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面部麻木…… 警惕听神经瘤作祟!
发布时间:2025-10-19 19:15:42 | 阅读:次| 关键词:听力下降、面部麻木…… 警惕听神经瘤作祟!
- [案例]延髓海绵状血管瘤导致多次脑出血致肢体无力,能否治愈
- [案例]国际垂体瘤治疗大咖-INC施罗德教授复杂垂体瘤全切手术
- [案例]脑垂体瘤患者饮食有什么忌口吗?需要注意什么?
- [案例]较大松果体区肿瘤4年内多次放化疗及手术失败,终得顺利
- [案例]全切、不见疤痕、无并发症,一举三得的脑膜瘤手术是如
- [案例]“毁容式肥胖” 真凶浮现!死亡率激增5倍的垂体腺瘤-库
30岁女性患者李女士,拥有高学历及美满家庭,事业于国内知名企业稳定发展。自2019年起,一系列不明原因症状逐渐出现:右侧听力进行性下降,耳闷感持续存在。
初期患者认为症状与工作劳累有关,于某知名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后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医生开具改善听力中成药。服药数月症状未见好转。因听力下降程度尚不严重,且医院检查显示"未见异常",患者未进一步深究。
然而病情持续进展。
初期临床表现与诊断过程
半年内,患者出现新症状:舌部麻木,继而出现轻度面部麻木。患者再次就医行头颅CT检查,结果仍显示"未见异常",医生处方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但症状持续加重。身体不适状态持续一年半。
2021年末,患者病情显著恶化:右侧耳闷感及听力下降加剧,右眼视力模糊,面部及舌麻木症状明显加重,出现站立不稳、持物困难(无法拿起炒锅)。
此次患者直接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确诊为右侧桥小脑角区(CPA区)前庭神经鞘瘤(听神经瘤),最大直径约35mm(含内听道部分),肿瘤压迫脑干、桥脑及右侧桥臂,第四脑室形态改变。回顾2019年CT影像,医生确认当时确实无法发现病变。
手术决策与治疗难点
医生明确告知:肿瘤体积过大,放化疗效果不佳,手术为唯一治疗方案。患者查阅资料后发现众多患者术后出现面瘫、听力下降等并发症,产生担忧。
听神经瘤生长于大脑"桥小脑角区",该区域血管密集且包含重要功能神经,曾被称为"血腥三角"。手术需在完全切除肿瘤防止复发的同时,保留听神经和面神经功能,对医生技术水平、团队配合及术中设备要求极高。
现实情况是,许多神经外科团队缺乏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仅依赖医生经验,术后神经损伤风险较高。正值患者犹豫之际,她联系到INC国际脑血管专家巴特朗菲教授。
手术治疗与康复过程
巴特朗菲教授详细分析病情后指出:此为典型右侧前庭神经鞘瘤,具有明确手术指征,且"越早越好(Sooner is better)"--等待两个月不仅增加手术风险,同时会降低肿瘤切除率和神经保护效果,术后恢复更加困难。
患者深知不能错过治疗时机,最终决定接受巴教授手术治疗。
手术当日实施细节令患者倍感安心:未采用全头剃发,仅剔除手术区域头发;麻醉安全到位,全程生命体征监测;采用半坐位体位确保术中视野清晰。巴教授根据肿瘤位置和形态制定个体化手术入路,在神经电生理监测和MRI辅助下,于显微镜下精准完成肿瘤全切,全程保护神经功能及重要脑组织。
术后当日即拔除气管插管,患者完全自主呼吸。复查CT显示正常,无脑出血等并发症,随后转入普通病房康复。
出院时患者全身状态恢复良好:术前右侧面部麻木等症状明显改善。虽因手术水肿出现短暂面瘫,但经积极康复锻炼,术后2个月基本恢复,术后半年恢复良好,术后近2年无复发。

- 所属栏目:听神经瘤
- 如想转载“听力下降、面部麻木…… 警惕听神经瘤作祟!”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tingshenjingliu/6849.html
- 更新时间:2025-10-19 19:10:01
- 上一篇:36岁男子持续耳鸣听力下降,一查竟是巨大听神经瘤!治疗难度竟这么大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