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70岁,基底节“脑内炸弹”最新随访!INC国际神外教授仅用一句话评估

70岁,基底节“脑内炸弹”最新随访!INC国际神外教授仅用一句话评估

"巴教授请看,我现在行走、抬臂等活动均无异常!"视频中,年过七十的柯女士精神饱满,动作协调,难以想象她曾因脑深部基底节区海绵状血管瘤而陷入"手术担心瘫痪,不手术担忧出血"的治疗困
本文有1327个文字,大小约为6KB,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恢复情况不能再好!"这是INC国际神经外科专家巴特朗菲教授在审阅柯女士近期复查核磁共振报告后作出的专业评估。

  "巴教授请看,我现在行走、抬臂等活动均无异常!"视频中,年过七十的柯女士精神饱满,动作协调,难以想象她曾因脑深部基底节区海绵状血管瘤而陷入"手术担心瘫痪,不手术担忧出血"的治疗困境。

INC国际神经外科的巴特朗菲教授为柯女士完成了术后2年的随访

  近日,INC国际神经外科巴特朗菲教授为柯女士完成术后2年随访评估,教授的专业解读为患者后续生活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随访结果分析​

  本次随访中,柯女士自述症状变化包括:"舌部和右侧面部麻木感明显改善,但双足、右腿及手术区域偶尔出现麻木胀痛"。同时,她特别询问了核磁共振报告中"右侧额颞交界区斑片状低信号"的临床意义,这种细致关注体现了患者对疾病管理的重视程度。

  面对这些疑问,INC神经外科巴特朗菲教授给出专业解答:"值得庆幸的是,对于当初出血量较大的病灶,通常患者会出现更严重症状,您目前的症状表现非常轻微,这是很好的恢复结果。"

  针对核磁共振低信号表现,巴教授进一步解释:"这个病灶体积很小,不属于缺血性改变,在您这个年龄阶段属于常见现象,甚至可能是正常生理表现,完全不需要担心。更重要的是,海绵状血管瘤区域的恢复状况良好,不具有临床意义。"

*非临床意义(Non-Clinical Significance, NCS)指在检查或研究中发现的异常指标、现象或数据,对疾病诊断、治疗决策或病情评估没有实质性参考价值。这些异常通常由检测误差、个体差异或正常生理波动引起,而非疾病本身表现。

  视频中柯女士灵活的活动能力,与教授的专业评估相互印证,表明这位患者在脑深部脑血管畸形治疗中获得成功。

诊疗历程回顾​

初期诊断阶段​

  2022年,68岁的柯女士在体检中发现脑部异常,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右侧基底节区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病灶尺寸15mm。初期医生建议"定期观察",加之患者本身无明显症状,因此未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2022年12月开始,柯女士逐渐出现脚底麻木症状,并发展为右侧肢体异常感觉。这种症状变化引起患者警觉,随即前往医院咨询手术方案,但当地医生表示不建议手术:"如果患者58岁可以考虑手术,68岁年龄不建议手术,术后瘫痪风险较高,卧床两年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右侧基底节区海绵状血管瘤并发出血

  医生对手术的担忧源于病灶特殊位置:基底节区是大脑运动调控关键区域。基底神经节位于白质内,参与运动启动和执行,与大脑皮质及小脑共同调节随意运动、肌张力和姿势反射。该区域手术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严重并发症。

  "68岁就该等待病情恶化吗?我还有家人,还想继续正常生活。"带着这样的想法,柯女士开始寻求更多治疗选择。偶然机会了解到INC国际神经外科巴特朗菲教授的成功案例后,她决定争取治疗机会。

治疗决策转折​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柯女士首次见到巴特朗菲教授。教授详细研究了从初诊到最新的所有影像资料,给出客观评估:"75%支持手术,25%可观察,但如果症状加重需立即治疗。若等到偏瘫再手术,恢复几率将大幅降低。我可以为患者实现病灶全切。"

  尽管教授评估带来信心,但考虑到还有25%的观察可能性,柯女士与家人商议是否等待教授下次来华时再手术。

大脑基底节区示意图

  然而疾病发展难以预测。2023年9月,柯女士症状突然加重:脚底麻木蔓延至膝盖,面部、耳部出现麻胀疼痛,复查核磁显示病灶增大。得知情况后,巴教授当晚紧急视频连线,坚定表示:"这次必须立即手术,现在是最佳时机。如果我这样返回德国,会一直放心不下。"(当时正值巴教授结束中国行程准备返回德国)

75%支持手术,25%可观察,但如果症状加重必须立即治疗——等到偏瘫再手术,恢复几率会大幅降低,我能为你完全切除病灶。

  教授的责任感与担当消除了柯女士和家人的顾虑。9月29日视频咨询,30日患者从东北飞往苏州,10月1日国庆节当天,由巴教授主刀,国内神经外科团队配合,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核磁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完全切除,无新发神经功能损伤。

  术前,巴教授告知最坏可能结果是左手无力,因此患者术后醒来第一反应就是活动左手。当发现手指活动灵活时,她彻底放心。令人惊喜的是,教授担忧的高龄患者常见脑萎缩问题并未出现,患者脑部状态优于同龄人,为手术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

术后核磁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已完全切除,且没有新的神经功能损伤。

*高龄患者常出现脑萎缩,开颅后脑脊液下流压迫岛叶,会增加手术难度。

康复经验与临床启示​

高龄患者会出现脑萎缩的情况,开颅后脑积液会往下流,并压迫岛叶,做手术就会有点困难。

  目前,摆脱疾病困扰的柯女士恢复正常生活:与家人露营烧烤,坚持阅读学习,生活充实如常。

  回顾治疗经历,她深感感慨:"这一年承受的痛苦,麻木感非常难受。夜间焦虑加重,每天都担心出血风险。因为害怕出血,之前连咳嗽都控制,甚至如厕都不敢用力。所以能尽早治疗就尽早解决,有机会一定不要错过。"

  对于没有严重基础疾病、身体状况良好的高龄患者,开颅手术完全可行。拖延治疗反而可能因病灶增大、出血风险增加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海绵状血管瘤虽是良性病变,但一旦出血就应考虑手术干预。特别是位于重要功能区的病变,若等到出现严重功能缺损再手术,恢复几率将大幅降低。

  从被断言"手术必然瘫痪"到术后活动自如,柯女士的经历证明,面对脑部疑难肿瘤,年龄不是绝对限制因素,专业的医疗选择才是治疗关键。每个寻求希望的患者,都值得获得专业医疗保障。

  • 所属栏目: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 如想转载“70岁,基底节“脑内炸弹”最新随访!INC国际神外教授仅用一句话评估”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xueguanliu/7099.html
  • 更新时间:2025-11-22 23:12:35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相关文章

反复出血、功能丧失:高难度基底节区海绵状血管瘤的全切
"手指灵活度显著改善,言语功能与平常状态一致,悬着20多年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术后病...
更新时间:2025-11-20 10:55:24
基底节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从瘫痪到露营:68岁女性治疗实例
肢体麻木、活动迟缓?此类表现或为基底节海绵状血管瘤的预警信号!68岁柯女士因反复舌部麻...
更新时间:2025-07-11 10:00:17
从瘫痪风险太大到顺利全切,高难度开颅术后还未出手术室
好厉害,脑神经外科的贝肯鲍尔! 瘫痪的风险太大了,不建议手术。先控制体重和血压吧,这是...
更新时间:2025-03-07 13:50:08
两位30+男性接连确诊:当「人生黄金期」遭遇「脑功能区炸
如果一个热爱运动的人,突然肢体活动不灵,甚至可能面临瘫痪的话,「真的很可怕。」今天...
更新时间:2025-02-12 13:39:59
68岁疑难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自述,中外专家竟然同台为我手术
我一定要再去德国68岁的柯女士兴奋的语气里夹杂着期待。 她与德国的不解之缘是从1983年起,...
更新时间:2024-12-11 11:10:43
开颅手术前她宣言:"若瘫痪是赌注……我赌自己赢!"
头痛、复视、右侧肢体无力——两次脑干出血使19岁的身体濒临瘫痪边缘。保守治疗?抑或手术...
更新时间:2025-08-19 10:57:23
失明、记忆丧失……三脑室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的凶险谁懂?
26岁患者浩然在结束高原行程后,出现持续头痛头晕症状,为期两个月的不适促使他最终决定就...
更新时间:2025-10-14 10:07:25
25岁女孩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引发瘫痪,手术全切后重新站了起来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生长于脑干,其特点是反复出血,对人体影响大,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般...
更新时间:2023-05-05 18:24:39
高难度开颅术后多久能坐飞机?能健身……听巴教授如何回答!
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在脑袋上开刀动手术,是的大手术, 那这样的大手术大概多久能恢复出院...
更新时间:2024-07-15 16:10:27
命悬一线!45岁女性深夜突发脑出血,看INC 巴教授如何用毫米级操作从 “鬼门
凌晨3时,45岁的Laura因突发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被送入急救室。出血导致她出现面瘫与偏瘫,...
更新时间:2025-09-27 09:27:56
“感冒”变脑瘤!18岁学生120跨省转运,中外专家成功救治桥臂海绵状血管瘤
18岁少年突发桥臂海绵状血管瘤出血,被120紧急送往北京某医院,情况危急。 在被告知手术风...
更新时间:2025-04-14 17:07:22
医生手抖0.1毫米或致面瘫?16岁少年脑干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全记录
若将大脑比作全身的司令部,那么脑干就是司令部的“总司令”。脑干素有“生命禁区”之称...
更新时间:2025-05-26 09:40:02
脑出血后:从静止风险到功能恢复——一例丘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历程
因视野狭窄、视物模糊及持续性头痛,小雨于前日与家人紧急就医,诊断结果却令全家陷入困...
更新时间:2025-08-27 08:59:09
INC巴教授“禁区”手术图解案例九 | 全切延髓海绵状血管瘤
这是2019年10月第1卷第2期《NEUROSURGICAL FOCUS VIDEO》(神经外科聚焦视频)下的真实评论,惊叹于这台...
更新时间:2025-02-17 16:59:33
两位30+男性接连确诊:当「人生黄金期」遭遇「脑功能区炸弹」…
如果一个热爱运动的人,突然肢体活动不灵,甚至可能面临瘫痪的话,「真的很可怕。」今天...
更新时间:2025-02-12 13:39:59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胶质瘤

更新时间:2021-12-15 13:40:40

致命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赴德手术案例

更新时间:2021-12-14 16:47:00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2025天坛神经外科学术大会:INC巴教授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 神外SCI国际期刊主编见面会主题征集 | 可获与主编面对面交 INC学术沙龙 | Couldwell教授主题演讲:从5000年前谈起颅底外科 2025年10月18日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天坛)神经外科学术大 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INC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教育基金,北 INC巴特朗菲教授2025学术沙龙:37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前沿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