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听神经瘤反复耳聋6年未重视,最终确诊为颅内听神经瘤!

反复耳聋6年未重视,最终确诊为颅内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患者常出现类似身体提前衰老的症状:听力进行性下降、持续耳鸣、头晕目眩等表现。此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流涎等症状也是听神经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这些身体不适往往导致患
本文有1247个文字,大小约为6KB,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罹患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听神经瘤患者常出现类似身体提前衰老的症状:听力进行性下降、持续耳鸣、头晕目眩等表现。此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流涎等症状也是听神经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这些身体不适往往导致患者心理状态失衡,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众多听神经瘤患者面临的关键问题包括:这个疾病应该如何治疗?手术能否保留听力?术后面神经功能如何恢复?能否重返正常生活?

一 听神经瘤治疗就一定会影响面部外观吗?

  在接诊的患者中,有许多人经历了多方求医或多次治疗失败后遗留并发症的情况。年轻听神经瘤患者失去的不仅是听力功能,还包括正常的面部容貌和平静的生活状态,不少人甚至出现抑郁倾向,因为听神经瘤让他们的世界变得灰暗。患者最常询问的问题——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最关切的——就是术后面神经功能是否还有恢复的可能?大多数患者往往已经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理疗、长期服药等,但面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不佳。这通常是术中面神经受损的结果,术后暂时性面神经麻痹可能逐渐恢复,但许多患者由于术前面神经受压严重或术中未能成功保留面神经而导致永久性面瘫。因此,出现症状时应给予足够重视,尽早接受规范、先进的治疗,充分了解自身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希望下面分享的姜女士治疗经历能为您提供参考。

术后面瘫还有机会恢复吗?大部分人往往已经尝试过很多办法了,针灸、理疗、长期吃药等等,但面瘫却没多大改善,这是术中损伤到面神经的结果,术后短暂性面瘫的可以逐渐恢复的,但很多患者是术前面神经受压严重或是术中没能保留面神经造成的永久性面瘫。

二 6年内4次突发性耳聋发作

  姜女士在6年期间经历4次突发性耳聋,由于早期重视不足,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才进行头颅核磁检查,最终确诊为听神经瘤。内听道型听神经瘤患者出现反复突发性感官神经性耳聋(简称"突聋")是其典型且常见的临床表现。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由肿瘤的病理生理特性所决定:

1. 神经压迫与缺血(最主要的原因)

  血供受影响:听神经(前庭蜗神经)需要精确的血供维持正常功能。内听道是一个狭窄的骨性管道,空间极其有限。当听神经瘤在内听道内生长时,会压迫穿过内听道的迷路动脉(Labyrinthine Artery)或其分支。

  迷路动脉是内耳(耳蜗)的唯一供血动脉,几乎无侧支循环,堪称"终末动脉"。

  肿瘤压迫会导致耳蜗和听神经的血流供应暂时中断或减少,从而引起听力突然下降。当压迫缓解(可能因体位改变或血管痉挛解除),血供部分恢复,听力又可能部分或完全恢复。这种反复的缺血-再灌注过程导致听力呈现波动性变化。

2. 神经生物电活动障碍

  听神经瘤虽为良性肿瘤,但会直接压迫和包裹听神经纤维。

  这种物理压迫会干扰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类似于电线外皮受损导致的信号短路或中断。

  肿瘤的轻微移动、水肿或与神经的轻微摩擦都可能暂时加剧这种干扰,导致突发性听力下降。当压迫减轻时,神经传导功能可能暂时恢复。

3. 内耳淋巴液紊乱

  有理论认为,肿瘤可能影响内耳液体(内淋巴和外淋巴)循环或化学成分,导致其压力不稳定(类似于梅尼埃病的机制)。

  这种液体环境的波动会直接影响耳蜗毛细胞和听神经功能,引发突发性听力损失和眩晕。

这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切除后有可能会复发,所以最好能全切。但医生说肿瘤靠近脑干,与面神经的关系密切,所以术后面瘫概率非常高,况且还保不住听力,建议是保守治疗或者放疗,姜女士为此去了国外,找了很多专家,但得到的建议都是这样。

  听神经瘤属于良性肿瘤,但切除后存在复发可能,因此全切是最佳选择。但医生告知肿瘤靠近脑干,与面神经关系密切,术后面瘫风险极高,且难以保留听力,建议保守治疗或放疗。姜女士为此前往国外咨询多位专家,但得到的建议基本相同。经过多日考虑,她决定先采取保守观察,再寻求手术机会。只要能切除肿瘤,即使右耳失聪也可接受,因为她还有左耳听力。但面瘫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后果——如果出现口眼歪斜,甚至饮水进食都会外溢,她将如何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如何与同事客户沟通工作?如何与朋友外出社交?即使得到他人的安慰和同情,自己内心能否真正接受?想到这些手术可能带来的后果,姜女士更加坚定了治疗原则:"要么不做手术,要做就必须成功,第一次手术就要尽可能全切,且必须保留面神经功能"。最终,她找到INC巴教授为其成功全切肿瘤,并完好保留了面神经功能。

手术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好,第一次手术尽量全切,而且一定不能面瘫

三 "太好了,面部功能完好!"

  她苏醒后的第一句话是:"太好了,我真的没有面瘫!"。术后第2天她就从ICU转至普通病房,教授查房时耐心解答问题,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下,术后1周即出院。她特别提到手术切口很小,位于耳后,因此不需要剃发!外人几乎看不出她接受了开颅手术,就像从未患过脑瘤一样。请不要认为这只是小事,这对年轻女性患者尤为重要——这表明手术不仅促进身体更快康复,还极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创伤,帮助她们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听神经瘤的早期症状通常较轻微,因此许多人未能及时察觉肿瘤存在,正如姜女士的经历。但她确诊后坚持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最终选择了信赖的手术医生,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希望她的经历能给更多病友带来鼓励和启示。

 

点击阅读:面瘫+耳聋?听神经瘤患者最担忧的术后并发症,这些方法可有效规避!

  • 所属栏目:听神经瘤
  • 如想转载“反复耳聋6年未重视,最终确诊为颅内听神经瘤!”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tingshenjingliu/6428.html
  • 更新时间:2025-08-22 10:27:55

听神经瘤相关文章

听神经瘤放疗失败后还能手术吗?医生:风险或翻倍!
一般而言,听神经瘤的治疗策略包括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观察随访、放射治疗及其联合应用...
更新时间:2025-06-11 11:16:06
听神经瘤复发的可能性大吗?7次手术7次复发的他如何摆脱听瘤复发命运
听神经瘤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听神经瘤复发的可能大小主要和肿瘤切除程度相关,如何肿瘤没...
更新时间:2022-08-31 16:47:29
视力突然下降!是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所致吗?
脑垂体瘤对视神经的压迫效应,源于其独特的鞍区解剖位置。垂体位于蝶鞍内,上方紧邻视交...
更新时间:2025-06-11 11:33:16
30岁教练患听神经瘤在巴罗成功手术案例
30岁教练患听神经瘤在巴罗成功手术案例,乔丹·劳利一动不动地躺在核磁共振成像仪里,机器...
更新时间:2021-12-15 11:08:45
30+创业精英突陷“耳鸣噩梦”,听神经瘤疑云背后竟是虚惊一场?
30+岁白手起家的创业精英,事业刚有起色,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耳鸣噩梦击垮 左耳突聋、持续...
更新时间:2025-04-22 14:02:58
同为听神经瘤,神外大咖的回复为何截然不同?一文看懂听瘤的 A+ 治疗策略!
得了听神经瘤如何做治疗决策? 是当机立断选择手术?还是保守等待持续监控肿瘤发展情况?亦或...
更新时间:2025-04-22 16:02:05
3.3cm听神经瘤患者自述 | 不面瘫,听力保留!
3.3cm听神经瘤患者自述,以色列听神经瘤患者德国INI成功手术自述而在巴特朗菲教授所在的德国...
更新时间:2023-03-16 16:48:58
半年突聋两次、听神经瘤侵入内听道,保面听全切术后大学教授笑对讲台、投身
你可以看看你自己的嘴、眼睛,好不好,距离38岁的大学教授袁先生听神经瘤手术仅过去一天,...
更新时间:2023-06-12 17:06:51
脑垂体瘤会导致老年人精神萎靡吗?
脑垂体瘤在 60 岁以上人群中的年发病率为 5-7/10 万,占所有垂体瘤的 15%-20%(2024 年国家老年医...
更新时间:2025-06-11 11:52:21
较大听神经瘤术后2年随访,没有复发、无面瘫、无后遗症!
听神经瘤手术对于神经外科医生 水平要求较高 手术时医生常常进退两难 是为了全切肿瘤而牺...
更新时间:2024-07-26 16:20:49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30岁教练患听神经瘤在巴罗成功手术案例

更新时间:2021-12-15 11:08:45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巴特朗菲教授2025学术沙龙:37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前沿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