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脑膜瘤INC两大国际教授深度剖析 | Kawase入路 vs 内镜经鼻入路,哪种更适用于脑膜瘤?

INC两大国际教授深度剖析 | Kawase入路 vs 内镜经鼻入路,哪种更适用于脑膜瘤?

岩骨前入路,即Kawase入路 ,是由INC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终身荣誉主席 Takeshi Kawase教授 所创,作为颅底外科极为重要的手术入路之一,Kawase入路是因经岩骨入路夹闭
本文有1969个文字,大小约为9KB,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岩骨前入路,即Kawase入路,是由INC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终身荣誉主席Takeshi Kawase教授所创,作为颅底外科极为重要的手术入路之一,Kawase入路是因经岩骨入路夹闭基底动脉低位动脉瘤而开创的。这个区域被下斜坡、脑干和颅神经包围,称为“no-man's land”,在Kawase教授提出Kawase入路以前,没有任何一种手术入路可以到达这个地方。

  Kawase入路可以充分地暴露斜坡的中上部,内镜经鼻入路(EEA)则可到达中颅窝底部。为比较岩骨前入路(ATPA)和内镜经鼻入路(EEA)的优缺点,INC两位国际大咖分别带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Kawase教授认为,在硬脑膜外,EEA入路能直接到达岩骨尖端内侧,但术野受到岩尖以及两侧的颈内动脉岩旁段的限制;而Kawase入路则可以直达岩尖,但受到颈内动脉岩段和下方外展神经的限制。打开硬脑膜后,EEA能够直视两侧的外展神经脑池段,而Kawase入路能够很好地暴露第III-VIII颅神经脑池区域。

  Sebastien Froelich 教授作为INC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的专家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其研究认为使用 EEA 切除脑膜瘤,目的是避免脑牵引,减少穿越手术野的颅神经损伤,但是EEA用于切除岩斜坡脑膜瘤较少,因其脑脊液漏率高(28.1%),肿瘤全切率低(18.8%)。尽管岩前入路降低了面神经麻痹、听力损失和脑脊液漏的风险,但是该入路仍有损伤岩浅大神经(GSPN)和膝状神经节(GG)的风险。

  Kawase入路与EEA入路技术操作要点

  01. Kawase入路

传统开颅经硬脑膜外入路到达中颅底。使用显微镜(A-C)和使用内镜(D-F)识别岩斜区的解剖结构。

  传统开颅经硬脑膜外入路到达中颅底。使用显微镜(A-C)和使用内镜(D-F)识别岩斜区的解剖结构。

  A. 骨窗下前方为三叉神经压迹,后方为弓状隆起,下方为颈动脉管以及后下方内听道。

  B. 切除小脑幕,打开后颅窝的硬脑膜后,三叉神经呈现在脑干前方。

  C. 术野放大后,可以看见外展神经的脑池段在三叉神经的内侧进入Dorello管。

  D. Meckel 腔表面由两个厚的硬脑膜折叠覆盖,分别是岩斜区折叠以及岩床折叠(小脑幕),滑车神经位于小脑幕游离缘的下方。

  E. 内镜向后视角可以看到面听神经在进入内耳道之前的部分。为了暴露半月神经节,小脑幕需向后切至滑车神经出硬脑膜处,岩床折叠需向前切开1cm。

  F. 切除小脑幕后,可以看到半月神经节走向卵圆孔和圆孔。

  AICA:小脑前下动脉;BA:基底动脉;Cv:斜坡;FO:卵圆孔;GSPN:岩浅大神经;SPS:岩上窦;TE:小脑幕。

  02. 内镜经鼻入路(EEA)

  利用0°(A、B、E)和30°(C、D、F)内镜识别EEA入路的解剖学标志。在高倍视野下可以清晰看到视交叉前部(B)和后部(C)。D和F为左侧岩斜区的高倍视野中的结构,E显示斜坡的下部。

利用0°(A、B、E)和30°(C、D、F)内镜识别EEA入路的解剖学标志。在高倍视野下可以清晰看到视交叉前部(B)和后部(C)。D和F为左侧岩斜区的高倍视野中的结构,E显示斜坡的下部。

  P:垂体;IC:颈内动脉;Med:延髓;Pons:脑桥;VA:椎动脉。

  INC福教授改良Kawase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36岁的小宛被查出一个生长于极为复杂的岩尖区、4.5cm左右的脑膜瘤,脑干和左颞叶受压,术前左眼视力更是降至微弱的0.1.到了几乎无法视物的程度。福教授在仔细查看小宛的状况后表示:“手术目的是实现完全切除。对于能完全切除的 I 级脑膜瘤,复发的风险非常低。”

  仅仅距离发现肿瘤两个多月,小宛选择在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手术。鉴于小宛肿瘤位于岩尖区,且已经压迫脑干和左颞叶,福教授十分具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采用颞下岩前入路。这一入路也是经改良后的 Kawase 入路。

  在福教授主刀之下,与北京天坛医院手术团队紧密合作,最终,手术十分顺利,小宛的颅神经(尤其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被保护得很好,没有出现并发症。术后一个月,小宛几乎恢复如初。

影像对比

  点击阅读小宛的故事:脑瘤潜伏者:一次体检意外发现4cm脑膜瘤,无症状的她为何坚定选择手术?

  岩斜区脑膜瘤两种手术入路的应用

  岩斜脑膜瘤可分为2种亚型:中线型和侧型。源于硬脑膜岩斜区脑膜层的脑膜瘤很容易侵犯Meckel腔和脑池,通常在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没有清晰的解剖面。岩斜脑膜瘤是手术入路选择中颇具争议的实体之一,尤其是在选择开颅和鼻内入路时。在选择岩斜区硬膜内部分的入路时,必须考虑与病变相关的关键神经血管结构的位置,包括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

必须考虑与病变相关的关键神经血管结构的位置,包括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

  这些中枢神经系统相对于肿瘤的位置是选择入路的关键。中线源性岩斜中脑膜瘤倾向于侧移三叉神经,使外展神经下移,使中线入路(即EEA)比侧入路更安全。侧源性脑膜瘤使三叉神经和外展神经同时移位,采用Kawase入路更安全。

  当岩斜脑膜瘤包绕这些神经时,两种方法都不能减轻在肿块内定位和解剖中枢神经系统的困难。在这些情况下,使用神经监测,例如使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和提供实时反馈的Kartush解剖器(Medtronic ENT)尤其有用。

  岩斜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没有一个完美的统一方案,因此,对于肿瘤的主要部位切除采用哪一种手术入路是非常关键的。事实上,前外侧入路对于扩大到中颅窝和外侧裂的肿瘤也可能是必要的。

  Kawase入路 vs EEA入路 优缺点对比

  EEA相对于Kawase入路的主要优势在于,EEA避免了大脑回缩,这是现代颅底外科的基本原则。此外,还可以扩大手术视野以及直接进入肿瘤的血管供应。在这个区域应用EEA时,可以避免硬膜间腔,特别是卵圆孔周围的静脉出血。

EEA相对于Kawase入路的主要优势在于,EEA避免了大脑回缩,这是现代颅底外科的基本原则。此外,还可以扩大手术视野以及直接进入肿瘤的血管供应。在这个区域应用EEA时,可以避免硬膜间腔,特别是卵圆孔周围的静脉出血。

  与Kawase入路相比,EEA还存在明显的缺点,除了解剖上的局限性。鼻内颅底手术需要额外的培训和设备,2名外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且神经内镜医生学习周期长。

  尽管这一领域在疗效和避免并发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脑脊液漏仍然可能发生。处理肿瘤血管包裹使任何手术更具挑战性。然而,在EEA期间,由于与Kawase入路相比手术通道狭窄,这个问题尤其令人畏惧。

手术入路

  当肿瘤临近岩斜区中部和外展神经尾侧时,EEA入路优于Kawase入路;当病变位于颈内动脉岩旁段后方或侧方,以及病变累及中颅窝或者颞下区时,Kawase入路优于EEA入路。该两种入路亦为优势互补,对于复杂的病变可联合两种甚至更多的入路来达到切除肿瘤的目的。

  关于INC两位国际大咖Kawase教授与福教授

  Takeshi Kawase教授是神经外科领域高难度手术入路Kawase入路的创始者,也是国际神经外科后颅窝知名解剖三角区Kawase三角区发现及定义者。近几年,Takeshi Kawase教授作为国际讲师,经常来华参与同国内神经外科医生的学术技术交流。在INC主办的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年会、第六届国际颅底创伤和微创神经外科大会等,Kawase教授带来了其个人临床经验及手术方法的解析,旨在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

Takeshi Kawase教授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终身荣誉主席(2014年至今)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主席(2013-2015年)

  世界神经外科学院(WANS)第一任主席(2005-2006年)

  日本神经外科学会主席(2004-2005年)

  日本颅底学会主席(2005-2011年)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外科委员会主席(2001-2009年)

  亚太颅底协会主席(1999-2001)

  庆应义塾大学荣誉教授(2010年至今)

  德国科学院院士(2003至今)

  美国神经外科学会会员(1997至今)

  福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神经外科内镜手术专家。对于脊索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都有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多采取神经内镜下颅内高难度位置的微创手术。他尤其擅长神经内镜鼻内入路的颅底肿瘤切除。他提出了克服脊索瘤的颅底基础方法、鼻内镜和下鼻甲联合皮瓣修复扩大鼻内入路后大面积颅底缺损的手术方法,这对于颅底脊索瘤的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福教授

  在2023年第二届独墅医帜颅脑解剖培训班暨苏州市2023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神经解剖培训”会议中,福教授就曾开展神经解剖培训课程,并现场讲解Kawase入路的理论及解剖实操。

在2023年第二届独墅医帜颅脑解剖培训班暨苏州市2023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神经解剖培训”会议中,福教授就曾开展神经解剖培训课程,并现场讲解Kawase入路的理论及解剖实操。

  • 所属栏目:脑膜瘤
  • 如想转载“INC两大国际教授深度剖析 | Kawase入路 vs 内镜经鼻入路,哪种更适用于脑膜瘤?”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naomoliu/5303.html
  • 更新时间:2025-04-14 18:59:00

脑膜瘤相关文章

​​岩斜区脑膜瘤怎么治疗?INC福教授破解高危区域手术困
岩斜坡脑膜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岩斜坡区脑膜瘤怎么治疗? 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手术步骤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4-15 13:39:19
“终于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福教授创新入路为脑膜瘤
我很多年以前就认识Froelich (福教授),我和他之前的导师 Bernard George 是非常好的朋友。Froelic...
更新时间:2025-04-14 15:17:40
脑袋里查出3个“不速之客”?国际颅底大咖福教授教你如何
国际颅底手术大咖福洛里希教授为颅底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罹患疑难神外疾病,多方就医无门...
更新时间:2025-04-11 15:23:59
脑膜瘤如“章鱼”盘踞在脑中,视力模糊、嗅觉减退…不同
什么?!他的脑子里有一只章鱼? 53岁的 Leo,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性格随和,是外人口中称赞连...
更新时间:2025-04-09 11:19:03
走进INC福教授手术“现场” | 想知道你的脑膜瘤是如何被切
当你被推进手术室,接下来的一切经历好像与你有关,又好像与你无关。当然,躺在手术台上...
更新时间:2025-03-31 15:19:28
棘手脑膜瘤如何全切又无后遗症?一个案例来揭秘……
岩斜区脑膜瘤,位置隐匿、解剖结构复杂,肿瘤压迫脑干与颅底神经及血管,被认为是神经外...
更新时间:2025-03-26 15:41:20
天坛医院手术纪实 | 偶然发现、无症状,被体检报告“揭发
本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体检,却偶然发现一个无症状脑瘤,犹如五雷轰顶,瞬间打破了生活的...
更新时间:2025-03-26 14:48:55
全切、不见疤痕、无并发症,一举三得的脑膜瘤手术是如何
小D是一位网红,她喜欢自己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样子,不幸的是,一个蝶眶脑膜瘤让她的视力...
更新时间:2025-03-24 18:50:31
不见疤痕却能开颅取瘤?INC大咖的“隐形”手术奥秘!
视物模糊、视野缺损 当这些症状初次出现时,61岁的Elisa并未在意,认为只是寻常的老花眼。由...
更新时间:2025-03-24 17:31:34
头痛欲裂、脑干移位…都是岩斜区脑膜瘤惹的祸!这位内镜
Zoey今年46岁,她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持续性头痛所打破。医学影像揭开了疼痛背后的残酷真相 岩...
更新时间:2025-03-24 13:35:04
【脑膜瘤患者治疗】德国较大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患者手术案例
多年颈痛,竟是脑膜瘤在作怪,德国一位57岁的女士,多年以来,一直饱受颈痛的折磨,近来,...
更新时间:2023-03-16 17:05:36
不见疤痕却能开颅取瘤?INC大咖的“隐形”手术奥秘!
视物模糊、视野缺损 当这些症状初次出现时,61岁的Elisa并未在意,认为只是寻常的老花眼。由...
更新时间:2025-03-24 17:31:34
天救自救者,复杂型脑膜瘤患者如何开启“开挂模式”,一路绿灯?
五十岁,对于方女士而言,这是一个知天命的年龄,一个懂得把自己活成一幅画的年龄,也是...
更新时间:2024-12-13 09:58:22
脑膜瘤为什么要追求全切?INC真实患者故事亲诉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病理类型多样,临床表现复杂。在国际卫生组织...
更新时间:2023-08-28 16:40:21
脑镰旁钙化型脑膜瘤案例分析
脑镰旁钙化型脑膜瘤案例分析,脑膜瘤是较常见的良性外脑病变之一,占成人颅内肿瘤的10%至...
更新时间:2021-12-14 16:57:14
【福医妙手】INC国际教授福洛里希脑膜瘤案例十一|61岁,海绵窦脑膜瘤,近全
海绵窦是位于中颅窝蝶鞍两侧的静脉窦,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周围环绕着多条重要的颅神...
更新时间:2024-11-26 10:55:13
INC国际三大教授参与欧洲EANS共识——海绵窦脑膜瘤开颅、内镜手术进展……
海绵窦(CS)的平均尺寸为2厘米长,1厘米宽;该区域神经、血管交错解剖高度复杂,涉及多个颅神...
更新时间:2024-12-16 15:06:57
多发性脑膜瘤复发率高吗?中年父亲多发脑膜瘤赴德手术经验交流
多发性脑膜瘤复发率高吗? 多发性脑膜瘤复发率相对而言还是比较高的。脑膜瘤是较常见的原...
更新时间:2024-07-26 12:50:18
“我们就是冲着巴教授来的”——术后三月追踪:复杂型天幕脑膜瘤累及海绵窦
病人现在不应该担心,但也应该每年做一次核磁共振控制来监测情况。50岁的方女士在高难度脑...
更新时间:2024-05-27 13:45:53
什么肿瘤竟然能长到颅外?福教授一次“双镜联合”手术几乎不留后患!
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 一种沿着脑膜覆盖的间隙一直向邻近部位蔓延,最终横跨颅内外, 侵犯颅...
更新时间:2025-03-13 13:47:17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较大脑膜瘤患者感谢INC和巴特朗菲教授

更新时间:2021-12-15 09:48:40

【出国看病】脑膜瘤患者德国治疗案例

更新时间:2021-12-15 09:50:47

相关文章

较大脑膜瘤患者感谢INC和巴特朗菲教授

更新时间:2021-12-15 09:48:40

学术活动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 10届教授课程-脑/脊柱手术研讨会重磅开幕,INC5位国际知名教 【专家共识】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中德国际交流项目进行时|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正式开启儿童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教授中国学术交流集锦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国际教授学术沙龙图集 【INC国际教授专访】走近国际神外联合会(WFNS)终身成就奖 NF1神经纤维瘤病是什么病?NF1视神经胶质瘤怎么治疗? INC巴特朗菲教授9月份来中国吗? 小会场面对面,名额有限——二届国际神外杂志主编团中国
重要信息
咨询国外治疗
费用偿付
语言服务
专业护理与服务
服务
国际治疗协调
国际远程咨询
国际视频咨询
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