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期待开学!”胶质瘤女孩开颅后,医生说她有望治愈!
发布时间:2025-10-23 09:26:29 | 阅读:次| 关键词:“我好期待开学!”胶质瘤女孩开颅后,医生说她有望治愈!
- [案例]“妈妈,我头又痛了,眼睛好像也看不清了”松果体囊肿
- [案例]什么是松果体肿瘤?有什么症状?需要做手术吗?
- [案例]脑袋里查出3个“不速之客”?国际颅底大咖福教授教你如
- [案例]面部“刀割”之痛不再:INC国际福教授全切岩斜区脑膜瘤
- [案例]中德手术示范案例,全切、保听力、不面瘫
- [案例]为避免终身依赖呼吸机,我选择接受高难度脑干手术
"患者完全有希望治愈,目前可恢复正常人生活。"复查期间医生的这一结论,令患者父母情绪激动。回顾女儿确诊脑瘤后夫妻夜间辗转难眠的经历,当前的幸福感显得尤为真实。当时他们并未意识到,决定性转机出现在原本未抱期望的开颅手术中。
临床症状表现
病情转折出现在患者9岁时。既往精力充沛的女孩突然呈现无精打采状态,持续抱怨全身乏力。家长初期认为可能是为逃避上学寻找借口,直至夜间出现呕吐症状,才警觉女儿健康状况异常。
连夜送医后,医生听取症状描述(呕吐、头痛、四肢无力)后,判断已非普通感冒表现。后续MRI检查证实医生推测:巨大占位性病变出现在患儿颅内。
详细评估显示,肿瘤位于右侧丘脑,疑似胶质瘤,皮质脊髓束(负责肢体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已受压,并导致脑室扩大。这些特征均增加手术风险及难度。
诊疗决策过程
随着患者状态持续恶化,父母调动所有资源多方求医,结果却不理想。位置险要、神经关联复杂、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等因素成为治疗障碍,逐渐消减他们对治愈的期望。
当带患者至加拿大多伦多SickKids医院时,家属已承受过多不确定性。听闻Rutka(鲁特卡)教授表示可实施手术时,仅感暂时缓解,因与其他医生观点不同。鲁特卡教授认为可安全手术,并承诺尽力实现全切。
可安全手术已成为家属这段时间获得的最佳消息。经家属同意,一场未寄予厚望的手术开始进行。
出乎意料的是,该手术为患者带来生机。教授如术前预期顺利完成全切,未造成任何神经功能缺损。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这无疑是另一好消息。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非常期待开学!"得知下学期可返校后,患者表现格外兴奋。
术前(红色标示)与术后(绿色标示)影像对比显示肿瘤全切,脑组织复位,无脑出血、脑水肿等损伤。
胶质瘤治疗研究背景
鲁特卡教授指出:超过半数小儿脑肿瘤为胶质瘤,通常位于幕上区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类,胶质瘤分为I至IV级。I级胶质瘤属良性肿瘤,包括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 III级和IV级胶质瘤分别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I级和II级神经胶质瘤归类为低级别神经胶质瘤,III级和IV级视为高级别神经胶质瘤。
对于位置有利的低级别胶质瘤,大体全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多数情况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有效治疗,即使病变位于脑干或丘脑等关键位置,中位生存期可达50年,完整手术切除甚至可实现治愈。功能性MRI和脑磁图进行功能性脑标测、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术中神经监测和成像技术,使得以往无法手术的肿瘤得以切除,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非脑干高级别胶质瘤患儿的常规治疗方案为神经外科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肿瘤完全切除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儿5年生存率为5%-15%,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儿5年生存率为20%-40%。多项研究表明,化疗对接受手术和放疗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具有优势。其他研究报道大剂量化疗联合干细胞拯救方案可实现有希望的长期疾病控制率。
内容来源:INC国际鲁特卡教授研究《Initial Management of Childhood Brain Tumors: Neurosurgical Considerations》

- 所属栏目:胶质瘤
- 如想转载““我好期待开学!”胶质瘤女孩开颅后,医生说她有望治愈!”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jiaozhiliu/6875.html
- 更新时间:2025-10-23 09:21:01
- 上一篇:这种胶质瘤全切后,视力还能保住吗?先来看看这两个故事!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