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巨大岩斜区脑膜瘤,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全切手术图解——INC国际大咖之Couldwell教授

巨大岩斜区脑膜瘤,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全切手术图解——INC国际大咖之Couldwell教授

针对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理念和入路选择存在多种方案,包括额颞入路、枕下小脑幕入路、颞下小脑幕入路、颞下入路以及耳蜗入路等。但对于体积巨大的肿瘤或同时向幕上幕下生长的肿瘤,INC国际
本文有777个文字,大小约为4KB,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岩斜区解剖位置位于颞骨岩部背面与枕骨斜坡部的岩斜裂汇合处,范围从岩骨尖延伸至颈静脉孔。其内侧边界至斜坡中线,外侧边界至第V、VII和VIII对脑神经,上缘为鞍背结构,下缘达颈静脉孔水平,下方与枕骨大孔区相邻。岩斜区脑膜瘤由于位置深在且毗邻重要解剖结构,手术全切除难度较大,术后致残率较高,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的技术难点。

  针对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理念和入路选择存在多种方案,包括额颞入路、枕下小脑幕入路、颞下小脑幕入路、颞下入路以及耳蜗入路等。但对于体积巨大的肿瘤或同时向幕上幕下生长的肿瘤,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长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等专家认为幕上幕下联合入路更为适宜。该入路能够实现肿瘤成功全切,其优势在于手术视野暴露充分,可在直视下操作,减少对神经血管的损伤,对小脑和颞叶的牵拉程度较轻,并能在手术早期离断肿瘤血供。此外,幕上幕下联合入路也适用于松果体区肿瘤切除,通过牵开枕叶与小脑可获得良好术野暴露。本手术图解选自Couldwell教授主编的专著《颅底后颅窝手术》第七章"岩斜区脑膜瘤",作者为Amol Raheja和William T. Couldwell。

​手术步骤详解​

图A: 采用幕上-幕下联合入路,颞枕联合皮瓣,在颞部行低位颞部骨瓣开颅。

图A:采用幕上-幕下联合入路,设计颞枕联合皮瓣,在颞部行低位颞部骨瓣开颅。

图B:病人采取侧卧位,应根据人体的四个生理弯曲及身体轴线,避免过度拉伸及屈曲,同时尽可能缓解压力集中的压迫点压力。

图B:患者取侧卧位,应根据人体四个生理弯曲及身体轴线进行体位摆放,避免过度拉伸及屈曲,同时尽可能减轻压力集中点的压迫。

图C:切除在颞枕区域至枕下区域延伸的L形骨瓣后,沿着乳突周围外层开始逐步完成乳突切除术。骨瓣大小取决于听力状况和基础暴露的需要。

图C:切除从颞枕区域延伸至枕下区域的L形骨瓣后,沿乳突周围外层开始逐步完成乳突切除术。骨瓣大小需根据听力状况和基础暴露需求确定。

图D:硬脑膜切口设计

图D:硬脑膜切口设计示意图。

图E: 打开硬膜,避免损伤横-乙状窦及Labbé静脉,该区域后颞叶的静脉引流存在变化(有时是多种多样的),结扎上岩窦后,并确保颞叶的引流通畅,沿着岩骨尖分离天幕,定位并注意保护滑车神经等。

图E:切开硬脑膜时需避免损伤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及Labbe静脉。该区域后颞叶的静脉引流存在变异(有时呈现多样性),结扎上岩窦后需确保颞叶引流通畅。沿岩骨尖分离小脑幕,注意定位并保护滑车神经等重要结构。

图F:在分离、暴露、切除肿瘤过程中,注意保留所有颅神经及重要血管。

图F:在肿瘤分离、暴露和切除过程中,需注意保护所有颅神经及重要血管。

图G:肿瘤成功全切,神经组织保存完好。

图G:肿瘤成功全切后,神经组织保存完好。

图L+M: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对比

图L+M:展示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对比结果。

​不同手术入路比较分析​

  小脑幕上幕下联合入路最常采用经乙状窦前入路联合颞下入路,但该入路手术耗时较长且创伤较大。此外,面听神经功能障碍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国内部分学者主张采用颞下和乙状窦后联合入路处理该类肿瘤,但一期联合入路手术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术者疲劳易导致肿瘤残留。也有学者建议采用幕上、幕下分期手术方案,即经颧额颞入路和经乙状窦后入路分次切除肿瘤。

  Couldwell教授提倡的幕上幕下联合入路采用颞枕区和枕下开颅骨瓣,结合乳突切除术,能够实现良好术野暴露,便于肿瘤分离并一次性完成切除。该入路既保证了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重要神经血管结构,为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选择。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巨大岩斜区脑膜瘤,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全切手术图解——INC国际大咖之Couldwell教授”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6905.html
  • 更新时间:2025-10-27 14:16:44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得了前床突脑膜瘤怎么办?国际颅底大咖联袂解读
前床突脑膜瘤( anterior clinoidal meningioma,ACM),又称 蝶骨嵴内侧型(床突型)脑膜瘤 ,通常位于前...
更新时间:2025-04-14 16:17:00
脑瘤导致的“瘫痪”,还能恢复好吗?怎么康复?
人到了哪一步才算是绝境?36岁的余女士,一台脑瘤手术让她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在ICU病房恢复...
更新时间:2025-01-22 15:17:16
脑肿瘤的发生是否与生活习惯有关?9大风险因素+9大早期信号,你知道多少?
脑瘤的发病到底和什么相关?到底是哪些因素诱发了这种动辄轻易夺人生命的可怕病魔? 原发性...
更新时间:2025-03-06 11:18:37
风靡的激光间质热疗技术设备NeuroBlate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神经胶质瘤是成人中较为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尽管在过去的50年中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患...
更新时间:2021-11-23 16:37:20
脊索瘤难全切、易复发,INC国际福教授对患者有哪些建议?
在神经外科领域,脊索瘤手术一直被视为一项十分挑战性的工作。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
更新时间:2025-01-07 19:08:46
经与德国使领馆及INI医院沟通协调,5月18日起INC患者可以赴德国治疗
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打乱了不少国内脑瘤、脑血管病等患者赴德手术治疗的步伐。 当前,德...
更新时间:2021-11-23 17:04:54
【INC前沿研究】常规显带技术、比较基因组杂交与光谱核型分析法在髓母细胞瘤
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曾任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长,现任神经外科权威期刊《Journal of Neuros...
更新时间:2025-07-06 09:47:30
脑内烟雾状血管还能修复吗?​​血运重建术治疗烟雾病
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的 慢性、进行性 脑血管疾病。它以颈内动脉末端及其主要分支的狭窄或闭塞...
更新时间:2025-04-18 16:12:46
同一个部位,不同命运:为什么有些松果体肿瘤能治愈,有些却致命?
松果体区肿瘤 在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中占比仅 0.4% ,却 包含了从良性囊肿到高度恶性肿瘤的多...
更新时间:2025-04-18 13:33:12
脑瘤突发出血!警惕垂体卒中这场“颅内雷暴”的致命袭击!
垂体瘤,一个在脑部缓慢生长的不定时炸弹。突然,一场颅内雷暴来袭脑瘤内部血管破裂/血液...
更新时间:2025-04-14 18:44:21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2025年10月18日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天坛)神经外科学术大 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INC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教育基金,北 INC巴特朗菲教授2025学术沙龙:37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前沿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