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丘脑胶质瘤手术成功案例:7岁患儿术后重返校园
发布时间:2025-07-18 18:11:31 | 阅读:次| 关键词:脑干丘脑胶质瘤手术成功案例:7岁患儿术后重返校园
- [案例]6岁儿童尿崩症和垂体柄增粗应该如何治疗?
- [案例]三尺讲台教书育人,遭遇脑干胶质瘤,以为生命就此止步
- [案例]较大岛叶胶质瘤术后2年没有复发,18岁少年考入大学开始
- [案例]脑干被盖大揭秘 | 手术风险的“雷区”,中脑、桥脑、延
- [案例]「千里转运」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女孩的生命奇迹列车已进
- [案例]不到2%!这种脑动脉瘤还能治疗吗?血管搭桥术的展现治愈
巴特朗菲教授术后5个月随访结论:"该区域手术极具挑战性,但在关键脑区实现满意切除。肿瘤切除效果非常理想!患儿神经功能良好,整体状态令人满意。"
临床背景
患儿偶发头晕症状,病因实为脑干中脑脚部延伸至右侧下丘脑及丘脑的胶质瘤。脑干与丘脑作为神经外科高风险区域,包含密集神经血管结构,手术面临巨大挑战。
治疗困境
手术复杂性高、风险大、安全切除难度极大,导致多数医生难以处理。近1年时间,患儿父母未能找到可安全手术的医疗团队,直至联系德国脑干手术专家巴特朗菲教授。
教授手术决策依据
"我已为众多类似位置、大小及范围的儿童及成人成功手术。可为该患儿提供手术! 因长远来看手术是最佳选择。"
手术实施
2025年巴教授中国行期间,成功为患儿安全切除肿瘤。
术后即时状况
术后第1天患儿清醒状态:"我在睡觉呢!"(向母亲撒娇)
母亲回应:"等她睡醒与巴教授合影!"(喜悦状态)
随访结果
患儿现已回归校园,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肿瘤解剖位置挑战解析
7岁秋秋因阵发性头痛头晕确诊"鞍区病变",行右侧丘脑立体定向颅内肿物清除术。术后病理:神经上皮性肿瘤。分子检测符合毛细胞星形细胞瘤(WHO 1级)
虽为低级别胶质瘤且全切预后佳,但肿瘤位于脑干中脑-丘脑区(手术高风险区)。"此位置无法手术"成为多数医生结论。"脑干手术属外科操作难度巅峰,轻微损伤即可致严重残疾。"
丘脑-中脑手术难点说明
中脑:脑干核心组成部分,含颅神经核团及上下行传导束。功能包括:
心血管/呼吸中枢
脑干上行激活系统(维持意识)
感觉运动传导通路(大脑-脊髓联络)
损伤后果:轻则瘫痪,重则死亡。
丘脑:位于中脑上方,承担神经信号中转功能。损伤可致严重意识障碍。
该区域手术需在狭窄空间内精准操作,避免损伤关键结构。巴教授术后坦言:
"此次手术极具挑战性:涉及下丘脑及右侧中脑脚区重要血管,存在损伤锥体束致左侧偏瘫高风险,儿童手术操作空间极度有限。"
国际专家成功手术记录
巴教授评估影像后确认:"已成功完成众多类似病例。手术为最佳治疗方式,目标为最大安全切除。该部位90%以上切除率即属优异结果。"
手术学术基础
巴教授自1991年发表《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治疗(26例报告)》,其中14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中11例实现全切且无新增神经损伤。该研究奠定其脑干手术权威地位。
手术结果与康复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协作下,肿瘤获满意切除。术后5个月随访。
神经功能整体良好
出现术前预判的左侧肢体轻度无力(肿瘤毗邻皮质脊髓束所致)
康复建议
儿童大脑可塑性强,完全恢复需超过1年
建议专项儿童康复理疗加速恢复
目前无需辅助治疗,以功能恢复为主

- 所属栏目:胶质瘤
- 如想转载“脑干丘脑胶质瘤手术成功案例:7岁患儿术后重返校园”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jiaozhiliu/6067.html
- 更新时间:2025-07-18 18:03:29
- 上一篇:胶质瘤手术时机选择:14岁患者治疗实例及预后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