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脑膜瘤81岁老年人成功挑战高风险脑膜瘤切除术,术后4天出院

81岁老年人成功挑战高风险脑膜瘤切除术,术后4天出院

对于此类复杂高龄脑膜瘤病例,INC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的部分成员教授具有丰富经验,手术目标不仅在于最大化切除肿瘤,更需确保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
本文有1188个文字,大小约为6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81岁的张奶奶不慎摔倒,情况危急。

  近3个月来,她出现左侧面部麻木及步态不稳,原以为仅是年老所致。未曾想此次摔倒后入院检查,竟发现颅内存在肿瘤。

  “如此高龄接受开颅手术,风险是否过高?”

  81岁高龄患者的高难度开颅手术,如何实现术后4天出院?

高龄手术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风险一:身体机能储备下降

  老年患者常伴有心脏泵血功能减退、肺脏氧合能力下降等生理功能衰退,导致手术耐受性降低。

风险二:并存基础疾病

  此类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增加了围手术期管理的复杂性。

风险三:术后恢复期并发症

  即使手术成功,恢复期仍面临多种并发症风险,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及尿潴留等。

  尤为关键的是,该患者的肿瘤位置特殊——已压迫脑干这一关键结构,轻微操作失误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主刀医生需具备精湛的技术与全面的风险把控能力。

点击阅读INC福洛里希教授高龄老人脑膜瘤案例:86岁高龄为何仍愿意坚定手术?INC福教授"双镜联合"让她安度晚年

  对于此类复杂高龄脑膜瘤病例,INC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的部分成员教授具有丰富经验,手术目标不仅在于最大化切除肿瘤,更需确保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张奶奶的手术是如何成功的?

  术前MRI: 显示脑幕下表面向左小脑桥脑角区存在大型均匀强化病变,导致显著脑干受压,引发面部麻木及步态失衡。

  诊断:桥小脑角区脑膜瘤

  手术方案: 行左侧乙状窦后开颅手术切除肿瘤

  术后情况: 手术顺利完成,脑膜瘤获全切,未出现新发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脑干压迫解除。术后第4天出院回家。术后1个月随访,步态失衡及左侧面部麻木症状消失。术后至今4年间,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患者生活状态正常。

(A、B为术前影像,C、D表示术后影像)

(A、B为术前影像,C、D为术后影像)

桥小脑角区手术的复杂性体现在何处?

  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 CPA)是由前内侧的桥脑外缘、前外侧的岩骨内缘及后下方的小脑半球前外侧缘构成的锥形狭窄空间,锥尖位于岩骨尖。该区域的重要性在于其内聚集了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及岩静脉等关键结构。

图 1 *号所标位置附近即为桥小脑角区,此处可见

图 1 *号标记位置附近即为桥小脑角区。

  桥小脑角区肿瘤多为轴外来源,常见类型包括听神经瘤、脑膜瘤、三叉神经瘤,此外还可见胆脂瘤、蛛网膜囊肿、血管母细胞瘤、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转移瘤,以及源自小脑或脑干并向该区域突出的脑内肿瘤。

  桥小脑角(CPA)区脑膜瘤通常起源于覆盖岩锥后表面的硬脑膜,位于三叉神经外侧。Cushing和Eisenhardt于1938年最早将此类肿瘤描述为“伪听神经瘤”。多数桥小脑角区脑膜瘤起源于第Ⅴ、Ⅶ/Ⅷ、Ⅸ和Ⅹ颅神经后方,这些神经被肿瘤推挤至前方且与肿瘤间存在完整的蛛网膜分隔,肿瘤近中线侧尚有丰富的血管结构。正是这种复杂的解剖位置,决定了手术切除的高难度。

相关阅读:

天坛医院手术纪实 | 偶然发现、无症状,被体检报告"揭发"的脑瘤,切吗?

9年潜伏的"沉默杀手":"血腥三角"CPA区肿瘤如何悄然压迫脑干直至变形?

小小CPA区脑膜瘤,长大横跨颅中后窝成巨大岩斜区脑膜瘤,越等越难根治!

脑膜瘤伽马刀治疗无效后还能手术吗?CPA区脑膜瘤经典案例分享

手术风险过高时,可否选择放疗?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全切是有效治疗手段。但当肿瘤毗邻或侵犯重要血管、神经或脑组织时,患者可能被告知:手术风险过大,难以全切,甚至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此时患者常询问:手术难度过大,能否采用伽马刀治疗? 对于生长中或有症状的脑膜瘤,无论肿瘤级别高低,手术治疗仍应作为首选方案。理论上,手术切除范围越大,越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图:现国际通行的Simpson分级 预测脑膜瘤复发的关系

图:国际通行的Simpson分级与脑膜瘤复发风险的关系

  伽马刀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有时甚至是手术替代方案,但通常仅被推荐用于海绵窦区等手术困难部位。因为伽马刀无法直接解除肿瘤占位效应、缓解神经症状或明确组织病理诊断。建议患者优先争取手术机会,避免轻易选择伽马刀或其他辅助治疗。

  伽马刀一般适用于体积较小的肿瘤,常伴随放射性神经损伤风险。脑膜瘤直径若超过3厘米,伽马刀易造成颅神经损伤,引发脑水肿、肢体麻木无力、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且易致肿瘤残留与复发。对患者及家属而言,肿瘤残留或复发将带来长期困扰。

伽马刀可以作为手术后的辅助疗法,有时甚至是手术的替代方案,一般医院仅推荐用于海绵窦区等疑难位置

  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及医疗条件决定。放疗虽无需开颅、无术中出血,但不能根治肿瘤。简言之,放疗虽能抑制肿瘤生长却难以“根除”,且可能损伤瘤周神经血管组织。若经济条件允许、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并能获得优质医疗资源,选择“安全的全切手术方案”可为患者争取更多机会。

  • 所属栏目:脑膜瘤
  • 如想转载“81岁老年人成功挑战高风险脑膜瘤切除术,术后4天出院”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naomoliu/6155.html
  • 更新时间:2025-07-28 09:22:33

脑膜瘤相关文章

走进INC福教授手术“现场” | 想知道你的脑膜瘤是如何被切除的吗?
当你被推进手术室,接下来的一切经历好像与你有关,又好像与你无关。当然,躺在手术台上...
更新时间:2025-03-31 15:19:28
脑膜瘤全切记录 | 当肿瘤疯狂“汲取”你的血液,造成神经损伤……切还是不切
脑膜瘤初次手术遭遇出血,从手术台上下来,竟变成了偏瘫,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脑...
更新时间:2025-03-20 14:54:14
岩斜区脑膜瘤如何治疗?INC国际教授岩斜区脑膜瘤实例交流
斜区脑膜瘤约占后颅窝脑膜瘤的2%。由于病变起源于斜坡上三分之二处的岩斜连接处,PCM位于三...
更新时间:2023-08-14 17:24:59
全切、不见疤痕、无并发症,一举三得的脑膜瘤手术是如何做到的?
小D是一位网红,她喜欢自己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样子,不幸的是,一个蝶眶脑膜瘤让她的视力...
更新时间:2025-03-24 18:50:31
开颅后切口竟长不出头发?INC福教授“无疤”全切巨大脑膜瘤,伤口也能“美美
开颅术后不长头发了? 22岁的小蓝正上大学,然而,一个低级别胶质瘤悄悄找上他。为了抓紧治...
更新时间:2025-04-22 15:22:55
“良性脑膜瘤” 突变恶性肿瘤!颅脑磁共振影像诊断谜题
尽管多数肿瘤可通过 MRI 判断良恶性,但术后病理检查才是诊断肿瘤级别的 “金标准”。临床...
更新时间:2025-06-10 09:25:35
这个脑瘤切除难度极大?INC福洛里希教授的精湛技艺,完成颅底高难度手术!
经过术前一系列检查评估,INC福洛里希教授团队最终决定在有限的空间内施展高超技艺,确定...
更新时间:2025-06-11 10:58:47
INC国际三大教授参与欧洲EANS共识——海绵窦脑膜瘤开颅、内镜手术进展……
海绵窦(CS)的平均尺寸为2厘米长,1厘米宽;该区域神经、血管交错解剖高度复杂,涉及多个颅神...
更新时间:2024-12-16 15:06:57
脑瘤治疗新突破:无需开颅,这些脑肿瘤可经眉弓切除!
当大脑遭遇肿瘤威胁时,现代医学已拥有多种精准“拆弹”方案:传统开颅手术如同打开颅腔...
更新时间:2025-05-15 10:31:03
揭秘嗅沟脑膜瘤手术显微开颅与经鼻入路之争——国际颅底大咖福教授研究综述
嗅沟脑膜瘤(Olfactory Groove Meningiomas, OGM)起源于筛板及额蝶缝,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0%。生长初期往...
更新时间:2025-02-01 17:37:12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较大脑膜瘤患者感谢INC和巴特朗菲教授

更新时间:2021-12-15 09:48:40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