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男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致全身麻木,一周内症状加重,该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4-01-03 10:45:09 | 阅读:次| 关键词:31岁男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致全身麻木
- [案例]视路胶质瘤治疗陷困局:近失明患者该如何突破“切不净
- [案例]6岁男孩车祸“撞出”脑肿瘤,为何“因祸得福”?
- [案例]“虽小,却危及性命”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成功手术重
- [案例]脑海绵状血管瘤“吃透”的中脑,脑干出血急送ICU的她如
- [案例]国际颅底教授“零并发症”全切较大颅咽管瘤,35岁精英重
- [案例]北美可能再也没有比SickKids更好的儿童医院了
2023年12月月底,还在上班的陈先生突然感觉听到的声音比平时刺耳。休息一夜后,症状没有缓解,还出现身体、脸部麻木,还有阵发性耳鸣、头晕等。就诊后,神经外科医生诊断为脑桥占位性病变,怀疑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出血。住院药物治疗后,症状仍在加重……
本以为是辞旧迎新的日子,陈先生却迎来了如此噩耗,面对一天天进展的病情,陈先生和家人无比焦心。找到能顺利主刀的手术医生是目前陈先生一家人的当务之急。而此时,脑干手术教授INC巴特朗菲教授2024年1月即将来华的消息也在病友圈传开,详细了解了巴教授众多成功案例后,他们决定争取巴教授1月手术机会,选择远程咨询巴教授。INC医学顾问在了解到陈先生的情况后,迅速整理翻译陈先生病例资料以及陈先生关心的手术风险、切除率、术后恢复、手术时机等问题。
INC巴教授远程评估回复:
关于手术切除率:
巴教授回复:“我通常会尝试全切的切除率”
关于术后恢复:
巴教授回复:“就他的情况而言,我认为他会在短时间内康复,但可能是两周,也可能是三个月或四个月。”
关于目前是否需要尽快手术:
巴教授回复:“在核磁共振成像上看到的是新出血。如果我们看T2序列的图像,我们还可以看到周围水肿,这表明出血是新鲜的,对于手术来说,这实际上是较佳时机。如果再等一两个月,血液会被部分吸收,但疤痕的形成会增加手术的难度。因此,现在是手术的好时机”
而由于陈先生家在西北,他很担心路途中出现再次出血的情况从而产生危险,对此巴教授也做出了回答。
巴教授回复:“我们曾经接诊过很多从很远的地方来的病人,甚至有患者从离苏州1000公里的地方过来手术的,到目前为止,没有遇到患者路途中出现问题。他可以避免太大的压力,我想他的家人可以安排好,他不需要有太大的压力。”
巴教授远程邮件回复截选:回答患者手术需要尽早吗的问题

- 所属栏目:脑血管瘤
- 如想转载“31岁男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致全身麻木,一周内症状加重,该如何应对?”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naoxueguanliu/3655.html
- 更新时间:2024-01-03 10: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