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偶发无症状听神经瘤的治疗决策解析:观察与手术选择的临床依据

偶发无症状听神经瘤的治疗决策解析:观察与手术选择的临床依据

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应综合评估肿瘤大小与形态、患者症状、并发症及个人意愿。手术通常被视为首选治疗方案,以实现肿瘤切除、解除占位效应。对于较小肿瘤,若存在囊变或以治愈为首要目标
本文有1233个文字,大小约为6KB,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体检发现听神经瘤 无症状情况下是否需要手术?

  听神经瘤即前庭神经鞘瘤(VS),系成人脑外后颅窝区域最常见肿瘤类型之一。但与其他类型脑瘤相比,听神经瘤的治疗策略需综合考虑更多因素……

  Z先生于中年阶段在公司年度体检中偶然发现听神经瘤,此后陷入焦虑状态,睡眠质量严重下降。有医生认为肿瘤较小,可继续观察;有医生建议采用放疗替代观察,以防肿瘤继续增大;还有医生推荐尽早手术,以降低神经功能缺损风险……Z先生站在治疗选择的十字路口,感到十分困惑。

  "到底是否需要治疗?该如何治疗?"Z先生面对多条可选路径,不禁发出困惑的感叹。

到底要不要治?该怎么治啊

01何时考虑观察策略?Observation

  欧洲神经肿瘤学协会(EANO)组建了由欧洲各国专家参与的工作组,针对听神经瘤(V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发布了官方指南。指南总结认为,随访观察策略适用于偶然发现、无症状的听神经瘤患者;作为观察的替代方案,患者还可考虑放疗。

欧洲神经肿瘤学协会(EANO)组建了一个由欧洲各国专家组成的工作组,针对听神经瘤(VS)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发布了官方指南

  对于偶发、无症状的听神经瘤,采用连续MRI及听力监测而不进行任何针对肿瘤的干预,被认为是合适的管理策略(证据等级Ⅲ,推荐级别C)。但这一策略必须考虑患者依从性,因失访可能导致观察策略失败。

  随访观察的核心任务是在监测肿瘤生长和听力功能的同时,为潜在的治疗决策积累数据。在新诊断的听神经瘤病例中,约1/3的肿瘤在1-3年随访期内会出现生长。然而当随访时间延长至5年时,发生生长的肿瘤比例可上升至约50%。

在新诊断的听神经瘤病例中,约有1/3的肿瘤在1-3年的随访期内会出现生长。然而,随访时间延长至5年后,发生生长的肿瘤比例可上升至约50%。

  总体而言,听神经瘤的年平均生长速率约为0.99-1.11mm,肿瘤最大直径年均增长2.9mm,但对于首次随访即显示生长迹象的听神经瘤,其预期生长速率可达每年3mm。肿瘤内囊性或出血性特征、激素治疗均可能是导致听神经瘤生长速率超过每年4mm的潜在预测因素,且在3-4年内50%的患者将丧失功能性听力。

  此外,四项非随机研究比较了无症状观察组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组的结果,显示放疗后肿瘤控制更佳(证据等级Ⅱ,推荐级别B),但观察组在听力和面神经功能方面表现更好。

无症状听神经瘤治疗

02何时需要手术治疗?Surgery

  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应综合评估肿瘤大小与形态、患者症状、并发症及个人意愿。目前已有多种肿瘤分级系统用于辅助决策,其中Koos分级较为常用。对于Koos Ⅳ级的大肿瘤,或肿瘤在连续两次MRI检查中显示年增长≥3mm时,手术通常被视为首选治疗方案,以实现肿瘤切除、解除占位效应。对于较小肿瘤,若存在囊变或以治愈为首要目标,也可考虑手术。

对于Koos Ⅳ级的大肿瘤,或肿瘤在连续两次MRI检查中显示年增长≥3mm时,手术通常被视为首选治疗,以切除肿瘤、解除占位效应。对于较小的肿瘤,若存在囊变或以治愈为首要目标,也可考虑手术。

  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听力状况、肿瘤特征、患者意愿及术者经验。手术团队的经验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听神经瘤的治疗应尽可能选择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或医疗中心。大样本研究显示,术前听力正常的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2年及5年的听力保存率>50-75%,术后10年的听力保存率>25-50%。

  为提高面听功能保留率,听神经瘤手术需要进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包括体感诱发电位及面神经监测(证据等级Ⅲ,推荐级别B)。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改善功能结局,并与术后良好的面神经功能相关。若尝试保留听力,还应使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证据等级Ⅲ,推荐级别B)。对于巨大病变,可加做低位颅神经肌电图监测。

  手术应以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为目标,因为残余肿瘤体积与复发率呈正相关(证据等级Ⅲ,推荐级别B)。一项纳入116例听神经瘤患者的研究显示,全切除(GTR)、近全切除(NTR)和次全切除(STR)后的复发率分别为3.8%、9.4%和27.6%。多项系列研究也证实,残留体积越大,再生长风险越高。对于巨大听神经瘤,需权衡全切术后复发风险降低与面神经功能障碍风险增高、听力保留率下降之间的关系。

  若放疗后肿瘤复发,可选择再次手术,但既往照射后再手术的面神经功能损伤风险更高。若手术后复发,则优先选择放疗,因其对面神经的损伤风险低于二次手术。

03治疗要点Key Points

  对于偶发、无症状的听神经瘤,可选择观察策略;除观察外,也可考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当听神经瘤在连续两次MRI检查中显示年增长≥3毫米时,治疗方案需从保守观察转为积极干预。

  若肿瘤较小且无手术条件,可优先选择放疗。

  巨大听神经瘤应以手术为首选,以减轻占位效应;手术入路取决于肿瘤特征及术者经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必不可少。

  对于巨大听神经瘤,先行部分肿瘤切除术,再辅以放疗或观察,也是一种可行策略。

  肿瘤残留体积越大,复发风险越高。

 

参考资料

1.Goldbrunner R, Weller M, Regis J, Lund-Johansen M, Stavrinou P, Reuss D, Evans DG, Lefranc F, Sallabanda K, Falini A, Axon P, Sterkers O, Fariselli L, Wick W, Tonn JC. EANO guideline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estibular schwannoma. Neuro Oncol. 2020 Jan 11;22(1):31-45.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偶发无症状听神经瘤的治疗决策解析:观察与手术选择的临床依据”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6516.html
  • 更新时间:2025-08-31 09:02:31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积极应对肌张力障碍:INC国际功能神外大咖Krauss带来DBS技术新进展
一、别让肌张力障碍定义你的生活 7岁的Brenda Currey Lewis一直患有全身性肌张力障碍。这种罕见...
更新时间:2025-02-08 10:55:07
暑期接受巴教授开颅手术成功切除脑瘤
一年多前,乐乐便开始出现头痛,甚至会在睡梦中痛醒并大声惊呼。结果发现颅内存在“血管...
更新时间:2025-07-27 08:50:46
脑脊液动力学百年经典理论争议-国际小儿神外教科书教授谈脑积水新病理机制
2023年11月25日,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三届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云端峰会于中国一高楼,被誉...
更新时间:2024-03-11 11:51:08
人镜合一的“筷子技术”是什么?为何成为制服脑肿瘤的“得力干将”?
你知道「筷子技术」吗? 印象中,用惯了刀叉的外国人可能并不会熟练地使用筷子,然而,却有...
更新时间:2025-02-24 16:19:41
聚焦前沿 学术领航——第四届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云端峰会圆满谢幕
第四届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云端峰会NEUROSURGERY IS ART 本月,INC(International Neurosurgeons Circle)国际神...
更新时间:2025-01-22 13:36:11
国际神经外科学院前主席详述:小儿胶质瘤的具体分类及手术策略
INC之James T. Rutka教授认为小儿神经胶质瘤的切除手术结果主要取决于不同年龄的表现,肿瘤的位...
更新时间:2021-11-23 17:00:29
经鼻内镜手术七大并发症风险!INC国际神外大咖福教授如何应对?
神经内镜技术 如同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了洞察病变的智慧之眼。通过鼻腔这一自然通道,经鼻...
更新时间:2024-12-12 11:03:50
国际知名脑血管搭桥手术专家Kawashima发表动脉瘤孤立术联合STA-PCA搭桥手术成果
忙碌之中突感头痛炸裂,医院一查竟是隐藏多年的不定时炸弹动脉瘤破裂,很快就人事不醒,...
更新时间:2024-01-24 17:57:45
暴露了!不是所有辐射都对儿童脑肿瘤产生影响
家里有了孩子之后,父母总是很担心宝宝会不会被影响到。生怕自己一个生活习惯就会导致家...
更新时间:2025-03-03 16:45:40
基底节区脑动静脉畸形:治疗还是观察?
五一节期间,本来在快乐休假的三十四岁友友(化名),突发头痛,并且连续两日 左侧肢体活动...
更新时间:2025-03-26 11:48:22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INC巴特朗菲教授2025学术沙龙:37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前沿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