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脊索瘤脊索瘤会随着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吗?

脊索瘤会随着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吗?

脊索瘤作为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其遗传背景一直是研究热点。我国散发性脊索瘤占比达 95% 以上,仅有 5% 以下的病例表现出家族聚集性。
本文有1314个文字,大小约为6KB,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一、脊索瘤遗传的相关性

  脊索瘤作为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其遗传背景一直是研究热点。2025 年《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数据显示,我国散发性脊索瘤占比达 95% 以上,仅有 5% 以下的病例表现出家族聚集性。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人群中家族性脊索瘤的发生率略低,但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比例存在差异,这提示遗传因素在脊索瘤发生中扮演有限但关键的角色。

(一)家族性脊索瘤的临床特征

  家族性脊索瘤患者常表现出以下特点:

  发病年龄早于散发性病例,平均发病年龄约 40 岁,较散发性患者年轻 10-15 岁;

  肿瘤多灶性发生率较高,约 30% 的家族性病例存在多个病灶,而散发性病例仅为 5%-10%;

  复发风险更高,5 年复发率可达 60%,显著高于散发性病例的 40%。

(二)双生子研究与遗传度分析

  2023年交大医学院的双生子研究显示,脊索瘤的遗传度约为 15%-20%,这意味着遗传因素对疾病的贡献相对有限,环境因素和体细胞突变仍是主要病因。该研究同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脊索瘤共患率为 8%,而异卵双生子为 2%,进一步支持遗传因素的微弱作用。

二、脊索瘤脊索瘤相关的分子机制

(一)体细胞突变与驱动基因

1. BRAF 突变的临床意义

  BRAF V600E 突变在脊索瘤中的发生率约为 5%-10%,多见于颅底脊索瘤。2024 年《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指出,携带 BRAF 突变的脊索瘤患者肿瘤生长速度更快,对 MAPK 通路抑制剂的反应更敏感。这类患者常表现为头痛进展迅速,伴有明显的颅神经压迫症状,如复视、面部麻木等。

2. NF2 基因突变的作用

  NF2 基因编码的 Merlin 蛋白是重要的抑癌因子,其突变在脊索瘤中的发生率约为 3%-5%,常与神经纤维瘤病 2 型(NF2)相关。携带 NF2 突变的脊索瘤患者多合并听神经瘤脑膜瘤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临床需注意全面评估。

(二)胚系突变与遗传综合征

1. APC 基因突变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约 1% 的脊索瘤患者携带 APC 基因胚系突变,这类患者同时具有肠道息肉病的表现,提示 FAP 与脊索瘤的潜在关联。2025 年北京协和医院报道的一例家族性脊索瘤家系中,3 代人中有 4 例脊索瘤患者,均检测到 APC 基因 c.1309G→T 突变,证实了 APC 基因在脊索瘤遗传中的作用。

2. TP53 基因突变与 Li-Fraumeni 综合征

  Li-Fraumeni 综合征相关的 TP53 突变在脊索瘤中的发生率不足 1%,但携带该突变的患者罹患多种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增加,包括乳腺癌、肉瘤等。临床中若发现年轻脊索瘤患者合并其他肿瘤,需考虑 TP53 突变的可能。

三、家族性脊索瘤的遗传检测

(一)家族史采集要点

  临床中识别家族性脊索瘤的关键在于详细的家族史采集,需重点关注: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同胞)中是否有脊索瘤患者;

  家族成员中是否存在多种原发性肿瘤病例;

  家族成员的脊索瘤发病年龄是否普遍较早。

(二)遗传检测的适应症与方法

1. 适应症人群

  家族中≥2 例脊索瘤患者;

  脊索瘤发病年龄<40 岁;

  脊索瘤合并其他原发性肿瘤(如脑膜瘤、肉瘤)。

2. 检测技术与靶点

  全外显子测序(WES):可检测 APC、TP53、NF2 等基因的胚系突变,2023 年《Genomics》显示其突变检出率约为 8%-12%;

  靶向基因 panel:针对 BRAF、TERT、CDKN2A 等脊索瘤相关基因,适用于散发性病例的分子分型;

  甲基化分析:脊索瘤的甲基化谱具有独特特征,可辅助鉴别遗传性与散发性病例。

四、BRAF 突变型脊索瘤的临床特征

(一)症状与影像学差异

BRAF V600E 突变型脊索瘤常表现为:

  肿瘤生长更迅速,平均体积增长速度为 0.8cm / 年,快于野生型的 0.3cm / 年;

  颅底受累更为常见,约 70% 的 BRAF 突变病例发生于斜坡及鞍区;

  MRI 上 T2WI 信号更高,增强扫描呈现不均匀强化,与野生型的 “蜂窝状” 强化有所不同。

(二)治疗反应与预后

  携带 BRAF 突变的脊索瘤对靶向治疗更敏感,2024 年一项 II 期临床试验显示,维莫非尼(Vemurafenib)治疗 BRAF V600E 突变型脊索瘤的客观缓解率达 35%,疾病控制率为 78%,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五、遗传性脊索瘤的管理策略

(一)家族性病例的监测方案

  影像学随访:家族性脊索瘤患者的一级亲属,从 30 岁开始每 1-2 年进行全颅 + 全脊柱 MRI 检查;

  遗传咨询:明确基因突变的家族成员,建议进行生育前遗传咨询,考虑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

(二)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对于携带 BRAF 突变的脊索瘤患者,可优先考虑:

  BRAF 抑制剂:如维莫非尼、达拉非尼,单药或联合 MEK 抑制剂(如曲美替尼);

  免疫治疗:PD-1 抑制剂在 BRAF 突变型脊索瘤中的有效率约 15%-20%,可作为二线治疗选择。

六、脊索瘤会遗传吗?

  绝大多数脊索瘤(95% 以上)为散发性,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仅有少数(<5%)家族性脊索瘤与特定基因突变(如 APC、TP53、NF2)相关,具有遗传倾向。判断要点包括:家族中多人患脊索瘤;发病年龄早(<40 岁);合并其他肿瘤。

  有上述特征者建议进行遗传检测,明确突变类型并采取预防措施。

脊索瘤遗传

  • 所属栏目:脊索瘤
  • 如想转载“脊索瘤会随着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吗?”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jisuoliu/5808.html
  • 更新时间:2025-06-23 15:02:36

脊索瘤相关文章

脊索瘤手术风险大吗?能手术全切肿瘤吗?INC福教授案例交流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骨肿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轴的任何部位。脊索瘤是一种独特的实体...
更新时间:2024-01-22 18:41:53
脊索瘤如何治疗?一定要做手术吗?
脊索瘤,作为一种起源于胚胎残余脊索组织的罕见肿瘤,因其生长位置特殊、侵袭性强,给患...
更新时间:2025-05-19 17:25:37
少见脊索瘤长在大脑深处、多次复发,放弃还是坚守希望?
我感觉可以只用手术一直做到老,虽然会复发,但长得慢,一年才涨个1cm。 做过3次鼻内镜手术...
更新时间:2024-02-01 10:19:00
颅底脊索瘤早期的症状有哪些?
脊索瘤患者通常表现出非特异性的、有时令人困惑的症状,这明显地推迟了诊断,直到疾病的...
更新时间:2022-11-25 15:40:55
同为颅底脊索瘤,为何一个只要经鼻孔1cm切口内镜手术,一个要开颅手术?
病患:医生,你好,我脑子里长个肿瘤,怎么办? 医生:需要手术! 病患:手术是开颅做还是...
更新时间:2023-11-27 14:39:55
96.5cm³的挑战!福教授如何‘拆弹’巨大脊索瘤?
艾蒂安,26岁,原本是个热爱生活、活力满满的年轻人。但最近,他的生活却像是被按了暂停键...
更新时间:2025-02-13 16:02:13
26岁小伙橙子大肿瘤压脑干!「双镜联合」一键解除“高危脑瘤”
脊索瘤的治愈并非易事,我有一些病人在 15-20 年前接受过治疗,现在仍然很好。 切除率是关键...
更新时间:2025-03-25 14:45:12
5岁得了斜坡脊索瘤多久能彻底治好?
5岁得了斜坡脊索瘤多久能彻底治好?斜坡脊索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肿瘤,在5岁儿童中发病更是...
更新时间:2024-09-24 14:07:50
颅底肿瘤脊索瘤有哪些早期症状和晚期症状?
在神经外科领域,颅底肿瘤脊索瘤虽不似常见感冒般广为人知,但其带来的健康威胁却不容小...
更新时间:2025-05-19 17:10:17
早期恶性脊索瘤能治愈吗?
早期恶性脊索瘤能治愈吗?早期恶性脊索瘤通常是难以完全治愈的。脊索瘤是一种源自胚胎残留...
更新时间:2024-05-30 11:56:38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脊索瘤能完全治愈吗?

更新时间:2021-11-24 10:28:26

脊索瘤治疗新方法

更新时间:2021-11-24 10:27:20

脊索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效果好吗?

更新时间:2021-11-24 10:20:51

质子治疗脊索瘤的临床疗效实例解读

更新时间:2021-11-24 10:16:21

脊索瘤症状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11-24 10:23:06

颅内脊索瘤综述

更新时间:2021-11-24 10:26:52

相关文章

脊索瘤手术风险有多大?

更新时间:2025-06-23 15:08:48

脊索瘤会随着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吗?

更新时间:2025-06-23 15:02:36

脊索瘤如何治疗?手术还是放疗?

更新时间:2025-06-23 14:32:36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