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脑脓肿
发布时间:2023-02-17 14:27:52 | 阅读:次| 关键词:耳源性脑脓肿
- [案例]2次出血后功能恶化率高达84%,「脊髓肿瘤」导致的神经损
- [案例]垂体瘤出血卒中6大诱因!INC国际大咖施罗德教授成功保垂
- [案例]较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压迫丘脑疑难成功案例
- [案例]战胜脊索瘤:福教授给予癌症研究者见证孩子成长的宝贵
- [案例]小小CPA区脑膜瘤,长大横跨颅中后窝成巨大岩斜区脑膜瘤
- [案例]“感谢巴教授,真的救了我们,救了大家!”巴教授9月疑
耳源性脑脓肿是什么?
耳源性脑脓肿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耳源性脑脓肿多发生在大脑颞叶,其次是小脑和大脑的其他叶片。脑脓肿分为耳源性和非耳源性。大部分脑脓肿都是耳源性的,几乎全部的小脑脓肿都是耳源性的。脑脓肿通常是单发的。
耳源性脑脓肿原因
耳源性脑脓肿是化脓性中耳炎和乳突炎并发的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大部分是由于胆脂瘤中耳炎损害了鼓室盖、鼓窦盖、乳突盖或乙状窦、窦脑膜、角骨板,炎症直接侵入脑组织,或循环进入脑组织。
耳源性脑脓肿症状
少数是由于感染,通过血路扩散到大脑,导致多发性脑脓肿。耳源性脑脓肿会发生一些病理变化,如局限性脑炎期、化脓期或包膜形成期,患者会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耳源性脑脓肿检查
若怀疑可能患有耳源性脑脓肿,则需进行以下检查:
1.临床检查。通过临床检查,观察患者耳朵是否有明显的弥漫性充血、水肿等变化,了解患者是否有耳病史。同时,观察患者眼底等部位是否有明显异常。
2.颅脑检查。通过头部CT或核磁共振等图像学检查,可以判断颅内是否存在明显的脓肿。如果有明显的脓肿,也可以确定脓肿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听力检查。观察病人是否有明显的听力损伤。
耳源性脑脓肿治疗
耳源性脑脓肿一般是由中耳炎、乳突炎等慢性炎症引起的脓肿,扩散到颅内,穿破硬脑膜。在治疗中,一方面要使用抗生素控制脓肿的进展,另一方面要通过脓肿穿刺、脓肿切除等手术治疗方法去除脑脓肿。
同时,由于脓肿来自耳朵,需要对原发性灶具进行合适的治疗,包括中耳炎的手术和乳头根治,以及乳突炎的一系列方法。
因为只有合适处理脓肿的来源,才能避免以后脓肿的再次发生,从而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对于抗生素的治疗,大多数脑脓肿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会相对较长,大多数患者需要使用4-8周。只有在合适复查后发现脓肿没有复发,情况相对稳定时,才能考虑停用抗生素。
耳源性脑脓肿护理
这种疾病常与其他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同时发生。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忽视了耳病的治疗,往往会导致死亡或脓肿复发。这种疾病大多是由于中耳炎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造成的。因此,患者应记住:
患有中耳炎的人应该经过正规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属于危险的“胆脂瘤型”。
因为耳道本身比较窄,不要相信“江湖医生”。而是将不溶性药粉喷入其中。药物和脓液一旦形成硬块,堵塞耳道,脓液就无法流出,侵入颅内,造成错误。这种病很严重,这样的病人要赶紧送医院治疗。

- 所属栏目:神外疾病
- 如想转载“耳源性脑脓肿”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jibing/2810.html
- 更新时间:2023-02-17 14: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