脑膜中动脉,暴露三叉神经下颌支(V3);

  磨除岩骨内板(厚度约 3-5mm),保护岩浅大神经(GSPN);

  切开后颅窝硬脑膜,直视肿瘤基底。

  技术优势:

  避免牵拉脑组织,减少术后水肿;

  手术路径缩短 30%,降低血管神经损伤风险。

(二)双镜联合技术:显微镜与神经内镜协同作战

Kawase入路,同时辅以神经内镜,双镜联合手术

  显微镜主导肿瘤切除:

  使用 CUSA 超声刀分块切除肿瘤主体,保护基底动脉;

  钝性分离肿瘤与脑干界面,保留蛛网膜完整性。

  神经内镜查漏补缺:

  30° 内镜探查 Dorello 管、Meckel 腔等盲区;

  激光荧光造影确认无残余肿瘤(切除率达 98.7%)。

  颅底重建技术:

  三层密封:自体脂肪 + 筋膜 + 纤维蛋白胶多层修补;

  水密缝合:连续锁边缝合硬脑膜,术后脑脊液漏率<3%。

岩斜区脑膜瘤的凶险程度并非线性增长,而是随着肿瘤直径每增加1cm呈现跳跃式升级

四、典型病例:45 岁患者的重生之路

(一)术前评估

  Chloe 因 “右侧外展神经麻痹 3 个月” 就诊,MRI 显示岩斜区 3.8cm 脑膜瘤,压迫脑干及外展神经(VI 颅神经),肿瘤与基底动脉粘连紧密。

岩斜区脑膜瘤进行性长大,出现右侧外展神经麻痹
沟壑纵横的颅底

(二)手术过程

  入路选择:右侧改良 Kawase 入路,磨除岩骨尖部 4mm 骨质;

  双镜操作:显微镜下切除 90% 肿瘤,神经内镜清除残余肿瘤组织;

  关键保护:完整保留面神经、听神经及基底动脉。

脑膜中动脉离断和剥离
脑膜中动脉离断和剥离
暴露卵圆孔和v3神经
暴露卵圆孔和v3神经
悬吊硬脑膜避免回缩
悬吊硬脑膜避免回缩
岩浅大神经(GSPN)得以保留,并与隆起的硬脑膜锐性分离
岩浅大神经(GSPN)得以保留,并与隆起的硬脑膜锐性分离
进一步向梅克尔腔钝性或锐性分离
进一步向梅克尔腔钝性或锐性分离
磨除KAWASE菱形区
磨除KAWASE菱形区
切开后颅窝硬脑膜
切开后颅窝硬脑膜
切除肿瘤
切除肿瘤
神经内镜 之打开视野盲区,切除残余肿瘤
神经内镜 之打开视野盲区,切除残余肿瘤
Dorello管周围的肿瘤进行分离
Dorello管周围的肿瘤进行切除
Dorello管周围的肿瘤进行分离和切除
分块切除下斜坡处部分肿瘤,探查残余肿瘤
分块切除下斜坡处部分肿瘤,探查残余肿瘤
继续清除肿瘤
继续清除肿瘤
手术结束时,福教授会在肿瘤腔内放入一些脂肪和胶水,然后进行缝合。
手术结束时,福教授会在肿瘤腔内放入一些脂肪和胶水,然后进行缝合。
自体脂肪填充
自体脂肪填充
水密缝合硬脑膜
水密缝合硬脑膜
术后MRI显示,肿瘤得到满意切除。
术后MRI显示,肿瘤得到满意切除。

(三)术后转归

  术后 1 周复视症状减轻,眼球外展幅度恢复 50%;

  术后 3 个月 MRI 显示肿瘤全切除(Simpson I 级),脑干压迫解除;

  术后 6 个月神经功能评分(mRS)降至 1 分,恢复正常生活。

五、福教授来华动态与诊疗建议

  作为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福教授将于本月底来华开展示范手术,其团队擅长:

  复杂颅底肿瘤:岩斜区脑膜瘤、脊索瘤、软骨肉瘤;

  前沿技术:双镜联合手术、内镜经鼻入路、颅底重建技术;

  个性化方案:根据肿瘤血供、侵袭范围定制手术策略。

  重要提示:岩斜区脑膜瘤一旦出现神经功能症状(如复视、麻木),建议尽早手术。肿瘤直径>2cm 者,即使无症状也需密切随访(每 3 个月 MRI)

  • 所属栏目:脑膜瘤
  • 如想转载“岩斜区脑膜瘤手术:肿瘤每增1cm手术风险跃升!INC福教授双镜联合破解高难病例”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naomoliu/5505.html
  • 更新时间:2025-05-21 13:24:55

脑膜瘤相关文章

INC两大国际教授深度剖析 | Kawase入路 vs 内镜经鼻入路,哪种更适用于脑膜瘤?
岩骨前入路,即Kawase入路 ,是由INC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终身荣...
更新时间:2025-04-14 18:59:00
什么肿瘤竟然能长到颅外?福教授一次“双镜联合”手术几乎不留后患!
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 一种沿着脑膜覆盖的间隙一直向邻近部位蔓延,最终横跨颅内外, 侵犯颅...
更新时间:2025-03-13 13:47:17
小小CPA区脑膜瘤,长大横跨颅中后窝成巨大岩斜区脑膜瘤,越等越难根治!
人们常说病来如山倒,CPA区脑膜瘤就是一种可能导致你再也看不清这个世界的美,听不见琼音...
更新时间:2025-03-11 17:15:50
脑膜瘤全切记录 | 当肿瘤疯狂“汲取”你的血液,造成神经损伤……切还是不切
脑膜瘤初次手术遭遇出血,从手术台上下来,竟变成了偏瘫,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脑...
更新时间:2025-03-20 14:54:14
一位脑膜瘤全切患者的亲身经历告诉你:等一等,还不到时候放弃!
得了懒癌,该手术吗? 如果选择等待,放任肿瘤自行生长,那么等来的很有可能是一份巨大的惊...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6:04
出乎意料!岩斜区脑膜瘤开颅术后的她恢复迅速,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在ICU里面呆了4个多小时就出来了,第2天下床,第9天出院。没有剃头发,现在连伤口都长出...
更新时间:2025-03-11 16:57:15
不开颅手术7天出院!脑干巨大脑膜瘤,经单鼻孔“筷子”技术巧取肿瘤
无需开颅,仅采用右侧单鼻孔入路,运用“筷子”技术成功实现肿瘤全切。脑干复位良好,未...
更新时间:2025-07-16 08:42:29
身体未报警,脑膜瘤已入侵大脑!切除与否如何抉择?
脑膜瘤虽多为良性肿瘤,但其生长具有高度隐匿性。由于天幕周围存在相对较大的生理空间,...
更新时间:2025-06-06 09:37:27
头痛欲裂、脑干移位…都是岩斜区脑膜瘤惹的祸!这位内镜大咖为她“清零”肿
Zoey今年46岁,她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持续性头痛所打破。医学影像揭开了疼痛背后的残酷真相 岩...
更新时间:2025-03-24 13:35:04
病房 “最重” 脑干胶质瘤患儿,开颅术后快速恢复
巴教授仔细研究了茜茜的影像资料,凭借丰富的脑干手术经验,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他表...
更新时间:2025-05-15 10:44:38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较大脑膜瘤患者感谢INC和巴特朗菲教授

更新时间:2021-12-15 09:48:40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