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脑膜瘤矢状窦旁脑膜瘤能治好吗?手术风险大吗?

矢状窦旁脑膜瘤能治好吗?手术风险大吗?

矢状窦旁脑膜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切除肿瘤与维持良好的神经系统功能。
本文有1507个文字,大小约为7KB,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矢状窦的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 17% ~ 20% 。它较重要的特点是起源于上矢状窦且肿瘤周围常有粗大通向矢状窦的引流静脉。肿瘤基底在上矢状窦的浸润和肿瘤周围引流大脑半球血液进入上矢窦的引流静脉是导致肿瘤难以全切的主要因素。有学者通过统计认为此类型脑膜瘤是具有较高复发风险的肿瘤之一。另一方面,手术时损伤肿瘤周围粗大的引流静脉可能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目前,矢状窦脑膜瘤的较佳手术治疗策略仍是一个持续争论的话题。

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难度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全部病例均于全麻下施行手术,为了便于暴露肿瘤和手术操作,根据肿瘤位于矢状窦前、中、后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体位: 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通常选择跨越矢状窦开颅,以便术中充分显露肿瘤位于矢状窦的基底部,周围切口常规超过肿瘤边界 1 cm 以上,部分病例因术前 MRI 显示肿瘤“鼠尾征”较长而选择扩大开颅范围,以确保肿瘤全切除。沿肿瘤边缘剪开硬脑膜,避开并保护粗大的引流静脉,显微镜下逐步离断肿瘤基底以减少术中出血,然后切除窦外部分肿瘤,对于较大肿瘤分块切除; 较后处理窦腔内肿瘤及受侵犯的矢状窦壁,术中严格保护好引流静脉,静脉骑跨肿瘤时,可分块切除其前后方的肿瘤组织,待肿瘤体积缩小后静脉张力降低,再小心将其剥离,对分离困难者可残留少许肿瘤; 明确矢状窦已完全闭塞者,可结扎矢状窦两端,然后将连同受累的矢状窦一并切除; 对于矢状窦通畅,但肿瘤基底与窦粘连紧无法完全切除者,使用双较电烧电灼基底部,减少其复发的机会。肿瘤切除后,充分止血并用止血纱布贴覆瘤腔。常规切除受侵蚀的硬脑膜,采用自体颅骨膜或人工硬膜替代。早期丢弃受肿瘤侵犯的颅骨,利用钛板进行一期修补,近 3 年来采用颅骨高温灭活处理再还纳固定,减少患者的费用和排异反应。逐层缝合头皮。

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有着较高的脑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的风险。由于肿瘤与上矢状窦关系密切以及瘤旁粗大引流静脉严重影响了手术全切肿瘤,Sindou[4]曾认为根治性切除肿瘤过程中脑静脉循环系统受损的可能性较高,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认为侵袭上矢状窦脑膜瘤是完整切除肿瘤禁忌症。但随着显微外科器械发展以及手术者手术技术的进步,一些学者认为对于被肿瘤浸润了的矢状窦,进行完全切除及重建矢状窦具有可行性。尽管目前认为位于矢状窦前 1 /3 的引流静脉可以适当离断,但因此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造成脑肿胀的风险依然是存在的,本组有 1 例患者术中探查见肿瘤侵入窦内,未完全堵塞,考虑瘤体侵及的范围不超过窦前1 /3 范围,遂双侧结扎后切断矢状窦,完全切除肿瘤及其附着的硬脑膜周边1.0 cm 的脑膜和侵及的矢状窦,术后患者出现脑肿胀明显,予以加强脱水、去骨瓣减压等对症治疗,患者出院时对侧肢体偏瘫,肌力约 3 级。有学者认为在造影显示矢状窦被肿
瘤完全阻塞,并且代偿引流静脉被造影清晰显示出来时才可以结扎切除矢状窦。另有学者研究认为该类型肿瘤在脑膜瘤中有着较高的复发率,为减少复发的风险尝试根治性切除肿瘤又有增加损害大脑静脉系统的风险,术中对引流静脉的骚扰,损害,可能造成静脉梗塞,脑肿胀而产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是病人的死亡。
 
矢状脑膜瘤手术的主要问题是损害上矢状窦及引流静脉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当切除肿瘤时,因肿瘤可能包裹或紧密相邻桥静脉,术中损伤桥静脉的可能性大。桥静脉的损伤会促进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局灶性静脉怒张,降低血管流通性,导致静脉瘀血。大引流静脉发生血栓则会导致大脑的充血和静脉梗塞的发生。桥静脉的损伤也会促进静脉窦血栓形成,是在上矢状窦的前 1 /3。除了从被损伤的桥静脉以外,这一区域没有其他大的引流血管引流向矢状窦,因血液流入上矢状窦减少,将发生血流栓塞,造成脑肿胀。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在上矢状窦被肿瘤阻断的情况下静脉侧支循环下的作用。
 
当侧支循环正在逐步形成前,被脑膜瘤侵袭的上矢状窦仍然是不可取代的。而被肿瘤侵蚀的窦仍然通畅的话,侧支循环可能是低效,手术将受累及的窦阻断结扎将导致静脉梗塞,因此有必要在术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对侧支循环进行评估。
以下特征证明侧支循环的存在:
①不显影的上矢状窦段;
②皮质引流静脉没有达到上矢状窦;
③阻塞的区域静脉的排空延迟;
④血流通的连接窦与其他静脉流出道的侧支静脉逆转。

代偿的侧支静脉循环包括:
①皮层静脉和深部脑池和静脉之间的吻合;
②表浅皮层静脉的端-端吻合;
③脑膜静脉的吻合;
④头皮静脉的吻合。
 
矢状窦旁脑膜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切除肿瘤与维持良好的神经系统功能。一方面,治疗策略可以基于追求肿瘤的根治性切除与重建上矢状窦及静脉回流系统,使用这种策略报道了只有 4% 的复发率( 一半的病例是高分化的脑膜瘤) ,有 3% 的病死率和 8% 的长期性神经功能恶化。二个策略是部分切除肿瘤,对残余的窦壁进行电灼及生理盐水冲洗。如果上矢状窦的逐步闭塞是在肿瘤生长导致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之后,那么,切除肿瘤完全阻塞的上矢状窦是顺利的,不需要重建窦。然而,侧支循环的损害有时候是难以避免的,因为这是在手术开口预定部位硬膜打开过程中形成的。基于100例侵及大静脉窦脑膜瘤的材料分析,有报道全部死亡的和 5 /8 的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例均是切除被肿瘤浸润的上矢状窦后,未对引流静脉系统进行重建的患者。严重并发症包括脑水肿和静脉梗塞引起的症状。有学者认为对于残留于矢状窦上的肿瘤,经行放射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的风险。对于引流静脉是重要功能区的引流静脉,我们建议术中尽量减少骚扰和损伤,必要时残留少量肿瘤,确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再给予放射治疗,以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 所属栏目:脑膜瘤
  • 如想转载“矢状窦旁脑膜瘤能治好吗?手术风险大吗?”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naomoliu/1755.html
  • 更新时间:2022-05-18 17:41:10

脑膜瘤相关文章

桥小脑角区脑膜瘤能治愈吗?小小CPA区脑膜瘤,长大横跨颅中后窝成较大岩斜区
CPA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好转病人临床症状,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更新时间:2022-05-24 22:48:57
脑膜瘤严重吗?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我们的大脑被一层叫做硬脑膜的薄组织覆盖,这层组织有时会导致肿瘤。这种脑瘤被称为脑膜...
更新时间:2022-12-02 16:42:33
脑膜瘤手术难吗?不同位置脑膜瘤手术策略及手术入路有什么不同?
脑膜瘤是来源于脑膜的常见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成人脑肿瘤的35%以上目前,国际卫生...
更新时间:2022-07-18 16:29:16
皮细胞型脑膜瘤 - 诊断与治疗
皮细胞型脑膜瘤作为WHO I级脑膜瘤的主要亚型,占所有脑膜瘤的38.7%。这类肿瘤起源于蛛网膜帽...
更新时间:2025-07-11 11:46:47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手术成功率高吗?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切除术是较富有挑战性的手术之一,原因在于肿瘤基部常位于枕骨大孔前缘...
更新时间:2022-09-18 18:49:29
海绵窦脑膜瘤包裹神经怎么治?
海绵窦脑膜瘤包裹神经怎么治?对于海绵窦脑膜瘤特别是包裹神经的情况,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
更新时间:2024-11-18 16:43:31
脑瘤从樱桃长成了苹果大、压扁大脑!较大脑膜瘤还能全切且不伤大脑吗?
大约三年前,55岁的张女士就因为经常头疼而检查出了2cm大小颅内占位,考虑为良性脑膜瘤,当...
更新时间:2021-12-20 16:49:09
INC国际教授演讲Kawase入路创始人INC国际教授Kawase:颅底脑膜瘤——我的顺利切除
神经外科领域高难度手术入路Kawase入路的创始提出者,国际神经外科后颅窝解剖三角区Kawase三...
更新时间:2022-12-21 17:12:14
小脑膜瘤可不做手术吗?有什么样的手术指征?
肿瘤,一个沉重的词,它常常代表了死亡、恐惧、无可救药,许多人都对肿瘤谈声色变,一听...
更新时间:2020-03-24 19:46:00
嗅沟脑膜瘤手术后多久恢复好正常?
嗅沟脑膜瘤手术后多久恢复好正常?嗅沟脑膜瘤手术后,患者恢复到正常状态所需的时间因个体...
更新时间:2024-05-07 15:21:28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头部开颅手术全过程图

更新时间:2020-05-12 13:51:55

脑膜瘤2cm要做开颅手术吗?

更新时间:2020-05-04 22:15:05

脑膜瘤一般多久会复发?

更新时间:2020-05-12 10:17:01

脑膜瘤为何会出现脑水肿?

更新时间:2020-03-23 21:00:48

脑膜瘤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更新时间:2022-11-01 10:53:25

非典型脑膜瘤who二级严重吗?能治好吗?

更新时间:2020-03-03 11:55:10

脑膜瘤是癌症吗?脑膜瘤严重吗?

更新时间:2020-04-30 17:51:12

相关文章

皮细胞型脑膜瘤 - 诊断与治疗

更新时间:2025-07-11 11:46:47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