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脑肿瘤基底节区肿瘤术后重返校园:从手术禁区到小小英雄之路

基底节区肿瘤术后重返校园:从手术禁区到小小英雄之路

这个被视作生长在 "手术禁区" 的基底节区肿瘤,深藏于左右大脑半球的中央,周围被密集的神经纤维和血管包裹,结构如同精密交错的网络 —— 手术容错率极低,患者轻则肢体偏瘫,重则危及生
本文有1104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这个位置无法完全切除,而且术后孩子可能会出现偏瘫!" 医生的这番话让小旭父母的心瞬间悬到了嗓子眼。为了孩子,他们跨越数百公里,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回复却大同小异 —— 只因这颗肿瘤生长在大脑关键的 "指挥中心" 基底节区。

  这个被视作生长在 "手术禁区" 的基底节区肿瘤,深藏于左右大脑半球的中央,周围被密集的神经纤维和血管包裹,结构如同精密交错的网络 —— 手术容错率极低,患者轻则肢体偏瘫,重则危及生命。更关键的是,手术难以平衡 "全切肿瘤" 与 "保护功能",因此被贴上 "无法开刀" 的标签。

  然而,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基底神经节病变手术经验匮乏的情况下,巴教授的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僵局:72 例脑深部疑难手术患者中,12 例位于基底节区及丘脑,均实现全切,无死亡病例,且恢复良好。

72例脑深部疑难手术患者,12例位于基底节区及丘脑,尽全切、无死亡、恢复良好。

  "我过去成功完成了许多类似的肿瘤切除手术,对此非常有信心!" 巴教授的自信与丰富的基底节区手术经验让小旭父母安下心来,他们不再犹豫,坚定地寻求巴教授的手术治疗。

  令人欣喜的是,这次手术实现了 "双赢":在基本全切基底节区肿瘤的同时,极大程度保护了小旭的神经功能。

术前  小旭亲手送给巴教授一枚小“琥珀”

D1 术后 1 天

  当小旭从 ICU 顺利转入普通病房时,已能正常交流并进行简单进食。"Very well!" 巴教授查房时再次见到小旭,病床上的小旭也挥手向巴教授道别。

M1 术后 1 个月随访

  巴教授欣慰地表示:"肿瘤切除效果非常理想,孩子显然没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

M3 术后 3 个月随访

  小旭的状态显著改善:尽管曾出现短暂的记忆下降、语言障碍和右侧肢体功能减退,但正如巴教授评估的那样,目前已基本恢复正常。

  如今的小旭已重返校园,逐渐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在勇敢战胜基底节区肿瘤这一大挑战后,他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 "小英雄"。我们期待这位经历考验的小朋友未来顺遂平安,如琥珀般绽放光芒!

术前:"小动作" 背后的大隐患

  三年前,小旭父母发现孩子出现些许异常 —— 与人交谈时语速不自觉加快,拿东西时感觉 "力气" 变小。由于症状轻微且可自行缓解,一家人并未在意。直至今年 1 月,小旭不自觉的小动作显著增多:频繁深呼吸,双手或单手不由自主甩动。就医检查后才发现,这些 "小动作" 背后隐藏着重大隐患 —— 左侧颞叶及基底节区肿瘤。尽管咨询多位专家,得到的回复几乎一致:"建议手术,但无法全切,术后可能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等风险。"

  为何基底节区手术难度极高?简单而言,基底节区的肿瘤如同生长在密集 "电线网" 中的果实 —— 位置深在,周围环绕重要结构,真正可谓 "牵一发而动全身"。手术稍有不慎便可能损伤神经纤维或血管,这也是术后易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癫痫发作等症状的主因。

基底节区  示意图

转机:40 年经验支撑的 "安全切除"

  当小旭一家找到拥有 40 余年丰富手术经验的神经外科权威专家巴教授咨询时,内心仍存忐忑。与多数脑瘤患儿家长一样,他们不愿轻易决定手术,更何况孩子症状已大部分缓解。然而巴教授的回答让他们警醒:拖延不仅可能丧失全切机会,还会影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等待并非明智选择,肿瘤可能持续增大,导致右侧偏瘫。考虑到肿瘤所在的基底节区,其体积已相当可观!难道要等到出现 ' 危险信号 ' 才做决定?届时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孩子的运动能力。"

  "这类手术需要多年经验积累。基底节区的肿瘤完全可以安全切除。我过去成功完成了许多类似手术,对此充满信心。"

手术  巴教授示范手术中

手术与康复:全切与功能保护的双赢

  在巴教授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下,这场高难度手术顺利实施。小旭基底节区的肿瘤不仅基本实现全切,神经功能也未出现明显损伤。

  术后次日,巴教授查房时,小旭母亲欣慰地告知:"他今天已能进食!" 巴教授仔细检查各项功能后称赞 "Very Well",并为小旭拍下照片,手机中又增添一张劫后重生的稚嫩笑脸。

查房  术后第一天,巴教授笑着为小旭拍照

  术后 1 个月随访时,巴教授表示:"肿瘤切除效果理想,看到视频中的孩子,我很高兴地发现其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 如今术后 3 月余,小旭恢复情况令人惊喜:术前症状消失,未出现明显功能缺损。尽管经历短暂的记忆、语言及右侧肢体功能波动,目前已基本恢复,顺利重返校园,家庭生活回归正轨。我们相信,曾成绩优异的小旭不会被脑瘤阴霾击倒,重新适应校园生活的他,未来将顺遂成长。

  • 所属栏目:脑肿瘤
  • 如想转载“基底节区肿瘤术后重返校园:从手术禁区到小小英雄之路”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naozhongliu/5750.html
  • 更新时间:2025-06-17 10:20:44

脑肿瘤相关文章

颅内动脉瘤:血管壁上的“不定时炸弹”,怎样才能精准拆除?
颅内动脉瘤 ,这个被冠以瘤之名的隐形杀手,实则是 动脉管壁发生病理性扩张时所形成的囊状...
更新时间:2025-04-17 13:35:15
脑干血管瘤反复出血,导致的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究竟是什么?
脑干出血后出现患侧肢体震颤、无法行走,迟迟不能恢复,问题出在哪? 20岁的小峰正值青春年...
更新时间:2024-12-05 13:47:02
听力下降却发现脑子面听神经旁“长满珍珠”,他如何“开颅取珠”?
桥小脑角(CPA)区竟然取出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你确定这就是我爱人脑子里的东西, 确实挺像珍珠...
更新时间:2024-11-19 18:30:07
热爱户外运动的她,终于如愿登顶!髓母细胞瘤能高“治愈”吗?
当年幼的孩子得了恶性脑肿瘤,TA需要面对什么? 每况愈下的身体、迅速生长的肿瘤、切不干净...
更新时间:2025-02-18 11:47:45
INC巴教授手术成果揭秘:真实病友体验交流!
INC巴教授手术效果好吗?能切多少?有后遗症吗? 2019年至今,巴教授多次来华进行示范手术,...
更新时间:2024-05-29 13:38:28
脑内血流搭上“直通车”该怎么办?Lawton教授7步拿下胼胝体AVM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巴特朗菲教授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
更新时间:2024-11-08 13:58:20
随时可能出血!及时治疗,别让颞角脑动静脉畸形折磨孩子余生…
美好的18岁,正是踏入人生新阶段的节点。然而David却在这花样年华确诊了脑动静脉畸形。他的...
更新时间:2025-04-21 14:59:30
INC国际大咖Lawton教授研究:颞叶动静脉畸形的分型
脑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一种先天性血管异常,可能引起很多患者颅内出血和...
更新时间:2025-04-21 14:22:58
13岁女孩如何“斗赢”5cm巨大髓母细胞瘤?Rutka教授术后8年无复发
髓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方案通常是先手术再放疗+化疗。最理想的情况是,患者的肿瘤被安全的...
更新时间:2025-03-06 14:08:36
6岁男孩车祸“撞出”脑肿瘤,为何“因祸得福”?
深藏的儿童脑肿瘤 一场小车祸,为明确有没有大脑损伤,担心后遗症,母亲将6岁的辰辰带到医...
更新时间:2024-12-10 13:36:13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INC儿童脑瘤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脑瘤国际诊疗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 10届教授课程-脑/脊柱手术研讨会重磅开幕,INC5位国际知名教
重要信息
咨询国外治疗
费用偿付
语言服务
专业护理与服务
服务
国际治疗协调
国际远程咨询
国际视频咨询
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