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迷走神经刺激(VNS)诱发难治性癫痫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风险: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发布时间:2025-10-02 09:26:38 | 阅读:次| 关键词:【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迷走神经刺激(VNS)诱发难治性癫痫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风险: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 [案例]7岁男孩较大胶质瘤并压迫脑干如何长期生存?
- [案例]视神经-下丘脑肿瘤治疗新理念:为什么我会尝试尽量全切
- [案例]开颅后,朋友问我怎么头发还在!脑膜瘤手术究竟是微创
- [案例]颈髓室管膜瘤手术难度大吗?高段位颈髓室管膜瘤手术全
- [案例]动脉瘤破裂出血危及生命?解析INC脑血管专家的血管重建
- [案例]从偏瘫、面瘫恐惧中走出——香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曾担任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长,现任国际神经外科权威期刊《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编。30余年来,他深耕儿童神经外科领域,带领团队在脑瘤分子分型、精准治疗、新药研发及微创手术等方面持续突破,为全球神经外科疑难病患儿带来希望。其最新研究《The prevalence of vagus nerve stimulator-induced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in children with refractory Epileps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迷走神经刺激诱发难治性癫痫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风险: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以下是该研究的核心内容。
01 研究重点
植入迷走神经刺激器(VNS)可能增加睡眠呼吸障碍(SDB)的发生风险。
所有患儿在VNS植入前、后均接受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估。
术后约1/3患儿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显著升高。
建议所有拟接受VNS植入的儿童常规筛查睡眠呼吸障碍。
VNS相关睡眠呼吸障碍的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02 研究背景
迷走神经刺激器(VNS)是一种用于减少儿童癫痫发作的有效手段,但可能诱发或加重睡眠呼吸障碍(SDB)。本研究通过对比VNS植入前、后的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旨在分析癫痫患儿术后睡眠呼吸障碍的患病风险,并探讨其临床管理策略。
0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时间范围:2019年5月至2024年9月),纳入加拿大病童医院(SickKids)0-18岁诊断为难治性癫痫并接受VNS植入的患儿。所有患儿在植入前1年内完成基线1级PSG监测,并于植入后18个月内复查PSG。采用配对t检验及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比VNS手术前、后呼吸参数变化。
04 研究结果
共纳入27例患儿,平均年龄为8.8±4.2岁。
植入前PSG结果:
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5例(19%)
中度OSA:1例(4%)
重度OSA:0例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2例(7%)
夜间低通气:1例(4%)
植入后PSG结果:
9例(33%)患儿睡眠呼吸障碍(SDB)程度加重,多数表现为从无OSA进展为轻度OSA。
VNS相关SDB的管理策略包括保守观察、调整VNS参数、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以及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
05 研究结论
VNS治疗可能加重难治性癫痫患儿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程度。建议所有拟接受VNS植入的儿童术前常规评估睡眠呼吸障碍症状,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干预策略,包括参数调整、手术或呼吸支持治疗。
06 关于作者
国际儿童神经外科专家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
教授现任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及顾问委员会成员,已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临床研究方向以颅内肿瘤为主,在胶质瘤、纤维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等领域拥有多年诊疗经验,擅长清醒开颅术、显微手术以及国际前沿技术激光间质热疗(LITT),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恶性脑瘤和癫痫的治疗。此外,教授针对儿童胶质瘤(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迷走神经刺激(VNS)诱发难治性癫痫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风险: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6758.html
- 更新时间:2025-10-02 09:21:19
- 上一篇:【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复杂性颅缝早闭:临床特征与处理策略综述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