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女性高管罹患延髓血管瘤13年病情危重,高瘫痪风险手术助其重获新生

女性高管罹患延髓血管瘤13年病情危重,高瘫痪风险手术助其重获新生

2016年,她突发剧烈头痛,辗转上海、北京、湖南多家知名医院,最终确诊延髓-颈髓交界区海绵状血管瘤。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持续遭受头痛、视力障碍及肢体偏瘫困扰。
本文有1030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患者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共存13年,持续面临头痛、偏瘫及失明威胁。辗转多地求医未果,再出血风险危及生命。

  一场致瘫高风险手术,如何最终助其术后两周重返职场?

  患者王女士,30余岁,延髓海绵状血管瘤,长达十三年的病程,两次出血史与手术困境。

  2008年,王女士首次因脑干出血引发头晕、呕吐住院,经治疗后恢复。

  2016年,她突发剧烈头痛,辗转上海、北京、湖南多家知名医院,最终确诊延髓-颈髓交界区海绵状血管瘤。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持续遭受头痛、视力障碍及肢体偏瘫困扰。

  至2021年,症状加重,影像学检查提示再出血风险极高。

  经历两次脑干出血且症状逐次加重的王女士,其颅内血管瘤存在随时致命的高风险。

  然而,肿瘤位于延髓-颈髓这一关键区域,手术致瘫风险巨大,致使其13年来未能接受手术治疗。

肿瘤位置险要(延髓-颈髓),手术导致瘫痪的风险巨大,这使她13年来一直未敢手术

INC巴教授挑战高风险手术,与国内专家联合实施手术

  困境中,王女士寻求INC国际脑干手术专家巴特朗菲教授帮助。

  2021年,巴特朗菲教授作为主刀医师,与国内专家共同制定周密手术方案。

  术中,巴教授凭借丰富经验,在助手协助下精准避开密集的血管神经结构,充分显露并成功全切脑干部位海绵状血管瘤。手术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成功全切了脑干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

  恢复迅速,术后两年无复发

  术后第2天: 转出ICU,无新增神经功能损伤,可下床行走。

  术后第2周: 王女士顺利出院,迅速回归正常工作与生活。出院时术前症状显著改善,影像学证实肿瘤完全切除。

术前术后MRI对比

  术后2年随访: 巴特朗菲教授评估最新MRI影像后确认:“结合既往出血史,当前复查显示病情稳定”,明确血管瘤全切后2年无复发。鉴于恢复良好,建议下次复查于2年后进行。

巴教授术后2年随访邮件截图

巴教授术后2年随访邮件截图

延髓-颈髓海绵状血管瘤手术难度及风险解析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具有不可预测的反复出血特性。延髓-颈髓区域神经高度密集,解剖结构深在复杂。手术操作稍有不慎即可能损伤关键神经传导束,导致心跳呼吸骤停、术后无法自主呼吸、长期昏迷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脊髓作为连接大脑与全身的重要结构,布满神经束及神经节。术中不当牵拉或止血操作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引发瘫痪、意识障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脊髓作为大脑与全身连接的“主干道”,同样布满重要神经束和神经节。术中不当的牵拉或止血操作都可能引发脊髓损伤,造成瘫痪、意识或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核心:精准手术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虽罕见(占颅内病变0.4%-0.6%,脑血管畸形5%-10%),但危害显著。其特征为反复不可预测的出血,复发率高于其他部位,易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延髓部位病变(约占脑干海绵状血管瘤5%)手术风险尤高。

治疗原则:全切与功能保护并重

  针对该高危区域病变,INC国际脑干手术专家巴特朗菲教授强调:手术目标需兼顾病变全切与正常脑干组织保护。具体要求如下:

  个体化策略:依据肿瘤位置、形态及其与周围关键结构(神经、传导束、脑膜)的关系制定个性化方案。

  精准技术: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及安全切口区域,依赖精湛显微手术技巧。

  技术辅助:术中神经导航(结合功能MRI及纤维束成像)精确定位;神经电生理监测(延髓手术中尤为重要)实时预警神经功能风险;需关注个体解剖变异。

  关键禁区:术中严格避免于第十二对颅神经(舌下神经)外侧区域操作。

  遵循上述原则,现代技术支持的精准手术可显著提升安全性及成功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

INC国际脑血管病专家巴特朗菲教授

  巴特朗菲教授任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同时担任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外科研究院血管神经外科主任。其擅长领域包括:大脑半球病变、脑干病变、脑血管疾病、脑深部胶质瘤、颅颈交界区病变的肿瘤切除术、神经吻合术及各类椎管内肿瘤手术。

巴特朗菲教授擅长大脑半球病变、脑干病变、脑血管疾病、脑内深层区胶质瘤、颅颈交界处的病变等的肿瘤切除术、神经吻合术以及各种椎管内肿瘤等

  巴特朗菲教授接受过来自欧洲、中东、北非、日本、中国、韩国、新西兰、南非及智利等40个国家的学术邀请,作为特邀发言人出席400余场国际学术会议,对神经外科领域(尤其颅底外科及脑脊髓显微外科血管病变治疗)贡献卓著。

  • 所属栏目: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 如想转载“女性高管罹患延髓血管瘤13年病情危重,高瘫痪风险手术助其重获新生”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xueguanliu/6164.html
  • 更新时间:2025-07-29 08:39:26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相关文章

天坛医院手术实录|小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从高风险手术到自由奔跑的重生之
“右小脑出血性血管畸形已实现完整切除,无残留且未产生不良影响……” 术后 3 个月,巴教...
更新时间:2025-06-12 10:06:48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后好转是“自愈”吗?反复出血有哪些风险?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家属自述: 脑干出血到离世,然后7天发生了什么? 18日下午3点多,妻...
更新时间:2023-11-09 10:27:52
从偏瘫、面瘫恐惧中走出——香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选择信任巴教授,术后
海绵状血管瘤被切除了,所以健康的脑组织有膨胀,有点像海绵一样张开。这是正常的,海绵...
更新时间:2024-05-28 13:35:45
2次脑干出血,患者从「手术风险极高」到「术后恢复良好」的诊疗历程
28岁的琳琳在不足两月内经历2次脑干出血。她与家人多方求医、研读专业资料后,一个沉重共...
更新时间:2025-07-16 09:20:38
藏在脑干的“不定时炸弹”如何安全拆除?德国神外大咖用“ABCD”手术分型给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 巴特朗菲教授 基于30多年脑干手术...
更新时间:2025-04-07 17:26:44
准妈妈不幸患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与死神抗争、生命和骨肉都要保!
怀孕4个月发现脑干出血,竟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作祟,怎么办?可以生完孩子再手术吗?如果...
更新时间:2021-12-27 16:24:55
高难度开颅术后多久能坐飞机?能健身……听巴教授如何回答!
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在脑袋上开刀动手术,是的大手术, 那这样的大手术大概多久能恢复出院...
更新时间:2024-07-15 16:10:27
同是海绵状血管瘤,脑干为何成“危险雷区”?直击国际大咖“围剿第一现场”
在神经外科领域,脑干一度被称为手术禁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占全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19%-...
更新时间:2025-04-16 15:45:06
脑海绵状血管瘤急性出血期的抉择:「回家静养」还是「直接手术」?
出血急性期能否手术? 5岁的淼淼,面临严重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时, 多处求医却被告知出...
更新时间:2025-02-21 14:57:10
18岁女孩多发海绵状血管瘤赴德寻求巴教授术后1年随访
18岁女孩多发海绵状血管瘤赴德术后1年随访 巴教授邮件随访回复截图 附件是的MR图片截图,在...
更新时间:2023-05-16 17:09:01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胶质瘤

更新时间:2021-12-15 13:40:40

致命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赴德手术案例

更新时间:2021-12-14 16:47:00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