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为开颅手术保驾护航——谈神经外科麻醉的重要性

为开颅手术保驾护航——谈神经外科麻醉的重要性

我觉得挺好的(巴教授在术前、术中、术后和国内医生团队的交流),我觉得国内的脑外科青年医生都应该向巴教授学习。 苏州大学附属四医院麻醉科主任李健 我们的确从巴教授和他的手术上
本文有2270个文字,大小约为10KB,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我觉得挺好的(巴教授在术前、术中、术后和国内医生团队的交流),我觉得国内的脑外科青年医生都应该向巴教授学习。”

  ——苏州大学附属四医院麻醉科主任李健


  “我们的确从巴教授和他的手术上学到了很多,巴教授一般都是需要有电生理监测。巴教授提到了很高的一个高度,这个电生理就对我们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苏州大学附属四医院神经外科侯长期副主任医师


  生活中,您有过麻醉的经历吗?

  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吗?

  麻醉被视为一项“让人睡着的艺术”

  麻醉在外科手术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临床麻醉是公认的外科学发展三大支柱之一。在神经外科领域,麻醉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实际末期,那时候神经外科并没有专职的麻醉医生,手术的麻醉工作由都由有行医资格的医疗人员执行,他们通常还得兼职做全科医生。在19世纪初期,英国医生Zebulon Mennell证实麻醉医生在开颅手术的成败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他也较早观察到,外科医生刺激脑干会引起心率变化,以及过度麻醉控制会引起呼吸衰竭。

  神经外科麻醉,不仅仅是单纯让病人“睡着”,从术前麻醉到术后病人苏醒,麻醉医生不仅要确定麻醉顺利到位,还要全程监测生命体征;严密监护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进行记录。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大脑是如此地错综复杂又不堪一击,比身体的其他部位都更加难以修复。手术是否能够获益是巴教授选择是否手术的重要指征。而如何在术中保护患者正常神经组织不受损伤,除去多年积攒的高超技术经验,还有就是巴教授对于术中神经电生理以及麻醉的高度重视。那神经外科手术中麻醉有何特别之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巴教授实际手术中对于麻醉又有何要求,今天结合INC巴特朗菲教授中国示范教学手术麻醉专家团队采访以及神经外科麻醉常见7大问题,一起来聊聊神经外科手术的“保护伞”——麻醉。

  谈神经外科麻醉技术7大法则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Adrian Gelb教授围绕神经外科手术中的7个问题,诊断和手术、患者的体位、术中失血量、术中是否发生脑缺血、是否需要神经监测、是否伴有颅内压升高、术后患者的去向,简明扼要地告诉读者麻醉医生需要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做些什么?

  1诊断和手术

  各个医院的情况可能不尽相同,神经外科手术的种类也各不相同。举例来说,虽然在手术排表上都写着颅脑肿瘤,但可能是胶质瘤垂体瘤也可能是多发肿瘤,急症手术麻醉医生也可能遭遇急性硬膜外血肿或急性硬膜下血肿,单单从手术排班表上的手术名称,麻醉医生很难了解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

  2手术体位

  神经外科的术式多,麻醉医生需要知道术种是什么、入路在哪里,患者需要摆怎样的手术体位。在一般的全麻手术中,患者大部分采取水平仰卧位,然而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患者经常采取俯卧位、侧卧位等不同的体位。麻醉医生在摆放体位的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舌体没有受压,因为插管后舌体容易脱出,压到牙齿会受到损伤。当患者采取俯卧位时,如果舌头压在牙齿上,术后舌体会严重肿胀。当患者腋部旋转时,要确保使用肩垫减压,避免神经受损伤。

  3失血量

  麻醉医生需要询问外科医生,让他们从CT和MRI判断血管的具体情况,对出血量做出估计。

  4脑缺血

  还没有人体实验证明麻醉药物或任何其他药物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具有脑保护作用,所以给药时只需要满足外科医生手术的需要,不需要用药来进行脑保护。

  5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电生理监测包括肌电图、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其中,诱发电位不同于其他监测手段。体感诱发电位通过刺激外周神经,然后由经大脑皮层接收信号;运动诱发电位通过刺激大脑皮层,信号经过脊髓然后由肌肉接收,回路上任何部位的干扰都会导致信号控制或丢失,如果感觉通路完整,诱发电位则能控制相关特异通路,所以脑缺血发生时需要涉及该通路从而监测变化。

  诱发电位对麻醉药物敏感。毫无疑问,当麻醉医生给与患者麻醉药物后,他们进入睡眠,因为此时神经元进入睡眠状态,所以其传导也受到了控制。我们发现吸入麻醉药物对诱发电位的控制程度较高,七氟醚甚于地氟醚;异丙酚和右美托咪定对诱发电位的控制程度居中;镇痛药、氯胺酮、依托咪酯和利多卡因对诱发电位基本无明显控制。

  6颅内压升高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麻醉医生需要时刻关注颅内压是否伴有升高。如果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稳定,那么静脉麻醉药如巴比妥类和异丙酚可以降低颅内压,但如果患者的神经系统严重受损并影响到机体的药物代谢,那么上述药物的优点则不能体现。七氟醚对颅内压影响较小,地氟醚和异氟醚对颅内压有升高作用,将吸入麻醉药物的浓度被调到大于0.5MAC或0.7MAC,效果将会显现。快速降低颅内压的技术掌握在麻醉医生的手上而非外科医生,所以麻醉医生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7去向

  这个问题麻醉医生在手术之前就应考虑在位,因为它影响到你的麻醉选择和手术管理。如果患者需要拔管回麻醉后恢复室(PACU),那么麻醉医生在手术结束需要确定患者完全清醒、气道通畅、对各种刺激反应良好;如果患者要带管回重症监护病房(ICU),那么麻醉医生需要检查气管插管的顺利性、确定转运过程中的监测、让患者处于的镇静状态。

  听巴教授中国疑难示范手术团队专家

  谈神经外科麻醉技术

  苏州大学附属四医院麻醉医生专访

  苏州大学附属四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李健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麻醉手术科主任。擅长各科危重病患者的麻醉、重症监护和治疗,对气道管理、脑外科和心胸血管外科麻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我觉得我们的电生理团队和麻醉团队都是友善的,有什么问题及时沟通,可以得到及时处理,教授也是认可的。”,作为巴教授示范教学手术的技术后盾,多年的合作也使得巴教授和麻醉团队取得了格外的默契,而在巴教授手术中,他们也表示受益匪浅

  ▼苏州大学附属四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手术团队麻醉医生李健主任准备术中用药

苏州大学附属四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手术团队麻醉医生李健主任准备术中用药

  巴教授在手术中有哪些不同的要求?

  李健主任:我们也是在不断的进步。比如说巴教授可能对我们有些不同的要求或者更高的要求,我们也是尽量去符合他。你比如说一些止血药,包括容量的控制,他们不喜欢补液补得太多。补液补多了之后,脑水肿,以及中心静脉压会高,中心静脉压高了之后脑子容易肿胀。所以我们也是配合他们在做。比如我们做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高要求的血液动力学的监测,尽量在这些监测到位的情况下少去补液。哪怕病人可能有些出血,我们让它容量稍微偏浅一点,但是又在一个顺利范围内,确定能够给巴教授手术提供比较好的条件。因为你脑子胀在那边,没法手术、暴露,包括术后的恢复等等都会有问题。

巴教授手术中与麻醉医生李健主任沟通

巴教授手术中与麻醉医生李健主任沟通

  如何看待与INC巴教授的术中沟通与配合?

  李健主任:我觉得挺好的(巴教授在术前、术中、术后和国内医生团队的交流),我觉得国内的脑外科青年医生都应该向巴教授学习。沟通是重要的。你不能说这个病人今天可能手术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你啥都不讲,或者你就说这个很简单,你们有些东西也不用准备的,结果术中大出血或者什么就比较讨厌。所以我们实际上手术本身就有个要求,术前要三方顺利核查,包括手术的难点在哪里、预计手术时间多少、预计手术出血量是多少等等。这个沟通好的话,我们就会充分的做好准备,就不打无准备之仗。

  术中的交流,他会问我们,这个病人现在心率情况怎么样?血压怎么样。术后每次手术台上下来,他都会到我们那边转一圈,他会问一下这个病人怎么样,你们觉得有没有什么问题?看一下,这些都很好。

  苏州大学附属四医院麻醉手术科副主任侯长期医生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麻醉手术科副主任。擅长各科危重病患者的麻醉、重症监护和治疗,对产科和心胸血管外科麻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在INC巴教授的案例中,他对于麻醉的习惯是什么?

  侯长期副主任:巴教授一般都是需要有电生理监测。他甚至还讲,如果脑外科手术没有电生理监测,那是不人道的。他们提到很高的一个高度,这个电生理就对我们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麻醉深度不能太深,肌松要需要监测病人肢体运动的那些指标,尽量不要用肌松药,或者不要影响运动功能的监测。当然对于麻醉药的选择,像很多吸入麻醉药它都有肌松功能。所以我们静脉麻醉复合神经阻滞,尽量的减少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无肌松麻醉。

  在和INC巴教授合作中,您对于麻醉上有什么新发现?

  侯长期副主任:我们的确从巴教授和他的手术上学到了很多。因为我也去过德国,他们那里神经外科特点就是头皮阻滞是他们的常规,所以我们也把头皮阻滞运用于全部的脑外科手术,通过充分的多模式的镇痛来减少麻醉药物的应用,可以达到一个快速康复的效果。巴教授的确厉害。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为开颅手术保驾护航——谈神经外科麻醉的重要性”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3885.html
  • 更新时间:2024-03-11 11:46:44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不开颅”手术真比开颅安全?这些后遗症被严重低估
他们说鼻子里面做手术,没伤口,肯定比开颅创伤小吧?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过去的20多年里...
更新时间:2025-04-17 15:15:11
来看看开颅手术之后的小朋友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开颅手术,是一种涉及打开颅骨以治疗脑部疾病的外科手术。这类手术对于治疗脑肿瘤、脑血...
更新时间:2025-03-07 11:33:45
紧急!脑动脉瘤破裂危及生命:开颅 VS 介入,哪个才是更优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在出现症状后尽早进行手术闭塞破裂的动脉瘤。对于未破裂动脉瘤来说...
更新时间:2025-03-05 14:23:08
「我不说,没人知道我脑子开了刀」高难开颅手术后,听这
肿瘤位置太特殊,无法手术切除。 哪怕活检也可能致残。 要做好术后瘫痪、植物人、长期卧床...
更新时间:2025-02-24 18:16:30
激光消融代替开颅手术:激光间质热疗LITT有何"过刀之处"
自从早期在难治性颞叶癫痫中,第一项随机临床试验(RCT)证实了外科手术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以来...
更新时间:2025-01-08 19:13:50
“开颅手术”过程大公开!国际大咖全切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一台生命禁区手术直播!国际脑干大咖手术大公开! 据新华社报道,一台惊险挑战的脑干-延髓...
更新时间:2024-11-18 11:11:27
显微镜下,神经外科医生应该如何做脑瘤开颅手术?
1简单、顺利、快速、保持正常解剖结构 赫尔辛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法的重要理念可以概括为...
更新时间:2022-12-15 21:15:41
经鼻内镜手术后流鼻涕不止?小心脑脊液鼻漏,怎样防止这一并发症?
近20年来,神经内镜下经鼻切除颅底肿瘤手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如何在尽可能全切肿瘤的...
更新时间:2024-06-24 14:45:36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采用功能基因组学方法识别髓母细胞瘤的药物抗性通路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 James T. Rut...
更新时间:2025-04-14 13:40:24
巴罗神经学研究所胶质母细胞瘤0期临床试验患者招募中
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的常青藤脑瘤中心宣布,招募病人已经开始了一项新的0期临床试验,以评估...
更新时间:2021-11-23 17:03:27
颅底哪些位置手术很疑难?为什么这么难?
两组照片,一组女孩长发披肩,清纯可爱,另一组女孩面容消瘦,嘴眼歪斜。乍一看,这两组...
更新时间:2024-09-18 14:00:00
[研究]JNS杂志: 脑肿瘤放疗后竟查出多发胶质母细胞瘤
放疗诱发的胶质母细胞瘤(RIG)是一种少见且具有恶性影响的后果,在既往的研究描述了RIG的发病...
更新时间:2024-07-15 14:54:23
“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MNA)”的演变
随着20世纪下半叶显微神经外科的迅速发展,解剖学知识成为追求顺利、准确的手术程序、在处...
更新时间:2021-08-10 09:36:41
聚焦前沿 学术领航——第四届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云端峰会圆满谢幕
第四届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云端峰会NEUROSURGERY IS ART 本月,INC(International Neurosurgeons Circle)国际神...
更新时间:2025-01-22 13:36:11
宝宝头型为什么看起来奇奇怪怪?这种头颅畸形要当心
有些头颅畸形需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许多新生宝宝的脑袋都不是均匀的椭圆,有些是正常的...
更新时间:2024-09-24 14:47:42
中国新闻网重磅报道:2023巴教授来华学术交流即将3月底正式开启
中新网上海2月2日电(记者陈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跨国高难度医疗救治并没有间断。 记者...
更新时间:2023-02-16 17:24:23
【INC国际颅底手术教授福教授】“显微镜+内镜”双镜联合,20多年2000多台手术
他,是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法国Sebastien Froelich(福洛里希)教授。他...
更新时间:2024-09-18 14:19:49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