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天坛神经外科学术大会:INC巴教授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技术与策略优化
发布时间:2025-11-04 09:45:01 | 阅读:次| 关键词:2025天坛神经外科学术大会:INC巴教授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技术与策略优化
- [案例]视神经胶质瘤和神经纤维瘤病两则案例分析
 - [案例]复杂脑血管病变治疗案例:颈动脉狭窄合并PCA动脉瘤的分
 - [案例]与瘤共存6年,是什么让少年决定在9天后与脑瘤“断舍离”
 - [案例]髓母细胞瘤治疗后能长期生存吗?有!8岁患儿经治疗后能
 - [案例]6岁仅重18kg-小小脑袋长出“苹果大”脊索瘤,INC福洛里希
 - [案例]无症状脑瘤悄然生长:从MRI随访看胶质瘤的隐匿性发展
 
INC国际神经外科专家 巴特朗菲教授中国学术交流
	
2025年10月18日,INC巴特朗菲教授受邀出席“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天坛)神经外科学术大会”暨“第三届天坛脑网络神经外科年会”国际大师论坛。论坛期间,这位德国神经外科专家以中文致辞表示:“感谢天坛医院同仁们的良好合作,本人深感荣幸参与本次会议。”这段真诚开场迅速拉近与现场专家的距离,在热烈掌声中演讲正式展开。
巴教授结合近50年脑干研究及30余年脑干手术经验,系统阐述延髓、桥脑、中脑等脑干各部位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操作要点及典型案例分析。本次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院士担任名誉主席,江涛院士与贾旺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海内外近千名学者围绕“精准诊疗”与“技术创新”核心议题进行深度交流,共商神经外科发展新路径。
作为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前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主席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教授与前世界神经外科学院主席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共同受邀担任国际大师课论坛主讲嘉宾。
	
01 巴教授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案例库:373例临床分析
巴特朗菲教授发表题为《How to improve the exposure and resection of intraaxial brainstem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using skull base techniques and other strategies》(脑干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畸形切除术的颅底技术进阶与策略优化)专题演讲。脑干作为深部脑组织核心区域,主管呼吸、心跳、意识等生命功能,长期被视为手术“禁区”。海绵状血管瘤作为脑干病变特殊类型,系巴教授重点研究方向。
	
截至2025年,巴教授累计完成373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包括216例女性患者与157例男性患者,年龄跨度1岁至69岁。手术部位分布方面,104例位于中脑,216例位于桥脑,53例位于延髓。
演讲亮点在于对中国交流期间典型案例的回顾解析。巴教授结合影像资料与手术实录,逐步剖析多例高难度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关键流程,重点阐述不同病变位置对应手术入路选择、核心操作技巧及肿瘤安全切除策略,为神经外科同行提供实战经验参考。
国内示范手术案例包括:
案例1:19岁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整块切除——家属述评“目睹医生从患儿脑干成功取瘤”
	
案例2:52岁桥脑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患者自述“医者的生死闯关与重生历程”
	
巴教授提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四大关键要素:正确手术指征把握、适宜手术时机选择、合适外科手术入路确定、精细手术技术应用。
	
02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三大部位手术技术及案例解析
延髓、桥脑与中脑不同部位病变对应差异化症状表现与手术方案。巴教授强调手术治疗核心原则在于实现病变全切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脑干组织。因此,根据肿瘤具体位置与形态特征选择正确手术入路、确定脑干安全区切口位置、应用适宜手术技巧及辅助设施尤为重要。
巴教授阐明手术理念:“面对各国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基本原则是仅在能完美实施手术时进行治疗,确保患者获益;若风险过高或存在手术禁忌,则应推迟甚至放弃手术干预。”
中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技术及案例
巴教授展示中脑手术多种入路及暴露区域,包括枕下外侧入路、颞颞下入路、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幕下小脑上外侧入路。其中颞颞下入路更常用于中脑海绵状血管瘤,以避免显性颞颞叶损伤。
基于30余年脑干手术经验,巴教授提出桥脑海绵状血管瘤“ABCD”分型系统,发表于《JNS》期刊。该研究系统阐述病变分型、手术入路选择及预后评估,并根据解剖特征优化手术入路。
	
典型案例分享:严重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脑海绵状血管瘤压迫中脑。手术流程包括先行腰大池引流,经颞颞下入路开颅,腰池引流便于颞颞叶抬起,剪开小脑幕实现中脑直视。术后全切成功,动眼神经麻痹显著缓解。
	
	
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技术及案例
手术入路根据肿瘤形态特点选择经髓帆入路或远外侧入路,具体方案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及主刀医生经验确定。造瘘要求高于桥脑与中脑手术。
术中注意事项包括:
(1)根据手术部位选择对应入路及安全区域;
(2)强调术中电生理监测与导航技术重要性;
(3)操作范围不超过第十二对颅神经区域。
	
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技术及案例
巴教授总结五大手术入路:经髓帆入路、经桥脑臂入路、远外侧入路、小脑上外侧入路、颞颞下经天幕入路。具体选择需依据患者个体差异及医生经验。
	
远外侧入路示意图显示脑干安全进入区为延髓脑桥沟区域。典型案例展示桥脑病变手术入路应用效果。
	
	 
                    - 所属栏目:学术活动
 - 如想转载“2025天坛神经外科学术大会:INC巴教授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技术与策略优化”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xueshuhuodong/6963.html
 - 更新时间:2025-11-04 09:29:39
 
- 上一篇:神外SCI国际期刊主编见面会主题征集 | 可获与主编面对面交流机会!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