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弥漫内生性脑桥胶质瘤(DIPG)当前免疫治疗策略析

【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弥漫内生性脑桥胶质瘤(DIPG)当前免疫治疗策略析

弥漫性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PG)是起源于脑干脑桥的侵袭性脑肿瘤,占所有脑干胶质瘤的 80% 以上。该病中位发病年龄为 6-7 岁,患儿确诊后 2 年生存率不足 10%,5 年生存率低于 1%。
本文有910个文字,大小约为4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世界神经外科学院前院长(2011-2014)、世界神经外科专业知名杂志《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编(2013-至今)、INC国际儿童神经外科专家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发表研究《Current immuno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以下为研究核心内容梳理。

01 PART 摘要

  弥漫性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PG)是起源于脑干脑桥的侵袭性脑肿瘤,占所有脑干胶质瘤的 80% 以上。该病中位发病年龄为 6-7 岁,患儿确诊后 2 年生存率不足 10%,5 年生存率低于 1%。由于肿瘤位于脑桥,手术干预难度极大,放射治疗仅能提供短期缓解,而肿瘤持续局部浸润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当前 DIPG 已成为儿童脑肿瘤死亡的首要病因,以生命年损失(YLL)衡量,每个患者超过 67 年,显著高于肺癌(约 14 年)和乳腺癌(约 16 年)。尽管针对 DIPG 已开展 95 项以上临床药物试验,但均未改善生存率。因缺乏明确靶向药物且药物难以穿透完整血脑屏障(BBB),单一或联合化疗策略均未成功。基于此,医学界正聚焦免疫疗法研究,探索方向包括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AR-T)疗法、免疫检查点阻断、癌症疫苗及自体细胞转移疗法等。本文综述了影响 DIPG 免疫治疗发展的遗传因素最新进展,并探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等新兴技术的潜在联合应用价值。

展示了目前DIPG的免疫治疗策略。目前正在研究癌症疫苗、抗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和自体细胞转移疗法作为DIPG的可能免疫治疗方法。潜在靶标基因包括多种免疫检查点和肿瘤相关抗原。药物递送可通过对流增强递送(CED)、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或动脉内治疗来实现。

  DIPG 免疫治疗策略示意图:当前研究涉及癌症疫苗、治疗性抗体、CAR-T 细胞及自体细胞转移疗法。潜在靶标包括多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和肿瘤相关抗原,药物递送可通过对流增强递送(CED)、MRgFUS 或动脉内治疗实现。

02 PART 治疗面临的核心挑战

  DIPG 治疗的主要障碍在于药物递送 —— 血脑屏障(BBB)显著限制药物、抗体或外源性分子的穿透性。已开展的 95 项临床试验均未改善患者生存,可能与药物无法有效到达靶点、治疗浓度不足有关。目前探索的新型递送方法包括:

  对流增强递送(CED):通过泵驱动微导管以液压方式输送药物,利用压力使药物在肿瘤内均匀分布。多项临床试验证实该方法在 DIPG 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但微导管插入的侵入性及药物非靶向泄漏至健康组织的风险仍需关注。

  动脉内治疗:将药物注入肿瘤邻近动脉,联合高渗药物开放 BBB。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 BBB 开放具有非选择性且依赖脑区,可能导致其他物质渗透及内皮细胞稳态破坏,引发脑水肿、神经功能损伤等毒性反应,尽管有研究支持其安全性,但证据存在矛盾。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非侵入性技术,通过静脉注射微气泡,在聚焦超声场中振动以短暂安全开放 BBB。超声束可精准定位肿瘤区域,减少非靶向效应,已证实可递送化疗药物、纳米颗粒、抗体及基因载体等,在 DIPG 小鼠模型中验证了安全性和有效性。

03 PART 研究总结

  针对 DIPG 的免疫治疗研究及临床试验为未来带来希望。未来可评估药物递送方法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以最大化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延长 DIPG 患者生存期。

04 PART 作者学术背景

  国际儿童脑肿瘤权威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 (WFNS) 执行委员会及顾问委员会成员;

  发表学术文章超 500 篇,临床研究聚焦颅内肿瘤,对胶质瘤、纤维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具有丰富经验;

  擅长清醒开颅术、显微手术及激光间质热疗(LITT)等国际前沿技术,针对儿童胶质瘤(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开展多项临床试验;

  任职于国际知名的加拿大 SickKids 儿童医院,主导多项儿童脑瘤转化医学研究。

国际儿童脑肿瘤大咖 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弥漫内生性脑桥胶质瘤(DIPG)当前免疫治疗策略析”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5759.html
  •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2:37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从实验室到临床:国际大咖Rutka教授团队DIPG治疗三大创新性
DIPG ,英文全称为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也称 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 ,占儿童脑肿瘤的...
更新时间:2025-04-16 15:18:05
DIPG治疗新突破,MRgFUS联合化疗可增加疗效
DIPG ,全称 弥漫性内生型脑桥胶质瘤 ,是一种主要侵袭儿童的恶性脑瘤,全球每年数以万计的...
更新时间:2025-04-14 17:53:52
5年存活率不到2%!对付这种恶性脑瘤,INC大咖Rutka带来MRgFU
一、DIPG:孩子的死亡通知书 如果你问我什么肿瘤在儿科预后最差,大多数人会告诉你是DIPG,...
更新时间:2025-02-10 16:17:20
【INC学术沙龙预告】国际知名烟雾病 & 搭桥手术大咖川岛明次教授本周来华
INC二月学术沙龙「精彩预告」 医学无国界、交流共提升,INC 2025年国际神外大咖来华学术交流...
更新时间:2025-02-11 14:00:11
小小脑袋竟藏着大大肿瘤,小勇士们终于等来了“神奇”的巴爷爷!
脑瘤患儿和巴爷爷的故事 一位来自德国的神经外科医生,经常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巴爷爷,...
更新时间:2025-02-27 16:23:59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面向标准化的神经肿瘤学脑肿瘤组织处理方案:胶质瘤
INC国际儿童脑瘤大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的James T. Rutk...
更新时间:2025-03-21 15:48:35
H3 k27m突变型脊髓弥漫性胶质瘤的基因组分析及预后因素
H3 k27m突变型脊髓弥漫性胶质瘤的基因组分析及预后因素 神经胶质瘤起源于大脑和脊髓,是中枢...
更新时间:2023-02-12 14:18:12
等待「巴爷爷」的这三位脑瘤小勇士手术后续来了…
近期INC巴教授中国行的实时报道中,我们分享了3位脑瘤患儿等待巴教授示范手术的案例,点击...
更新时间:2025-03-03 18:11:51
探探颅内危险区域 | 海绵窦区常见肿瘤知多少
海绵窦区一直被视为颅内不可触碰的危险区域。即使是在神经外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也少...
更新时间:2025-02-20 15:39:20
激光消融代替开颅手术:激光间质热疗LITT有何"过刀之处"?
自从早期在难治性颞叶癫痫中,第一项随机临床试验(RCT)证实了外科手术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以来...
更新时间:2025-01-08 19:13:50
女性患病风险可增长20.7倍!为什么脑膜瘤更“爱”女性?
你知道吗? 高剂量累积使用激素诱发脑膜瘤的风险竟然可增长至20.7倍! 而这种风险的增长在女性...
更新时间:2025-03-07 10:51:07
脑膜瘤手术切除率和复发是什么关系?INC国际神外大咖福教授解读
自1957年Donald Simpson提出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以来,普遍共识认为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对于预测脑...
更新时间:2024-12-23 14:50:09
「预告」INC国际福洛里希教授12月北京天坛之行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
更新时间:2024-11-27 10:24:37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儿童脑瘤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脑瘤国际诊疗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
重要信息
咨询国外治疗
费用偿付
语言服务
专业护理与服务
服务
国际治疗协调
国际远程咨询
国际视频咨询
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