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从确诊良性到多次复发,我为何最终选择了临终关怀?
发布时间:2025-10-11 10:38:23 | 阅读:次| 关键词:脑膜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从确诊良性到多次复发,我为何最终选择了临终关怀?
- [案例]突发脑出血几近瘫痪入ICU,手术逆转生死结局!
- [案例]儿童恶性脑肿瘤“作恶多端”,治疗方法怎么选?INC国际
- [案例]22岁大学生功能区旁海绵状血管瘤出血、肢体无力,能全切
- [案例]7岁胶质瘤孩子赴德成功手术案例
- [案例]2周内肿瘤迅速增大,体积显著扩张!脑膜瘤恶变危机应对
- [案例]1999-2024 | 与脑膜瘤抗争25年,他如何挺过来的?
这是一个关于脑膜瘤病情发展的临床病例记录
40岁时,我的左眼出现无明显原因的视物模糊。与双眼近视不同,仅单眼模糊,另一只眼视力清晰。
“去医院检查一下吧。”一句无意间的提醒,竟真的在脑部检查中发现肿瘤:左侧额部存在肿块,位置在蝶窦上方。
“蝶窦是哪里?”
“蝶窦为位于颅底中央的鼻窦之一,具体处于蝶骨体内,鼻腔后上方的深部。其周边毗邻垂体、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属于鼻腔与颅脑交界区域的关键解剖部位。”
医生建议手术,我当时未多考虑,认为切除即可。首次手术实现Simpson II级切除,病理诊断为WHO 1级脑膜瘤,Ki-67指数较低,医生表示情况良好。
“脑膜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是良性的!”
然而仅一年后,这一“良性”脑膜瘤再次复发。
第二次手术中,医生发现该“温和”肿瘤已侵蚀眶顶附近骨质。为降低复发风险,本次手术切除更为彻底,达到Simpson 1级,术后我还接受了放疗。病理报告仍为“1级脑膜瘤”,但新增“伴侵袭骨质”的描述。
之后十四年病情平稳。
我几乎忘记脑中曾有的这一“不速之客”。直至视力再次恶化,复视、眼眶疼痛相继出现。MRI显示一个2.5厘米的肿瘤复发,紧密包裹视神经。
在伽玛刀治疗前,我曾尝试激素治疗,效果有限。症状持续进展:左眼失明,眼球突出。
放疗后肿瘤暂时缩小,为我争取了两年缓解期。然而之后开始出现鼻衄。再次检查显示肿瘤已侵入蝶窦、翼腭窝。
再次进行栓塞治疗与手术。
此次病理报告结论改变:WHO 2级脑膜瘤——肿瘤发生了分级进展。
术后三个月,残余肿瘤再次生长;六个月时肿瘤充满眼眶,从1.8厘米迅速增大至4.5厘米。
这次手术是我绝望的开始:采取额颞部开颅、眼眶内容物摘除术,即眼眶内部组织全部移除,我完全失去视力。但肿瘤仍在多处复发。六个月内我接受两次伽玛刀治疗,并额外进行减瘤手术以缓解症状。
随后尝试药物治疗……但身体已无法耐受,皮疹、鹅口疮、便秘等副作用相继出现。
在生命最后阶段,我选择了临终关怀,最终离世。
病例来源说明
本案例引自《Frontiers in Oncology》2022年在线发表的综述《侵袭性脑膜瘤的识别与管理》。该综述通过呈现具有不同WHO分级但均显示侵袭性临床过程的脑膜瘤案例,说明其治疗策略。
脑膜瘤的良恶性区分
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根据形态学与分子标准将脑膜瘤分为3级:
1级脑膜瘤属良性亚型;
2级脑膜瘤具有中度侵袭性行为,常表现为组织学不典型性;
3级为恶性,显示侵袭性恶性行为。
尽管大多数脑膜瘤为良性、生长缓慢,但若未早期诊断,肿瘤可能长至较大体积,导致显著致死致残率,尤其当位于手术难以到达区域时。它们常压迫或包裹邻近脑组织及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治疗方案主要取决于肿瘤位置、分级与症状。脑膜瘤常侵犯周围结构(特别是硬脑膜),侵袭性亚型的局部扩散速度与范围通常更大。
良性脑膜瘤是否可能恶变?
多项研究及自然病程观察表明,大多数无症状脑膜瘤的年生长速度约为2.4毫米。当然,每种肿瘤、每位患者的生长速度均不同,且并非匀速生长。
脑膜瘤有良恶性之分,通常良性脑膜瘤若手术全切,有望达到临床治愈,首次手术尤为关键。患者不必过度担心恶变,只要积极治疗,良性转为恶性的概率很低,但也有报道提示放疗可能诱发脑膜瘤恶变。
恶性脑膜瘤生长较快,无包膜,边界不清,常呈浸润性生长且分化较差,若不及时治疗,肿瘤侵犯压迫脑组织可能导致肢体瘫痪、面瘫、言语障碍等后果。

- 所属栏目:脑膜瘤
- 如想转载“脑膜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从确诊良性到多次复发,我为何最终选择了临终关怀?”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naomoliu/6798.html
- 更新时间:2025-10-11 10:30:46
- 上一篇:开颅后,朋友问我怎么头发还在!脑膜瘤手术究竟是微创还是开颅?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