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当前位置:INC > 神外疾病大脑半球脑转移瘤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是什么病?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等途径转移至大脑半球形成的肿瘤。它是常见的脑肿瘤类型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
本文有2974个文字,大小约为13KB,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是什么病?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等途径转移至大脑半球形成的肿瘤。它是常见的脑肿瘤类型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病因?

  1. 原发肿瘤来源

  常见的原发肿瘤为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细胞容易进入血液循环,由于大脑血供丰富,通过血行转移,癌细胞可到达大脑半球并形成转移瘤。例如,肺癌细胞可通过肺静脉进入体循环,再随着动脉血流优先到达大脑。

  乳腺癌也是重要的原发肿瘤来源。乳腺肿瘤细胞可通过胸壁静脉丛与椎静脉丛的交通支,直接进入颅内循环,转移至大脑半球。此外,黑色素瘤、胃肠道肿瘤、肾癌等也都有可能发生脑转移。

  2. 转移途径

  血行转移:这是主要的转移途径。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后,随着血流到达大脑。由于大脑的血流量大,且血 - 脑屏障的某些区域可能存在薄弱环节,使得肿瘤细胞容易在此处停留并生长。例如,在大脑的灰白质交界处,血管管径突然变细,血流速度变慢,肿瘤细胞容易在此处被截留,形成转移瘤。

  淋巴转移:虽然相对少见,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发生。例如,头颈部的肿瘤可能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至颅内,尤其是当淋巴引流途径受到破坏或肿瘤细胞突破淋巴屏障时。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症状表现?

  1. 颅内压增高症状

  头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为持续性胀痛,可伴有阵发性加剧。这是因为肿瘤在大脑半球内生长,占据一定空间,导致颅内压升高。患者往往在清晨起床时头痛较为明显,因为夜间睡眠时,脑脊液的吸收相对减少,颅内液体增多,使颅内压进一步升高。

  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关系不大。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了呕吐中枢,引起反射性呕吐。频繁的呕吐可能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和脱水。

  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视神经乳头边界模糊、隆起,这是因为颅内压升高使视神经周围的蛛网膜下腔压力增高,导致视神经乳头处的液体聚集。如果视神经乳头水肿长期不缓解,可导致视神经萎缩,进而引起视力下降。

  2. 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

  运动障碍:如果转移瘤位于大脑半球的运动区,可引起肢体无力、偏瘫等症状。例如,当肿瘤位于中央前回时,可导致对侧肢体的单瘫或偏瘫。患者可能出现上肢不能抬举、手握力下降,下肢行走困难等情况。随着肿瘤的发展,还可能出现肌肉萎缩,这是由于长期的神经压迫或损伤,使肌肉失去神经的营养作用。

  感觉障碍:当转移瘤侵犯大脑半球的感觉区时,患者会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例如,顶叶的转移瘤可能导致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患者会感到手部或足部像有蚂蚁在爬,或者对温度、触觉的感知变得迟钝。

  语言障碍:如果转移瘤位于大脑半球的语言中枢,会出现语言表达或理解困难。例如,位于左侧额叶的布洛卡区的肿瘤可导致运动性失语,患者能够理解他人的语言,但自己表达困难,说话费力、不流畅。而位于左侧颞叶的韦尼克区的肿瘤可引起感觉性失语,患者能说话,但听不懂别人的讲话内容,语言理解能力受损。

  癫痫发作:大脑半球脑转移瘤患者癫痫发作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肿瘤刺激周围的脑组织,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增高。癫痫发作的形式多样,可表现为全身性发作,如突然意识丧失、全身强直 - 阵挛;也可表现为部分性发作,如局部肢体的抽搐或感觉异常等。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检查方法?

  1. 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大脑半球脑转移瘤的优先选择方法。MRI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对于较小的转移瘤,尤其是直径小于1厘米的病灶,MRI比计算机断层扫描(CT)更敏感。在T1加权像上,转移瘤通常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同时,MRI还可以通过增强扫描,使肿瘤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来,因为转移瘤的血 - 脑屏障通常被破坏,造影剂容易在肿瘤组织内聚集。

  CT扫描:CT对于脑转移瘤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显示肿瘤的钙化和出血方面有优势。在平扫CT上,转移瘤表现为低密度、等密度或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后多数转移瘤呈环形或结节状强化。CT扫描速度快,对于不能配合长时间检查的患者(如病情较重或意识不清的患者)较为适用。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 CT):PET - CT可以同时显示肿瘤的代谢情况和解剖结构。它通过检测肿瘤细胞对放射性示踪剂(如18F - 氟脱氧葡萄糖)的摄取来判断肿瘤的活性。对于寻找原发肿瘤和发现隐匿的转移瘤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

  2. 脑脊液检查

  当怀疑脑转移瘤并需要排除其他脑部疾病(如感染性疾病、炎性疾病等)时,可进行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检查其中的细胞成分、蛋白含量、糖含量等。在脑转移瘤患者中,脑脊液中可能会发现肿瘤细胞,但由于脑脊液检查有一定的创伤性,且阳性率相对较低,一般不作为优先选择检查方法。

  3. 活检

  对于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可考虑进行脑组织活检。活检可以通过立体定向活检或开颅活检的方式进行。立体定向活检是在影像学引导下,使用活检针获取少量脑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的优点;开颅活检则可以获取更多的组织,但创伤较大。活检的病理结果是确诊脑转移瘤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分级等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治疗方案?

  1. 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单发或数量较少(一般不超过3个)、位置相对表浅且容易切除的大脑半球脑转移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可以迅速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减轻肿瘤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对于有明显占位效应、导致严重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的脑转移瘤,手术切除肿瘤后,部分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得到明显改善。

  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可选择开颅肿瘤切除术或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开颅手术适用于较大的、位置较深或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的肿瘤,手术视野开阔,但创伤较大;立体定向手术则适用于较小的、位置较精确的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2. 放射治疗

  全脑放疗(WBRT):是脑转移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减轻神经系统症状,尤其适用于多发脑转移瘤患者。全脑放疗可以杀死脑内的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但是,全脑放疗也会对正常脑组织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放射性脑损伤,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包括伽马刀、射波刀等。这种治疗方法是将高能量的射线聚焦在肿瘤组织上,精确地破坏肿瘤细胞,而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较小。对于直径较小(一般小于3厘米)、位置较深或手术难以切除的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可以在不打开颅骨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3. 化学治疗

  根据原发肿瘤的类型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化疗药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转移瘤部位,杀死肿瘤细胞。但是,由于血 - 脑屏障的存在,部分化疗药物难以进入脑内,影响了化疗的效果。为了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目前有一些方法可以尝试,如使用能够穿透血 - 脑屏障的化疗药物,或者通过暂时破坏血 - 脑屏障来增加化疗药物的进入量。

  4.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脑转移瘤的治疗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于某些具有特定基因突变(如肺癌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脑转移瘤患者,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可以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对于一些难治性的脑转移瘤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复发?

  1. 复发原因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的残留。即使通过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手段治疗,仍可能有少量肿瘤细胞存活下来,这些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再次生长形成肿瘤。另外,血 - 脑屏障的存在使得部分治疗药物难以完全清除脑内的肿瘤细胞,也是导致复发的一个因素。

  2. 复发后的治疗选择

  复发后的治疗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身体状况、复发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复发肿瘤数量较少、位置适合手术,可考虑再次手术切除;如果不适合手术,可选择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方法。但复发后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如初次治疗,患者的预后也相对较差。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术后护理?

  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由于手术可能导致颅内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例如,颅内出血会导致颅内压升高,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护士应每隔一段时间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 伤口护理

  注意观察手术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果伤口敷料被血液或脑脊液浸湿,应及时更换,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压痛等感染迹象。对于有引流管的患者,要确保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的引流液一般为淡红色血性液体,量会逐渐减少。如果引流液突然增多或颜色异常,可能提示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需要及时报告医生。

  3. 神经系统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肢体活动等。意识状态是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或昏迷等情况。瞳孔的变化可以反映颅内压的情况,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可能提示颅内有血肿形成或脑疝的发生。肢体活动情况可以反映手术是否损伤了运动神经,若患者术后出现肢体无力或瘫痪加重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处理。

  4. 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脑水肿的护理:脑水肿是脑转移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了减轻脑水肿,患者术后一般需要采取头高位,床头抬高15 - 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同时,可根据医嘱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等,在使用脱水剂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和电解质情况,防止脱水过度和电解质紊乱。

  癫痫的护理:癫痫发作也是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患者的病床应加床档,防止癫痫发作时患者坠床。同时,要准备好压舌板等急救物品,在癫痫发作时,将压舌板放在患者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发作后,要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记录癫痫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间和症状等情况。

  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术后要注意预防感染,包括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伤口感染等。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和翻身,以促进痰液排出,防止肺部感染。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做好尿道口的清洁护理,定期更换尿袋和尿管。保持病房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感染的发生。

  5. 康复护理

  根据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如果患者存在肢体运动障碍,可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训练,如按摩、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可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包括发音训练、词汇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等。同时,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康复的信心。

  • 所属栏目:神外疾病
  • 如想转载“大脑半球脑转移瘤”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jibing/4797.html
  • 更新时间:2025-01-13 18:53:05

神外疾病相关文章

血管性脑萎缩
血管性脑萎缩是什么病? 血管性脑萎缩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脑实质发生萎缩性改变的疾病...
更新时间:2025-03-27 16:02:33
脑室内室管膜瘤
脑室内室管膜瘤是什么病? 脑室内室管膜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脑室系统的室管膜...
更新时间:2025-01-06 17:29:37
小脑发育不全
小脑发育不全是什么? 小脑发育不全对于缺氧所导致的小脑病变是无法完全恢复的,小脑是管...
更新时间:2023-02-13 16:10:52
后天性蛛网膜囊肿
后天性蛛网膜囊肿,是指非先天性因素导致的,在蛛网膜层间形成的充满脑脊液的囊性肿物。...
更新时间:2025-03-14 17:15:35
胶质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是什么病? 胶质细胞瘤,也称为神经胶质瘤或胶质细胞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中...
更新时间:2025-02-11 16:33:13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什么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颅内出血性疾病。这种情况发...
更新时间:2023-02-02 09:52:35
耳源性脑脓肿
耳源性脑脓肿是什么? 耳源性脑脓肿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耳...
更新时间:2023-02-17 14:26:58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是什么病? 大脑半球脑转移瘤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
更新时间:2025-01-13 18:53:05
硬脑膜下脓肿
硬脑膜下脓肿是什么? 硬脑膜下脓肿又称硬脑膜下脓肿。主要是指在硬脑膜下间隙发生化脓性...
更新时间:2023-02-20 14:14:23
胫后神经损伤
胫后神经损伤是什么 胫后神经损伤主要发生在股部和小腿深部。 胫后神经损伤可能是外伤或利...
更新时间:2023-02-01 14:14:47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颅内淋巴瘤(脑淋巴瘤)

更新时间:2023-03-03 11:30:15

垂体囊肿

更新时间:2023-01-30 09:43:37

Rathke囊肿(垂体胶样囊肿)

更新时间:2023-03-02 11:57:50

脑干梗塞(脑干梗死)

更新时间:2023-02-06 11:57:27

神经鞘瘤(施万细胞瘤)

更新时间:2023-03-02 14:31:10

脑内血肿(颅内血肿)

更新时间:2023-02-13 16:04:14

腓总神经损伤

更新时间:2023-02-23 14:28:41

基底节出血

更新时间:2023-02-27 11:02:13

硬脑膜下积液

更新时间:2023-02-21 15:46:14

脑桥小脑角综合征

更新时间:2023-02-27 14:35:13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 10届教授课程-脑/脊柱手术研讨会重磅开幕,INC5位国际知名教 【专家共识】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中德国际交流项目进行时|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正式开启儿童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教授中国学术交流集锦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国际教授学术沙龙图集 【INC国际教授专访】走近国际神外联合会(WFNS)终身成就奖 NF1神经纤维瘤病是什么病?NF1视神经胶质瘤怎么治疗? INC巴特朗菲教授9月份来中国吗? 小会场面对面,名额有限——二届国际神外杂志主编团中国
重要信息
咨询国外治疗
费用偿付
语言服务
专业护理与服务
服务
国际治疗协调
国际远程咨询
国际视频咨询
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