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脑肿瘤肾癌合并颅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决策:转移瘤抑或原发?手术或放疗?

肾癌合并颅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决策:转移瘤抑或原发?手术或放疗?

脑转移瘤是指起源于其他器官的肿瘤细胞通过血行途径转移至大脑所形成的肿瘤。脑转移瘤最常见原发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肾癌、结直肠癌及黑色素瘤。而前列腺癌、食管癌、口咽癌及非黑色
本文有1105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疑似脑转移瘤是否需手术治疗?

  转移瘤系成人常见颅内肿瘤类型,占所有颅内肿瘤半数以上。脑转移瘤是指起源于其他器官的肿瘤细胞通过血行途径转移至大脑所形成的肿瘤。脑转移瘤最常见原发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肾癌、结直肠癌及黑色素瘤。而前列腺癌、食管癌、口咽癌及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则较少发生脑转移。儿童脑转移瘤常见来源为肉瘤、神经母细胞瘤与生殖细胞肿瘤。

01 肾癌病史患者发现颅内肿瘤

  65岁的汤姆是一位与肾癌抗争的患者,即使身患重疾,他始终未放弃对生命的热忱与追求。然而命运再次给予挑战——出现认知障碍后,医生在其脑室内发现一处肿瘤。鉴于其既往癌症病史,临床首先考虑这可能为一处肾癌脑转移灶。

术前轴位增强 T1 加权 MRI

图A与图B:术前轴位增强T1加权MRI

  "脑转移瘤,还有继续治疗的价值吗?"——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成为横亘在汤姆及其家人面前的艰难抉择。面对困境,汤姆依然选择希望,决定再次为生命而战,最终求诊于巴特朗菲教授。该手术由巴教授主刀,成功实现肿瘤完整切除。而最令人意外的是,最终术后病理结果逆转了所有人的预期:并非恶性转移瘤,而是良性脉络丛乳头状瘤。这一结果证实了汤姆选择的正确性。(该案例来源于INC巴特朗菲教授《Ventricular Tumors》)

这台手术由巴特朗菲教授主刀,成功地将肿瘤完整切除

术后 CT 证实无残留(D)
图D:术后CT证实无肿瘤残留

02 何为脉络丛乳头状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s, CPPs)在成人颅内病变中占比约0.5%-0.6%,而在儿童颅内肿瘤中占2%-5%,系2岁以下婴幼儿最常见颅内肿瘤之一。若病灶位于侧脑室,诊断时中位年龄为18个月,且无性别倾向。约20%的儿科病例可能发生恶性转化。肿瘤外观类似脉络丛球部,由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包绕纤细纤维血管轴心构成。根据最新WHO分类,脉络丛乳头状瘤属于WHO I级。影像学上,肿瘤常伴钙化、出血或囊性变;部分病例可完全填充脑室腔,亦可表现为同侧脑室显著扩张。

  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案。术中首先显露并离断来自脉络膜动脉的近端血供,实现早期去血管化。随后采用超声外科吸引器(CUSA)进行瘤内减容。

  INC鲁特卡教授也曾为一名脉络丛乳头状瘤患儿实施手术——磁共振成像(MRI)显示,患儿奥利佛右侧脑室后角存在一大肿块,考虑为脉络丛乳头状瘤,伴有蒂状连接及中度脑积水

INC鲁特卡教授也曾为一名脉络丛乳头状瘤患儿进行手术——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奥利佛右侧脑室后角有一个大肿块,考虑脉络丛乳头状瘤病变,并有蒂连接,伴有中度脑积水。

  鲁特卡教授通过右顶骨开颅手术和位于中央后回后方的皮质切口进入侧脑室。术中发现血供极其丰富的肿瘤,遂行分块切除。

鲁特卡教授通过右顶骨开颅手术和侧脑室切开后中央回后方的皮质切口。暴露血管高度丰富的肿瘤,逐块切除肿瘤。

  经鲁特卡教授手术治疗,奥利佛恢复过程十分顺利。两周后,奥利佛所有体征和症状均已缓解。CT扫描结果显示脑积水减轻,脉络丛恢复正常。患儿平安出院,术后未需任何辅助治疗。

03 脑转移瘤如何诊断?

  增强MRI系诊断脑转移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可突出显示脑转移瘤相关的钙化灶,尤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脑转移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离散性肿块,造影剂增强后出现强化。部分转移瘤呈囊性,或兼具囊性与实性成分。

  有助于鉴别脑转移瘤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包括:

● 存在多发病灶

● 病灶位于灰白质交界处

● 边界清晰,与高级别胶质瘤的浸润性边缘不同

● 与病灶尺寸不相称的显著血管源性水肿

● 无明显弥散受限,尤其病灶中心或核心区域;肿块中心水弥散下降为化脓性脑脓肿的典型表现

● 几乎所有脑转移瘤均出现强化,但强化模式不一

04 脑转移瘤治疗策略

  体能状态良好患者的治疗目标为:实现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长期控制、最大限度减少治疗相关早期及晚期不良反应,并维持生存质量。虽然手术和放疗仍是多数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所有治疗决策均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原发肿瘤组织学类型、全身性疾病状态以及是否存在能够控制颅内病变的全身性治疗手段。

  神经外科麻醉与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显著提高了脑转移瘤手术切除的安全性,使更多患者能够接受该治疗,包括病灶位于脑功能区和非功能区的患者。对于可通过外科治疗的单发较大转移瘤,或伴有严重水肿和占位效应的病例,手术切除可迅速缓解症状、实现局部控制。经严格选择的患者中,与单纯放疗相比,手术切除可延长生存期并降低神经系统相关死亡风险。对于影像学表现不能确定诊断的单发病灶,手术切除亦为优选方案。
 

参考资料:脑转移瘤的治疗概述. UpToDate临床顾问

  • 所属栏目:脑肿瘤
  • 如想转载“肾癌合并颅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决策:转移瘤抑或原发?手术或放疗?”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naozhongliu/6502.html
  • 更新时间:2025-08-29 09:00:20

脑肿瘤相关文章

身体内的隐形“地雷”,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也不能掉以轻心!
颅内动脉瘤,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破裂爆浆,经常有破裂、出血的风险,如导致 蛛网膜下腔出血...
更新时间:2025-04-23 16:32:54
髓母细胞瘤术后2年:患儿重获运动活力!
髓母细胞瘤(MB)多见于第四脑室,浸润正常小脑组织,15%病例浸润脑干。因肿瘤位置深在、毗...
更新时间:2025-07-30 08:57:55
13岁女孩如何“斗赢”5cm巨大髓母细胞瘤?Rutka教授术后8年无复发
髓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方案通常是先手术再放疗+化疗。最理想的情况是,患者的肿瘤被安全的...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7:19
脑动脉瘤是真还是假?成功夹闭,防止破裂出血才是“真”!
你知道吗?动脉瘤也有真假之分!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管壁薄弱而发生的一种永久性肿胀疾病。动...
更新时间:2024-11-20 13:40:05
脑内血流搭上“直通车”该怎么办?Lawton教授7步拿下胼胝体AVM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巴特朗菲教授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
更新时间:2024-11-08 13:58:20
髓母细胞瘤:当5年生存率突破90%,分型决定治疗与预后差异
髓母细胞瘤包括一系列发生在后颅窝的肿瘤亚群。这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婴儿和儿童,中位...
更新时间:2024-06-24 15:43:01
“脑瘤易复发,为何不扩大切除?”——一位32岁女性15年3次开颅的深度剖析
手术核心应为“精准显露”而非“盲目扩大”。以这位32岁女性妮娜为例,她罹患表皮样囊肿,...
更新时间:2025-08-27 08:44:09
从确诊到长期生存:一个髓母细胞瘤患儿的8年抗瘤启示录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脑瘤, 尤其偏好侵袭10岁以下儿童,其中,男孩发病率是女...
更新时间:2025-03-31 15:46:06
又一例颈动脉瘤成功手术!INC国际川岛教授如何“以假换真”?
形容一个人头脑不清醒时,我们常说他是脑袋被浆糊堵住了,殊不知,在医学角度,浆糊其实...
更新时间:2024-12-17 17:10:01
脑干被盖大揭秘 | 手术风险的“雷区”,中脑、桥脑、延髓三线告急!
医生,我是脑干被盖肿瘤,和顶盖有什么区别啊?手术风险有差别吗? ▼脑干复杂的解剖结构 首...
更新时间:2025-02-26 16:06:59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巴特朗菲教授2025学术沙龙:37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前沿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