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功能的电生理标测和评估
发布时间:2021-10-29 11:00:26 | 阅读:次| 关键词:
- [案例]听神经瘤复发的可能性大吗?7次手术7次复发的他如何摆脱
- [案例]5次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终于全切治愈
- [案例]【脑膜瘤患者治疗】德国巨大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患者手术
- [案例]巨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全切术后两年无复发,“运动达人
- [案例]INC国际教授高度疑难脑动脉瘤成功手术案例两则
- [案例]5岁儿童视神经胶质瘤德国治疗经典案例
目前,电生理监测通常用于在听神经瘤手术期间保护面神经。保护面神经包括定位它和预测它的功能。
在手术过程中,肌电图监测用于确定面神经的位置。肿瘤切除后,术中监测的神经刺激结果可以预测神经功能。
目前,在听神经瘤手术中主要使用两种面神经监测方法:肌电图和运动诱发电位。肌电图不是自由跑就是刺激。自由运动肌电图是基于A-序列脉冲的持续时间来预测面部神经功能。同时,MEP基于所确定的电位幅度来预测面部神经功能。
然而,对于使用哪种方法来预测面神经功能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多中心研究进行探索。刺激肌电图是目前预测面神经功能较常用的方法。用于预测的指标包括面神经近端段的刺激阈值、神经近端-远端振幅比和神经近端段的刺激振幅。
术中电生理监测应达到保护面神经的两个目的。第一是定位面神经,第二是预测其术后功能;A-train和MEP方法都可以实现后者,但不能实现前者。因此,在听神经瘤手术中,自由跑和刺激肌电图仍然是面神经监测不可或缺的。
在听神经瘤手术中,规范面神经的电生理监测尤为重要。有效的电生理监测必须包括以下内容:(I)麻醉深度的确定,(II)切除前彻底的神经刺激,以及(III)面神经分布标测。
在先前的研究中,对口轮匝肌和眼进行重复刺激,并且获得的较大振幅用于统计评估。然而,这项研究使用了口轮匝肌和眼的较大振幅平均值进行所有分析。研究发现,平均值较能描述面部神经的整体功能。这种方法以前没有报道过。
大多数以前发表的研究都集中在监测结果上,很少描述具体的制图技术。除了比较面神经功能和电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还总结了用于定位所述神经的方法。使用副神经肌电图来确定麻醉深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四训练法是不准确的。在本研究中,副神经的刺激幅度被用来确定是否达到了合适的麻醉深度,这是本研究介绍的另一种方法。
然而,用这两种监测方法定位面神经仍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它们不能代替刺激肌电图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作用。总之,α-train和ME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面神经功能,但是不能映射面部神经。使用时间较长的监测方法包括传统自由跑和刺激肌电图的结合。尽管其预测面神经功能的标准并不统一,但这种组合可以定位面神经并避免损伤。因此,它仍然是面部神经活动监测的主要方法;另外两种方法——A-train和MEP——只是补充。
我们的中心已经通过使用刺激和/或自由跑实现了良好的面神经保护。解剖保存率为94.2%,略低于国际报道。同样,功能保存率为92.3%,高于文献报道的70%。在目前的研究中,大多数达到解剖保留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为3级或更高。我们的发现表明,刺激幅度和阈值都可以反映术后神经功能。刺激振幅比是神经功能的较佳预测因子;刺激阈值数据可以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实时获得。
手术团队保留面神经功能的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关于切除技术和外科医生的经验。第二,关于神经监测小组能否有效追踪面神经的分布。
成功的面神经监测需要几样东西,包括足够的、可再现的手术参数和方法、有经验的外科医生、足够的技术以及监测团队和外科医生之间的相互信任。
这项研究有一些局限性。首先,不包括对照组。第二,MEP和A-train没有一起分析。
结论
面神经近端与远端的振幅比是预测术后神经功能较敏感的指标,结合副神经的刺激,肌电图监测可以确定合适的麻醉深度。听神经瘤手术中的面神经肌电图监测可以有效保护神经免受损伤。充分的面神经标测(通过标准化的电生理监测实现)非常重要,因为在切除过程中知道面神经的准确位置可以提高其功能保存率。

- 所属栏目:听神经瘤
- 如想转载“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功能的电生理标测和评估”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tingshenjingliu/1210.html
- 更新时间:2021-10-29 10: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