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男子持续耳鸣听力下降,一查竟是巨大听神经瘤!治疗难度竟这么大
发布时间:2025-10-12 14:08:42 | 阅读:次| 关键词:36岁男子持续耳鸣听力下降,一查竟是巨大听神经瘤!治疗难度竟这么大
- [案例]再凶险易复发的脑瘤,也怕一个“熬”到底的人,我如何
- [案例]较大脑膜瘤患者感谢INC和巴特朗菲教授
- [案例]从偏瘫、面瘫恐惧中走出——香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 [案例]12岁少年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案例解析与预后评估
- [案例]动脉瘤破裂出血危及生命?解析INC脑血管专家的血管重建
- [案例]22岁大学生功能区旁海绵状血管瘤出血、肢体无力,能全切
病例介绍
36岁患者卢卡遭遇持续耳鸣与进行性听力下降,经检查发现罹患直径超过3cm的巨大听神经瘤。该病例中,肿瘤已长期潜伏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卢卡最终在国际知名神经外科教授主刀下成功接受手术,肿瘤获完整切除,术后未出现面瘫等并发症。经过十年随访观察,患者已回归正常生活,病情保持稳定。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获得如此理想的治疗效果。巨大听神经瘤的治疗始终是神经外科领域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其主要难点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治疗难点分析
当听神经瘤生长至3cm以上时,通常已对脑干、小脑等生命中枢产生严重压迫。肿瘤与面神经、听神经及其他颅神经之间形成复杂的生物学粘连,而非简单的推挤关系。
在部分病例中,为最大限度保护神经功能,医生可能选择次全切除方案,残留部分辅以伽玛刀放疗。但需要警惕的是:若伽马刀治疗后肿瘤复发,二次手术将面临更大挑战——放射线导致的瘢痕组织会使肿瘤与脑干、神经粘连更加紧密,分离难度显著增加,手术风险急剧上升。
手术风险与并发症
对于此类肿瘤,手术全切仍是目前根治的首选方案。但由于肿瘤位置深在、毗邻结构关键,手术难度极大:
面神经损伤风险:面神经与肿瘤粘连紧密,术中易受损;
听力功能丧失:听神经多已被肿瘤包裹,功能保留困难;
后组颅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严重并发症可能:包括偏瘫、昏迷等危及生命的状况。
治疗决策关键因素
面对巨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不仅是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医生临床经验、判断能力及团队协作水平的综合评估。每个手术步骤都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因此,确诊巨大听神经瘤的患者务必寻求具有丰富颅底手术经验的神经外科团队进行评估治疗。只有在精准评估、周密预案和高超技术的共同保障下,才能最大程度实现肿瘤安全切除与神经功能保护的双重目标。
作为国际神经外科专家,巴特朗菲教授在听神经瘤治疗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在听神经瘤治疗过程中,巴特朗菲教授能够熟练运用神经导航、神经电生理监测、DTI及术中磁共振等先进设备,实施三维可视化精准显微手术,在彻底切除肿瘤病变的同时,有效保护听神经功能、面神经功能及周边神经功能区,从而保障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不仅针对3cm以下的听神经瘤,对于具有极大挑战性的3cm以上大型听神经瘤,巴特朗菲教授同样能够在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同时,显著保留神经功能。

- 所属栏目:听神经瘤
- 如想转载“36岁男子持续耳鸣听力下降,一查竟是巨大听神经瘤!治疗难度竟这么大”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tingshenjingliu/6805.html
- 更新时间:2025-10-12 14:04:35
- 上一篇:27岁奶爸耳鸣被当 “噪音聋”,进一步检查才发现竟是听瘤!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