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脊索瘤无需开颅!单鼻孔入路摘除巨大脑瘤,他如何实现5年无复发?

无需开颅!单鼻孔入路摘除巨大脑瘤,他如何实现5年无复发?

福教授提出 “筷子技术” 优化单鼻孔入路:利用鼻腔天然通道实施手术,保留鼻黏膜瓣,通过角度镜观察死角,避免盲目操作。
本文有855个文字,大小约为4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确诊时刻:33 岁患者的影像迷局

  “医生,我的病…… 还有救吗?”

  当医生指向核磁影像中的肿瘤时,33 岁的他一时语塞。如此巨大的占位病变是否存在误诊?与多数初诊脑瘤患者一样,他此刻唯一的诉求是确认生存希望。

  “无需担心,从单侧鼻孔即可完成肿瘤切除。”

  “鼻孔?” 他难以置信地触摸鼻翼,“从这里操作?不需要开颅?”

  影像显示这是一例体积巨大的斜坡脊索瘤(红色箭头标注):

影像可见这是一个巨大的斜坡脊索瘤(红色箭头)
神经内镜单鼻孔经蝶窦手术切除,术后5年无复发。

图 A、B 可见肿瘤占据右侧海绵窦中心区,向翼骨延伸,右侧紧邻卵圆孔。

手术方案与长期预后:神经内镜单鼻孔入路的实践

神经内镜单鼻孔经蝶窦手术切除示范图

  采用神经内镜单鼻孔经蝶窦手术完成肿瘤切除,术后 5 年随访未见复发。

  术后影像(蓝色箭头)显示:C 图矢状位无肿瘤残余;D、E、F 图轴位及冠状位证实脊索瘤绝大部分切除。

术后(蓝色箭头):C图表示矢状位显示无肿瘤残余。D、E、F图显示轴位、冠状位脊索瘤被绝大部分切除。

  INC 专家福洛里希教授指出:“脊索瘤存在治愈可能,但切除率是绝对关键因素 —— 这是极为重要的预后指标。我们早已明确,肿瘤切除越彻底,患者长期无复发的机会越大。”

打破认知误区:脊索瘤的规范化治疗路径

  面对脊索瘤,不少患者存在悲观心理,质疑 “术后必然复发”“疾病无法治愈”。但临床实践表明,脊索瘤并非 “不治之症”,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其核心要素可提炼为:“首次手术切除率”“专业化脊索瘤诊疗团队与主刀医师”。

01 脊索瘤的治愈可能性与治疗核心

  国际神外显微镜 + 内镜 “双镜联合” 手术权威、脊索瘤诊疗专家 INC 福教授在专访中强调:“脊索瘤存在治愈希望!”

  “我治疗过的部分患者至今正常生活且无复发,术后 15-20 年未出现肿瘤进展。切除率是决定性因素,肿瘤切除越充分,患者长期无复发的概率越高。”

02 首次治疗决策的重要性

  福教授的研究证实,首次治疗方案选择对预后影响显著。若初始治疗不彻底,后续难以获得理想疗效。他强调:“脊索瘤患者首次治疗应选择专业医疗中心,其具备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可从初始阶段实施规范治疗,而非在首次治疗失败后再补救。”《专家共识》亦推荐:在颅底外科经验丰富的会诊中心,由多学科团队实施治疗(Ⅴ 级证据,A 级推荐)。

早期多学科治疗对脊索瘤患者的影响研究

03 手术入路的选择逻辑:开颅与内镜的权衡

  开颅手术与神经内镜哪种对正常组织损伤更小?

开颅和内镜,究竟哪种手术方式对颅内正常组织的破坏较小呢?

  开颅手术优势:对于脑深部疑难位置或复杂肿瘤,开颅入路可更直接抵达病变,在显微镜辅助下清晰观察周围结构,降低对正常组织的侵入性。神经外科医师会根据肿瘤位置、大小优化手术入路设计,在保护神经血管的前提下实现微创操作。

  内镜技术优势:可弥补显微镜视野局限,通过多角度镜实现 360° 立体观察,触及手术死角,提升精细操作精度。

配合各种角度镜,内镜不仅能将颅内结构看得更清楚,提高精细操作,还能像探测仪般触及各个“死角”,从而获得360°全方位的立体视角。

内镜局限性:

经鼻内镜入路并发症风险——关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多见的是鼻分泌物过多,以及幻嗅或者说是嗅觉减退。

▼并发症风险:常见鼻分泌物过多、嗅觉减退,可能出现窦腔感染、腭咽功能障碍等;

▼风险成因:术者若对颅底解剖(尤其是鼻腔与血管分布)不熟悉,可能导致鼻黏膜损伤、过度电凝、正常组织切除过多等。

1、鼻黏膜的损伤;2、鼻黏膜的过度切除;3、骨和软骨的暴露;4、术中过多的电凝操作;5、正常组织切除过多;6、鼻腔内部的气流的循环障碍等。

  福教授提出 “筷子技术” 优化单鼻孔入路:利用鼻腔天然通道实施手术,保留鼻黏膜瓣,通过角度镜观察死角,避免盲目操作。

“利用鼻腔的“天然通路”优势作为手术入路,而不是创造一个入路空间来手术切瘤

双镜联合:定制化手术策略的实践

  开颅与内镜并非对立关系,“双镜联合” 技术融合二者优势:

真正将外科医生的眼睛带到病变前

  开颅手术提供近距离操作空间,内镜充当 “高清探头”;

  避免内镜对正常结构的过度磨除,通过角度镜扩大视野;

  实现 “双全” 切除目标 —— 安全切除与完全切除。这一策略成为颅底肿瘤诊疗的重要创新。

福教授研究出了一种技术“筷子技术”来实现单鼻孔手术入路。使用“筷子技术”去打开的时候,就尽量去保留原来的膜瓣。

  • 所属栏目:脊索瘤
  • 如想转载“无需开颅!单鼻孔入路摘除巨大脑瘤,他如何实现5年无复发?”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jisuoliu/5725.html
  • 更新时间:2025-06-12 10:18:37

脊索瘤相关文章

“两次复发后,我想和世界告别…”患上罕见脑瘤的她,如何开启新的人生?
得了脑瘤,一再复发, 你的勇气可以撑多久不放弃? 太累了、整个人都麻木了 我们曾听到很多...
更新时间:2025-03-27 15:08:55
INC福教授手术图解 | 颅颈交界区脊索瘤“双镜联合”下成功全切,这一手术入路
颅颈交界区脊索瘤给神经外科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手术挑战,特别是当涉及硬膜内延伸和接触神...
更新时间:2025-04-07 18:08:46
Froelich教授:颅底及颅颈交界脊索瘤的手术治疗
为探索攻克颅脑疾病更新更好的疾病解决方案,促进国际间的神经外科技术互相提高和进步。...
更新时间:2022-12-13 10:09:48
【福医妙手】INC国际福教授脊索瘤案例七|32岁,颅颈交界区脊索瘤,次全切
这是一名曾确诊患有颅颈交界区脊索瘤的患者。她经历了三次手术治疗,其中一次采用后颅顶...
更新时间:2024-11-14 13:40:38
医生,从我的鼻孔真的可以取出“土豆”大的脑瘤吗?
谈起脑瘤,大家总会联想到开颅手术,不由心生恐惧。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脑瘤都需开颅,随...
更新时间:2025-01-24 14:43:24
较大脊索瘤复发案例:“要是一开始手术就遇到他,就太好了”——5年4次手术
48岁的苏先生, 一名较大脊索瘤复发患者, 经历过3次脊索瘤手术, 妻子对他始终不离不弃,...
更新时间:2024-03-20 13:34:29
脊索瘤和软骨肉瘤预后受哪些因素影响?切除范围和辅助治疗仍是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脊索瘤和软骨肉瘤在疾病控制较大化与治疗相关发病率较小化之间取得平...
更新时间:2021-12-23 14:10:42
脊索瘤可以长得多“刁钻”?这些疑难位置上动刀,一不小心就可致命!
脊索瘤,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在它的良性特征之下,是破坏性极强、赶也赶不走的本质。当...
更新时间:2025-03-12 16:17:00
脊索瘤切不净、易复发怎办?国际脊索瘤教授Froelich教授20+年经验交流疑难治疗
脊索瘤为何总是容易复发?得了脊索瘤还有救吗?该如何治疗?教授级神外教授会怎么治疗?...
更新时间:2023-08-02 11:16:20
经鼻孔成功夹出大脊索瘤?这双“筷子”太神奇!
令人惊叹的是,福教授凭借独特的技术,通过小小的鼻孔,成功取出了直径达50mm的脊索瘤肿瘤...
更新时间:2025-05-03 20:24:10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脊索瘤能完全治愈吗?

更新时间:2021-11-24 10:28:26

脊索瘤治疗新方法

更新时间:2021-11-24 10:27:20

脊索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效果好吗?

更新时间:2021-11-24 10:20:51

质子治疗脊索瘤的临床疗效实例解读

更新时间:2021-11-24 10:16:21

脊索瘤症状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11-24 10:23:06

颅内脊索瘤综述

更新时间:2021-11-24 10:26:52

相关文章

脊索瘤手术风险有多大?

更新时间:2025-06-23 15:08:48

脊索瘤会随着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吗?

更新时间:2025-06-23 15:02:36

脊索瘤如何治疗?手术还是放疗?

更新时间:2025-06-23 14:32:36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