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脑膜瘤身体未报警,脑膜瘤已入侵大脑!切除与否如何抉择?

身体未报警,脑膜瘤已入侵大脑!切除与否如何抉择?

脑膜瘤虽多为良性肿瘤,但其生长具有高度隐匿性。由于天幕周围存在相对较大的生理空间,肿瘤可通过挤压脑脊液拓展生长空间,导致早期常无明显症状,许多患者直至肿瘤体积巨大时才被确诊
本文有997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不过是有点头痛而已?"46 岁的 Abel 从未想到,这个被他长期忽视的轻微症状,背后竟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脑膜瘤

  影像检查结果显示:一个硕大的脑膜瘤盘踞在右侧天幕区,沿小脑幕斜坡生长,侵袭范围已延伸至颞下区域。这个悄然潜伏的 "健康威胁" 不知已生长多久,直至此次检查才被发现。

脑膜瘤在右侧天幕区,沿着小脑幕生长,触手已经侵入颞下区域

  面对这一凶险病灶,神经外科团队迅速制定手术方案,通过极外侧幕下小脑上入路实施肿瘤切除,术后影像证实肿瘤实现完全切除。

术后影像显示,肿瘤得到了完全切除

为何巨大脑膜瘤可能毫无症状?

  脑膜瘤虽多为良性肿瘤,但其生长具有高度隐匿性。由于天幕周围存在相对较大的生理空间,肿瘤可通过挤压脑脊液拓展生长空间,导致早期常无明显症状,许多患者直至肿瘤体积巨大时才被确诊。

  然而,"无症状" 不等于 "无风险"。随着肿瘤持续生长,可能引发一系列致命后果:

  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诱发致死性脑积水

  向下挤压形成小脑扁桃体下疝,危及生命中枢;

  向上侵犯视觉中枢,导致不可逆视力损害;

  周围组织侵袭引发癫痫、精神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

  如 Abel 的病例所示,头痛常为首发症状,但随病情进展可能陆续出现:

  进行性脑积水与小脑扁桃体下疝相关症状(上颈髓受压);

  小脑受压导致行走不稳;

  枕叶侵犯引发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复视);

  颞叶内侧受累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及癫痫发作。

体积越大,手术风险越高?

  天幕脑膜瘤确诊时多已较大,其手术挑战源于多重因素:

  肿瘤体积大且与神经、血管及四脑室底粘连紧密;

  后颅窝空间狭小,操作难度极高;

  肿瘤质地硬韧,手术耗时久,对术者技术及耐力要求严苛。

  典型病例:53 岁男性患者,颅内生长 27 cm³ 天幕脑膜瘤,病灶已侵犯岩斜坡并压迫脑干,且肿瘤血供丰富,术中稍有不慎可能引发大出血。

这个脑膜瘤还在疯狂“汲取”着他的血液,一旦操作不慎,很可能就会发生大出血,进而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患者求助 INC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专家、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 Sebastien Froelich(福教授)。经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术前血管造影及栓塞:识别主要供血动脉并实施选择性栓塞,减少肿瘤血供(肿瘤后部去血管化,前部供血分支术中凝固处理);

选择性栓塞导致肿瘤后部部分去血管化(蓝色箭头),这有助于手术摘除。肿瘤的前部仍然由海绵窦内ICA(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的分支供血(绿色箭头),在手术过程中这些分支被凝固处理。

  肿瘤切除:术后证实肿瘤完全切除,IV、V、VII、VIII、VI 对颅神经均完整保留,患者神经功能未受影响。

手术实现了肿瘤的完全切除,周围的IV、V、VII、VIII和VI对颅神经均得以保留,患者在术后神经学功能保持正常。

脑膜瘤的恶性转化概率与预后

  根据 2021 年 WHO CNS 肿瘤分类,脑膜瘤分为三级:

  1 级:良性,生长缓慢;

  2 级:中等侵袭性,组织学表现不典型;

  3 级:恶性,呈侵袭性生长。

  尽管多数脑膜瘤为良性,但若未及时诊断,可能因体积增大导致严重致残率或致死率,尤其当病灶位于手术难以抵达的区域时。研究表明:

  无症状脑膜瘤年平均生长速度约 2.4mm,个体差异显著;

  良性脑膜瘤手术全切后预后良好,5-20 年无复发生存率高;

  次全切除者复发风险显著升高,短则 3 个月复发,长则 1-3 年;

  恶性脑膜瘤呈浸润性生长,易侵犯脑组织,需综合治疗。

  福教授对法国 2007-2017 年 28773 例脑膜瘤患者的研究显示:

福教授检索了法国2007年-2017年间手术的28773名脑膜瘤患者,对此进行了生存分析,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ANCER EPIDEMIOL》。

  术后总体生存率良好,女性、年轻患者及凸面良性肿瘤预后更佳;

  手术切除范围(EOR)是关键预后因素,全切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NF2 相关脑膜瘤及未控病灶患者预后较差。

只要做到安全全切,5-20年可能都不会复发,可以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效果。
如果切不干净,短则3个月到半年就会复发,长则1年到3年不等。

关于 INC 福教授

  Sebastien Froelich 福洛里希教授专业背景:

  INC 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

  欧洲颅底学会执行委员会成员;

  法国巴黎 Lariboisière 大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巴黎狄德罗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教授(2011 年至今)。

  其临床研究聚焦颅底肿瘤手术策略,擅长复杂脑膜瘤的个体化治疗,主张 "首刀全切" 以优化患者预后。

  结语:脑膜瘤的隐匿性要求临床高度警惕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早期影像筛查至关重要。对于确诊病灶,需结合位置、分级及患者状态制定治疗方案,首刀全切是降低复发风险的核心策略。

  • 所属栏目:脑膜瘤
  • 如想转载“身体未报警,脑膜瘤已入侵大脑!切除与否如何抉择?”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naomoliu/5684.html
  • 更新时间:2025-06-06 09:37:27

脑膜瘤相关文章

3岁儿童巨大脑瘤全切纪实:家长必须知晓的早期预警信号
这些看似普通的儿童症状背后,隐藏着残酷真相:巨大的脑室肿瘤正在颅内疯狂生长。当生命...
更新时间:2025-06-13 09:49:14
“良性脑膜瘤” 突变恶性肿瘤!颅脑磁共振影像诊断谜题
尽管多数肿瘤可通过 MRI 判断良恶性,但术后病理检查才是诊断肿瘤级别的 “金标准”。临床...
更新时间:2025-06-10 09:25:35
脑瘤治疗新突破:无需开颅,这些脑肿瘤可经眉弓切除!
当大脑遭遇肿瘤威胁时,现代医学已拥有多种精准“拆弹”方案:传统开颅手术如同打开颅腔...
更新时间:2025-05-15 10:31:03
脑膜瘤放疗后进展,再放疗还是手术?
初次发现脑膜瘤便进行3次伽马刀治疗,伽马刀治疗无效后有选择手术,奈何手术也没有切多少...
更新时间:2024-11-11 16:36:28
INC两大国际教授深度剖析 | Kawase入路 vs 内镜经鼻入路,哪种更适用于脑膜瘤?
岩骨前入路,即Kawase入路 ,是由INC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终身荣...
更新时间:2025-04-14 18:59:00
“偶尔头痛” 竟查出脑瘤!无症状脑膜瘤会恶化吗?
有人因头痛积极检查,发现病情后及时手术重获新生;也有人认为“不检查说不定一辈子都不...
更新时间:2025-05-27 09:19:30
天救自救者,复杂型脑膜瘤患者如何开启“开挂模式”,一路绿灯?
五十岁,对于方女士而言,这是一个知天命的年龄,一个懂得把自己活成一幅画的年龄,也是...
更新时间:2024-12-13 09:58:22
INC国际神外大咖福教授:超25万女性队列研究——使用大剂量激素易诱发脑膜瘤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
更新时间:2024-12-10 15:25:30
不开颅手术7天出院!脑干巨大脑膜瘤,经单鼻孔“筷子”技术巧取肿瘤
无需开颅,仅采用右侧单鼻孔入路,运用“筷子”技术成功实现肿瘤全切。脑干复位良好,未...
更新时间:2025-07-16 08:42:29
揭秘嗅沟脑膜瘤手术显微开颅与经鼻入路之争——国际颅底大咖福教授研究综述
嗅沟脑膜瘤(Olfactory Groove Meningiomas, OGM)起源于筛板及额蝶缝,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0%。生长初期往...
更新时间:2025-02-01 17:37:12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较大脑膜瘤患者感谢INC和巴特朗菲教授

更新时间:2021-12-15 09:48:40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