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为避免终身依赖呼吸机,我选择接受高难度脑干手术

为避免终身依赖呼吸机,我选择接受高难度脑干手术

该区域解剖空间极为狭小,手术操作难度极高。病变常与颈髓、神经及血管紧密相邻,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瘫痪。这类手术被视为神经外科领域中难度和风险最大的手术之一。
本文有1086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脑干这一区域,对大脑功能至关重要。 若该部位发生病变,轻则可能导致颈部以下躯体及四肢运动功能丧失,重则影响自主呼吸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该区域解剖空间极为狭小,手术操作难度极高。病变常与颈髓、神经及血管紧密相邻,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瘫痪。这类手术被视为神经外科领域中难度和风险最大的手术之一。然而,现年46岁的May女士凭借坚定信念成功度过难关,她的经历或可为许多病友带来信心与鼓舞。

May女士 · 46岁 右侧梭形动脉瘤

病情突袭:从“言语困难”到“生命警报”

  May最初注意到的是言语功能逐渐困难,原本能与家人流畅交谈、与同事顺利沟通的地,逐渐发现自己的发音变得含糊,每句话需重复多次对方才能听清——后来她得知,这属于医学上所称的“构音障碍”。

  随后出现四肢无力,持物不稳,面部亦不时发生麻木。最令她恐惧的是行走功能,自觉双脚不稳、身体摇晃,唯恐不慎摔倒。

  “是否患上了重大疾病?”

  不安情绪逐渐蔓延,May在家人陪伴下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当磁共振报告显示“高位颈髓-脑干延髓脑桥海绵状血管瘤”时,她手持影像资料的手不禁颤抖。

  一个健康人突然面对如此沉重诊断,May心情顿时沉入谷底。望着身边的家人,想到未来可能无法行动、无法言语,那种绝望与无助难以被未经历者所体会。她甚至暗自思忖,人生是否就此定格。

术前MR:高位颈髓-脑干延髓脑桥海绵状血管瘤

术前MR:高位颈髓-脑干延髓脑桥海绵状血管瘤

脑干-颈髓病变的特点与风险

  脑干-颈髓病变可能导致患者颈部以下躯干及四肢瘫痪,甚至丧失自主呼吸能力,需终身使用呼吸机维持生命,更可直接引发呼吸心跳停止。该部位手术空间极为有限,操作难度大,病变多与颈髓、神经、血管紧密粘连,任何操作偏差均可能造成瘫痪,因此被公认为神经外科领域内难度与风险极高的手术之一。

脑干-颈髓病变可导致患者颈部以下的躯干和四肢瘫痪,甚至不能自主呼吸,终生使用呼吸机,更可直接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而且该部位空间极为狭小,手术操作难度极大,病变与颈髓、神经、血管等紧密粘连,稍有不慎都可能出现瘫痪,这可谓是神经外科领域难度极高风险极大的手术之一。

  部分患者可能了解,位于脑干、脊髓等关键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最危险之处在于其反复出血倾向。每次出血均可能造成残疾,甚至死亡。

  若手术仅部分切除,残留血管瘤再次出血的风险仍较高,一旦发生将导致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后果极为严重。因此,实现血管瘤的安全完整切除,才是防止再出血、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

治疗挑战:从“最终希望”到“精准全切”

她做出了正确选择

  就在May几乎放弃希望之时,家人偶然了解到INC巴特朗菲教授——这位拥有数十年脑干肿瘤手术经验的神经外科权威,曾为众多处于“绝境”的患者成功切除疑难脑瘤

  “我们是否尝试联系巴教授?”

  丈夫的话语如一缕微光,使May重新振作。怀着“即便希望渺茫”的心态,她与家人整理全部医疗记录,联系了巴特朗菲教授。

  当收到巴教授回复“可以手术”时,May流下了泪水。她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决定接受手术。

  手术当日,巴教授采用远外侧入路,在显微镜下细致操作。过程顺利,最终成功将海绵状血管瘤完整切除。

患者半坐位及体表手术入路切口标记

患者半坐位及体表手术入路切口标记

术后情况:10天拆线出院,痛苦症状持续改善

  术后不久即进行MR复查。与术前影像对比,蓝色标记区域清晰显示脑干病变已完全切除,未见脑水肿或出血等并发症。

  至术后第10天,May顺利拆线并出院。目前其四肢肌力逐渐恢复,面部麻木消失,言语清晰度提高,行走稳定性增强。以往令她绝望的症状,正在持续改善。

手术完没几天,就做了术后 MR。
跟术前的片子一对比,蓝色标记的地方能清楚看到,脑干里的病变已经全切掉了,也没有脑水肿、出血这些问题。

  她常表示,当初没有放弃是正确的决定。事实上,只要找对方向、选对医生,再大的困难也有克服的可能。

术后重生,May(图右)及家属灿烂的笑容

术后重生,May(图右)及家属灿烂的笑容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 巴特朗菲教授

  作为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巴特朗菲教授现任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外科研究院血管神经外科主任,擅长大脑半球病变、脑干病变、脑血管疾病、脑内深层区胶质瘤、颅颈交界区病变的肿瘤切除,以及神经吻合术和各种椎管内肿瘤手术。

  此外,巴特朗菲教授曾收到来自欧洲、中东、北非及日本、中国、韩国、新西兰、南非和智利等40个国家的学术邀请,出席400余场国际学术会议并在神经外科大会担任特邀发言人,为世界神经外科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尤其在颅底外科和脑脊髓显微外科血管病变治疗领域。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 巴特朗菲教授

案例来源:文中案例取自INC国际巴特朗菲教授学术演讲分享。

  • 所属栏目: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 如想转载“为避免终身依赖呼吸机,我选择接受高难度脑干手术”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xueguanliu/6659.html
  • 更新时间:2025-09-16 09:36:54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相关文章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揭秘: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风险与切除策略
脑干再出血可导致灾难性神经功能缺损,因此完整安全切除是积极的治疗选择。尽管脑干解剖...
更新时间:2025-06-09 13:34:59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2次出血年轻女孩轮椅为伴,远程咨询巴教授如何回复?
两年前,刚上大学的田田在一次参加完常规体育运动后自感后背轻微疼痛,本来以为是运动后...
更新时间:2023-04-20 17:37:20
68岁疑难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自述,中外专家竟然同台为我手术!
我一定要再去德国68岁的柯女士兴奋的语气里夹杂着期待。 她与德国的不解之缘是从1983年起,...
更新时间:2024-12-11 11:10:43
考前身体不适是否压力所致?青少年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警示
14岁患者小波于中考百日冲刺期间,体育锻炼后突发右腿麻木并迅速扩展至右半身。经核磁共振...
更新时间:2025-08-03 07:02:02
60多岁王先生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2年随访情况
60多岁王先生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2年随访情况 巴教授邮件随访回复截图 一些相关的MRI截图附...
更新时间:2023-05-16 17:16:22
INC巴教授“禁区”手术图解案例九 | 全切延髓海绵状血管瘤
这是2019年10月第1卷第2期《NEUROSURGICAL FOCUS VIDEO》(神经外科聚焦视频)下的真实评论,惊叹于这台...
更新时间:2025-02-17 16:59:33
救护车紧急运送脑干出血少女,核磁影像揭示惊人病变
经ICU紧急转送至当地医院后,影像学检查发现巨大脑干占位性病变,考虑海绵状血管瘤可能性...
更新时间:2025-08-22 09:20:23
基底节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从瘫痪到露营:68岁女性治疗实例
肢体麻木、活动迟缓?此类表现或为基底节海绵状血管瘤的预警信号!68岁柯女士因反复舌部麻...
更新时间:2025-07-11 10:00:17
INC巴教授“禁区”手术图解案例六 | 全切巨大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摆脱轮椅重获
揭开大咖开颅手术神秘面纱 INC巴特朗菲教授专注于各类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
更新时间:2025-01-09 17:46:24
丘脑海绵状血管瘤放疗竟引发出血、形成多处脑血管病变?
26岁男性因突然头痛、呕吐和意识恶化就医。CT扫描显示间脑后部出血性病变(图1左)。诊断为...
更新时间:2024-09-18 14:38:21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胶质瘤

更新时间:2021-12-15 13:40:40

致命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赴德手术案例

更新时间:2021-12-14 16:47:00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INC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教育基金,北 INC巴特朗菲教授2025学术沙龙:37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前沿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