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小脑缄默症:术前语言评估的预测作用
发布时间:2025-11-09 08:40:29 | 阅读:次| 关键词:【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小脑缄默症:术前语言评估的预测作用
- [案例]复发难治性脊索瘤5年4次手术,国际教授经鼻内镜+开颅手
- [案例]2023INC巴教授中国行示范手术:脑干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术后
- [案例]斜坡脊索瘤是绝症吗?年轻女孩少见恶性脑瘤,INC国际教
- [案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案例」反复脑干出血万里赴德终切除
- [案例]36岁男子持续耳鸣听力下降,一查竟是巨大听神经瘤!治疗
- [案例]当颅底肿瘤威胁司机的“双眼”,术者如何打赢这场神经
INC国际儿童脑瘤专家、《Child's Nervous System》现任主编Concezio Di Rocco教授发表研究论文《Cerebellar mutism: the predictive role of preoperative language evaluation》(小脑缄默症:术前语言评估的预测作用),以下为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01 研究概述
近年来,术前语言功能障碍与后颅窝肿瘤术后小脑缄默症(cerebellar mutism)发生之间的关联引起学界持续关注。该理论基于以下病理机制:肿瘤对小脑幕下周围脑室旁结构(涉及言语和语言功能区域)的局部压迫或浸润,以及伴随脑积水导致的大脑幕上脑室旁结构(参与言语回路协调区域)的牵拉作用,均可能在诊断初期就引发亚临床语言障碍,这些早期表现可预测肿瘤切除后小脑缄默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研究团队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回顾,结合本机构临床经验,报告了为期10年的长期随访结果。根据本机构数据,在70例儿童患者中,20例(28.5%)术前存在语言功能障碍,并在术后出现小脑缄默症。2年随访时,75%病例仍存在残余功能障碍;10年随访时,50%病例仍表现语言功能障碍,这表明小脑缄默症不再属于暂时性功能缺损,而应归类为长期并发症。术后出现复杂构音障碍是语言功能长期持续受损的不良预后因素。
02 关于作者
Di Rocco教授一生撰写或参与撰写多部儿童神经外科著作。

- 所属栏目:神外疾病
- 如想转载“【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小脑缄默症:术前语言评估的预测作用”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jibing/7004.html
- 更新时间:2025-11-09 08:36:32
- 上一篇:颅内表皮样囊肿怎么治疗?累及硬脑膜与小脑的哑铃型病变如何实现全切?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