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INC手术入路插画科普:经膜帆入路开颅

INC手术入路插画科普:经膜帆入路开颅

四脑室病变被小脑蚓部覆盖,可以采用两种手术入路来显露:膜帆入路和经蚓部入路。经蚓部入路特征性的操作即切开下蚓部,常用于四脑室嘴侧并没有向外侧隐窝生长的较大病变。这一入路的
本文有1664个文字,大小约为8KB,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四脑室病变被小脑蚓部覆盖,可以采用两种手术入路来显露:膜帆入路和经蚓部入路。经蚓部入路特征性的操作即切开下蚓部,常用于四脑室嘴侧并没有向外侧隐窝生长的较大病变。这一入路的弊端是术野显露局限在中线区域,并且需切开蚓部。蚓部劈开综合征表现为眼球震颤、步态紊乱、头颈摆动、躯干共济失调、平衡紊乱。除此之外,儿童患者劈开蚓部可能会出现小脑性缄默征。
 
  膜帆入路经自然平面进入,因此没有损害性。肿瘤位于Luschka孔时也可经膜帆入路显露;切除C1椎板可获得更灵活的从下至上的工作角度来显露四脑室嘴侧的病变。采用这一操作后的四脑室显露与经蚓部入路不分伯仲。它同样能提供脑室头尾全长从闩部到导水管的全部显露,而且,经膜帆入路还能提供到达Luschka孔外侧隐窝和上外侧隐窝的更宽广的视野。因为这些原因,笔者在处理全部四脑室病变时已经不再使用经蚓部入路,而更愿意选择膜帆入路。
 
  手术适应症
 
  症状不断进展的病变是手术切除的适应症。室管膜瘤可导致脑干压迫症,瘤内出血会导致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四脑室受累的病变包括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转移瘤、外生性脑干肿瘤、脉络丛乳突状瘤、海绵状血管瘤和动静脉畸形。因为四脑室底功能复杂多样,切除四脑室底的下层病变可能会导致多组颅神经麻痹,因此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病例。
 
  术前评估
 
  术前MRI检查可提供肿瘤在四脑室嘴侧扩展的重要信息,这决定膜帆入路否需要联合微小的蚓部切开或者C1椎板切开,并以此达到肿瘤上较的目的。评估肿瘤对四脑室底的侵犯和术前计划的次全切除方案重要,这样术者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术中尝试来切除侵犯四脑室底的肿瘤。
 
  切除侵犯四脑室底的肿瘤总是与高致残率及术后吞咽通气障碍的风险相关,此类患者术后都需要胃造瘘和气管切开维持生命。笔者强烈反对肿瘤切除过程中对四脑室底的任何操作,黏连的薄片肿瘤应该保留在四脑室底。然而,在电生理监测下切除症状性软膜下病变如海绵状血管瘤是可取的。
 
  过度肥胖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改良的公园长椅位,情况下也可考虑坐位并做好全部的准备工作。如果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已经出现,患者术后应该保持插管并在拔管后恢复进食前请耳鼻喉科医生咨询评估。
 
  PICA可能被肿瘤包绕,特别是再次手术的患者。术前T2W序列能警示术者制定一个保护这些重要血管的次全切计划。术前MRI评估也能显示患者的枕窦,硬膜打开时枕窦可导致大量出血。出血性占位并发的脑积水可能需要术前侧脑室外引流术。在后颅窝较度扩大的占位存在时,的幕上引流可能会导致小脑天幕上疝和危及生命的脑干受压。病变位于脑干实质内时术前应该放置除颤电较。
 
  手术解剖
 
  传统上将四脑室描述成一个帐篷,基底向前,而两边分别在嘴侧和尾侧。四脑室顶的上半由上髓帆和小脑上脚组成,四脑室顶的下半由下髓帆、脉络膜、蚓垂和蚓结节组成。外侧隐窝开口于桥小脑角。
 
  此处可见几个与小脑扁桃体相关的重要间隙。小脑谷位于两侧扁桃体内侧面之间,小脑延髓裂位于扁桃体前表面和延髓之间。
 
  PICA是与此入路关系密切的结构之一。PICA绕扁桃体走行,并通过四脑室顶的下半部分。然后PICA离开四脑室顶进入小脑半球、扁桃体和蚓部之间的裂隙。
 
  膜帆入路
 
  膜帆入路的技术要点是需要切开脉络膜和下髓帆,二者构成四脑室顶的下半部分。下蚓部可以牵开来显露四脑室。
 
  采用标准的枕下中线开颅,典型的骨窗比小脑半球病变的骨窗小,与Chiari畸形减压的开颅相似。它显露小脑半球侧面的内四分之一。在此入路中,横窦没有必要显露。
 
  如果病变向导水管扩展或者向外侧进入外侧隐窝,切除C1椎弓可获得扩大的由下至上的手术视角,通过这一视角有利于显露头侧和外侧区域的病变。
 
  图1:膜帆入路手术解剖的投影。注意枕大孔已经打开,钻孔位于中线两侧。小脑扁桃体、小脑蚓部和半球内侧部分均已显露。有时如果没有预先考虑到,枕窦会导致明显的出血。
 
  图2:显露小脑下表面和上方脑干后,扁桃体蚓垂间隙和扁桃体延髓间隙被分离并打开。分离平面在扁桃体内侧缘和蚓垂边缘之间进行。随后向上外侧牵拉扁桃体内侧面,向内上方牵拉蚓垂来显露脉络膜和下髓帆。动态牵拉用于扩大扁桃体蚓垂间隙。用显微剪刀作锐性分离并保护PICA的分支。这一显露的获得不需要牺牲小脑蚓部,但是如果沿着小脑延髓裂和扁桃体蚓垂裂的分离平面黏连紧密,切开微小的蚓部(红线)有时是需的。下一步,脉络膜和下髓帆被电凝后切开。
 
  图3:下髓帆进一步切开(黑虚线)进入四脑室底和外侧隐窝。需打开枕大孔来获得合适的操作角度。移除C1后弓能好转四脑室嘴侧半的视野,足以媲美经蚓部入路。
 
  图4:显露四脑室底后,开始显微切除下方病变(海绵状血管瘤或者脑室内肿瘤)。
 
  关颅
 
  硬膜以不透水方式重新缝合。骨瓣视术者喜好还纳或者不还纳。笔者通常将骨瓣还纳避免出现小脑下坠。枕下肌肉轻柔的固定但是不要用缝线将其勒死。筋膜也采用不透水方式缝合。
 
  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至少放置在ICU观察一晚上,并采用严格的血压控制管理。患者在术后较初几天需要常规止吐药物治疗,因为在四脑室底附近手术后强烈的恶心并非少见。
 
  术前吞咽功能受损患者在术后进食前需要谨慎的评估吞咽功能,避免出现吸入性肺炎的风险。这一类患者也有无菌性脑膜炎或者假性脑膜脑膨出的风险。
 
  经膜帆入路手术经典手术案例
 
  2022INC国际教授来华手术示范案例——脑干胶质瘤2月快速增大,术后即清醒、无瘫痪,INC国际教授如何一刀挽救21岁研究生?
 
  患者情况:21岁高校研究生,自2015年初次出现不适至今,除2019年行脑脊液分流术外,未接受其他治疗。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肿瘤直径由8mm增长到12mm;而后仅两月,迅速增长到如今的18mm。右眼有压迫感、痛感及向下运动困难,后脑勺偶然还会感到麻木或疼痛。肿瘤快速生长,再拖下去,纵使是巴教授这样的颅底肿瘤教授,也无法确定患者能获良好预后。幸运的是,此时恰逢巴教授来华进行手术示范,张远在国内相关报道上得知此事,便立刻与我们取得联系。
 
  手术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
 
  手术医生: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
 
  术后情况:术后MR显示肿瘤得到近全切,术后一天教授查房时,张远意识清醒,能进行交流,术前担心的昏迷、瘫痪真的没有在这个大男孩身上发生。术后在ICU的张远:”我想去普通病房。”
  巴教授现场讲解手术入路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INC手术入路插画科普:经膜帆入路开颅”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2540.html
  • 更新时间:2023-02-01 20:31:35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七分手术、三分康复”?为何术后需尽早下床活动
脑干开颅术后第3天病房跑步;术后不足24小时淡定使用手机游戏;术后1天下地康复;开颅术后...
更新时间:2025-07-16 08:57:37
INC国际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访华学术交流
教授与国内神经外科专家就儿童疑难神经系统疾病前沿治疗策略展开交流。同期,鲁特卡教授...
更新时间:2025-07-08 17:56:00
国际合作 | 热烈祝贺“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武汉协和医
2025年7月6日,“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武汉协和医院神外联盟中心”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
更新时间:2025-07-08 08:49:50
【INC前沿研究】儿童额骨复发性成人型纤维肉瘤病例解析
INC国际儿童脑瘤专家、世界小儿神经系统知名杂志 《Child´s Nervous System》现任主编Concezio Di R...
更新时间:2025-07-07 11:51:11
【INC前沿研究】常规显带技术、比较基因组杂交与光谱核型
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曾任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长,现任神经外科权威期刊《Journal of Neuros...
更新时间:2025-07-06 09:47:30
【INC国际教授】儿童神经外科的守护者: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
INC国际儿童神经外科专家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WFNS执行委员会及顾问委员会成员;国际权威...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8:45
INC鲁特卡Rutka教授研究成果:婴儿后颅窝脑瘤家族性病例与
世界神经外科学院前院长(2011-2014)、世界神经外科专业知名杂志《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编(...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1:23
INC巴教授图解:如何为颅内动脉瘤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巴教授通过图示清晰阐释:“您的动脉瘤颈口较宽,若采用弹簧圈栓塞,圈体极易移位脱落。...
更新时间:2025-07-04 09:45:13
【INC国际神经外科教授答疑】脑膜瘤患者常见六大诊疗问题
脑膜瘤作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彻底全切是理想治疗目标,但因肿瘤常邻近或累及重要血管...
更新时间:2025-06-27 10:05:04
巨大脑干胶质瘤压迫四脑室:外科手术的强“辅助”发威
在脑瘤切除手术中,除医护团队精密配合外,主刀医师对技术工具的精准运用,恰似 "战术辅助...
更新时间:2025-06-25 17:47:27
INC神外科普|儿童脑瘤预后知多少?有哪些并发症?
脑肿瘤是儿童较常见的实体瘤。美国每年约有4000名儿童和青少年被诊断患有原发性脑肿瘤。原...
更新时间:2021-12-27 16:18:07
2024年中外医学交流重磅开启——INC巴特朗菲教授1月来华预告!
在这个气温骤降的冬天, INC国际学术交流的热度远未降温。 2023年11月, INC十多位国际神经外...
更新时间:2023-12-19 10:54:22
欧洲神外教授谈脑膜瘤手术Simpson分级和复发的八大进展
感谢你们的盛情邀请,能与这些可敬的同事们一起在这个美妙的场所共聚一堂,我深感荣幸 ...
更新时间:2024-02-26 14:09:28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斜坡脊索瘤异种移植模型的构建与鉴定揭示肿瘤基因组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 James T. Rut...
更新时间:2025-04-16 09:44:22
经鼻手术,切口小就顺利?你不知道的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
INC福教授手术效果为何这么好? ▼INC福教授中国疑难示范手术团队专访中,苏州大学附属四医院...
更新时间:2024-07-08 15:50:56
改变国际的神经外科医生之一:Vinko Dolenc教授「INC云端峰会」精彩交流
改变国际的神经外科医生之一 教科书级神外教授Dolenc教授 在神经外科手术发展早期,为解决神...
更新时间:2024-09-19 13:44:30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班:INC国际巴特朗菲教授脑干肿瘤手术示范教学回顾
2016年11月2日-6日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
更新时间:2021-11-23 17:01:35
什么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严重吗?怎么治?真相在这里!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或见过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这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变...
更新时间:2025-02-18 11:36:55
海绵窦真的像海绵吗?长在这里的肿瘤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土豆般大小的 脊索瘤 ,在大脑内野蛮生长,并延伸到了 左侧的海绵窦 , 逐渐压迫大脑 。巨...
更新时间:2025-02-27 16:53:29
「在生命之春播种希望」INC国际神外大咖巴教授下周抵华!
天气渐暖,春日将近,与春天一起渐近的,还有凝聚着多名疑难脑瘤患者翘首期盼的生命之光...
更新时间:2025-02-19 11:18:21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