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女夏令营突发瘫痪,脊髓血管畸形破裂惹的祸!
发布时间:2025-07-03 09:19:57 | 阅读:次| 关键词:17岁少女夏令营突发瘫痪,脊髓血管畸形破裂惹的祸!
- [案例]开颅术后2小时,还未出手术室,她醒了就开始说英语...
- [案例]胶质瘤术后7年复发新选择:不开颅的LITT技术控住癫痫
- [案例]静脉畸形伴出血、开颅手术、介入手术和伽马刀哪种治疗
- [案例]脑干间变型室管膜瘤德国手术全切案例
- [案例]7岁男孩较大胶质瘤并压迫脑干如何长期生存?
- [案例]8岁孩子胸髓T3-脑干巨大胶质瘤,如何一次手术精准全切?
一次夏令营的剧烈运动后,17岁的Ivy Goldson双腿突然失去知觉,生活瞬间陷入困境——她被诊断为罕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破裂,面临瘫痪风险。
当多家医院对复杂手术束手无策时,她遇到INC国际脑血管专家Lawton教授。教授成功为她实施了高难度切除手术,使瘫痪的Ivy最终重新站立起来......
Ivy Goldson 17岁脊髓动静脉畸形
病情经过
17岁的Ivy Goldson参加夏令营活动时,与朋友运动过程中突感双腿无法活动,随即被紧急送医。检查结果显示,Ivy的脊髓存在动静脉血管畸形(AVM)。剧烈运动导致该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最终引发肢体运动功能丧失。
经过初步治疗,Ivy的感觉功能有所恢复。然而,为防止血管畸形再次破裂出血危及生命,手术成为必需的治疗手段。
INC国际Lawton教授成功为其全切动静脉畸形
由于手术难度极高,Ivy辗转多家医院均被告知无法实施。最终,她求助于INC国际脑血管专家Lawton(罗顿)教授,该教授尤为擅长此类复杂手术。
Lawton教授最终成功为Ivy全切了脊髓动静脉畸形。原本瘫痪、生活无法自理的Ivy奇迹般地重新站立。她恢复了健康状态,能够自由行走与生活。
破裂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策略
脑动静脉畸形犹如颅内“高风险病灶”,患者情绪激动或受其他刺激时,畸形血管团均可能破裂出血。一旦破裂,超过半数患者预后不良,死亡率高达25%。部分幸存者也可能遗留严重残疾(如植物状态)。针对已破裂的脑动静脉畸形,治疗策略主要包括:
-01-显微外科手术
开放性显微外科切除术作为特定AVM患者的根治性治疗方法历史悠久,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其提供即刻治愈的可能性也最大。
此类手术操作复杂,通常需要详细分析影像学资料并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
-02-血管内栓塞
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血管内介入常作为显微外科手术的辅助治疗手段,因该人群常发生出血,手术需同时清除血肿。
术前栓塞旨在封闭出血源,减少供血动脉的血流。仅有少数患者可通过单纯血管内栓塞达到治愈。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动静脉畸形的手术全切率显著提高。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Michael T. Lawton教授
INC国际Michael T. Lawton教授现任巴罗神经学研究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其研究领域涵盖脑动静脉畸形的形成机制、遗传学特征、破裂治疗,以及脑部血管瘤的血流动力学、破裂机制、数字建模等。他的临床研究聚焦于血管瘤、动静脉畸形、颅内搭桥的微创治疗技术及其临床数据。
Lawton教授已发表450余篇神经外科专业论文,独立撰写3部专著(《七种脑动静脉畸形:切除原理和技巧》、《七种动脉瘤:夹闭术的原理和技巧》、《七种搭桥术:血运重建的原则和技术》),参与编写70余本医学专业书籍章节,荣获近20项国际医学奖项,并受邀在全球40多个神经外科机构进行600余场专业讲座。
神经外科手术经验:
脑动静脉畸形:900例
脑动脉瘤:4400余例
海绵状血管畸形:1000余例

- 所属栏目:脑血管瘤
- 如想转载“17岁少女夏令营突发瘫痪,脊髓血管畸形破裂惹的祸!”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naoxueguanliu/5904.html
- 更新时间:2025-07-03 09:09:32
- 上一篇:脑干手术后能否二次开颅?濒临瘫痪患者二次手术成功恢复行走!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