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患者全切术后7年未复发并顺利毕业
发布时间:2025-07-17 09:02:08 | 阅读:次| 关键词:颅咽管瘤患者全切术后7年未复发并顺利毕业
- [案例]一天200次痴笑发作,LITT不用开颅也能“打服”下丘脑错构
- [案例]研究发现低级别胶质瘤“早期手术”的生存益处
- [案例]INC国际三大教授参与欧洲EANS共识——海绵窦脑膜瘤开颅、
- [案例]良性垂体瘤导致失明,术后一年竟复发!该再次手术吗?
- [案例]三大常见鞍区肿瘤——垂体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国际
- [案例]脑瘤未全切,三次手术四次复发
颅咽管瘤阴影笼罩安达的童年长达五年,自7岁起持续至12岁。"因恐惧手术风险而犹豫,担忧术中意外或部分切除后肿瘤快速复发,孩子徒受痛苦......"安达父母彻夜难眠,最终仍难抉择,只得选择继续观察。
直至安达12岁主诉视物模糊,无法看清黑板文字,父母方意识到病情正逐步进展。他们重新将希望寄托于手术,视其为最终选择。
"此肿瘤切除难度极高,"面对医生摇头叹息,安达父母再度陷入绝望,"患儿肿瘤位置深在,现已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追求全切除手术风险巨大,可能引发失明及永久性内分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这"最终选择"并非易事,然不幸中之万幸,安达父母的果决带来转机!安达不仅实现肿瘤安全全切,更在7年随访期内无复发。期间,安达如常完成高中学业,身着毕业服顺利毕业!如今,安达已回归正常生活轨迹。阴霾消散,光明终现。
PART 01视力进行性损害的病理机制
颅咽管瘤虽属良性肿瘤,却具高度侵袭性。其常隐匿生长,确诊时多已体积巨大。此"巨大占位"占据儿童狭小颅腔,阻碍脑脊液循环,引发头痛、呕吐等症状。此外,多数颅咽管瘤患儿表现为身材矮小、精神萎靡、面色晦暗、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多饮多尿......该肿瘤持续损害机体功能并消耗营养以维持自身生长。其另一显著特征为进行性视力损害。
视交叉受压
视交叉位于鞍区上方,颅咽管瘤向鞍上生长可直接压迫视交叉。典型症状为双颞侧偏盲;若肿瘤偏侧压迫视束或未交叉纤维,则出现同向性偏盲。
视神经或视束受压
肿瘤向前上方生长可压迫单侧或双侧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中心暗点或失明;向后外侧生长压迫视束则引发对侧同向性视野缺损。
颅内压增高
颅咽管瘤晚期可致视乳头水肿,进一步损伤视功能(临床少见)。
血管压迫
肿瘤压迫视路供血血管(如垂体上动脉分支),导致视觉通路缺血性损伤。
肿瘤相关炎症或囊液渗出
颅咽管瘤囊性成分破裂或渗漏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加重视神经/视交叉周围组织水肿。
安达12岁时已出现视力下降,若不手术恐将完全失明。父母深知病情不容延误。然医生告知手术全切难度极大,部分切除将致多次复发。他们决心寻求全切方案。经友人推荐,安达一家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SickKids儿童医院,求诊于国际知名儿童神经外科专家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
PART 02成功全切后的新生旅程
鲁特卡教授全面评估安达病情后制定手术方案,经家属知情同意,这场关乎患儿未来的手术正式实施。漫长等待后,安达父母获知喜讯:"手术顺利,肿瘤已安全全切!""万分感谢鲁特卡教授......"父母双手合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鲁特卡教授7年随访期间,安达无复发迹象,并于17岁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父母再次向教授表达深切谢意。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颅咽管瘤患者全切术后7年未复发并顺利毕业”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6037.html
- 更新时间:2025-07-17 08:57:50
- 上一篇:脑动静脉畸形伽马刀后残留:如何权衡「再出血风险」与「开颅手术风险」?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