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脑内“无声炸弹”:未破裂梭形动脉瘤为何需要手术干预?

脑内“无声炸弹”:未破裂梭形动脉瘤为何需要手术干预?

当 55 岁患者同时面临颈动脉狭窄引发的脑缺血风险与左侧 P2 段梭形动脉瘤的破裂隐患时,治疗陷入矛盾:继续抗凝可能触发动脉瘤出血,停用则可能诱发脑梗死。
本文有822个文字,大小约为4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一枚 10mm 的 “未爆弹” 深埋大脑深部血管旁,且患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 这是临床医生高度警惕的高危场景。

  当 55 岁患者同时面临颈动脉狭窄引发的脑缺血风险与左侧 P2 段梭形动脉瘤的破裂隐患时,治疗陷入矛盾:继续抗凝可能触发动脉瘤出血,停用则可能诱发脑梗死。以下解析 INC 国际脑血管专家川岛教授如何应对这一复杂挑战。

INC 川岛明次教授梭形动脉瘤诊疗实例

  病例资料:55 岁男性,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认知功能下降就诊。

影像检查:

  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引发缺血症状;

  左侧大脑后动脉 P1-P2 交界处发现 10×12mm 梭形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宛如隐藏于脑内的 “梭形炸弹”。

  术前评估:3D-DSA 清晰显示左侧 P1-P2 交界处动脉瘤形态。

术前 3D-DSA 显示位于左侧 P1-P2 交界处动脉瘤

分阶段手术策略实施

第一阶段:血流重建防缺血

  先行右侧颞浅动脉 - 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通过改善右侧大脑半球血供,降低严重脑梗死风险。

第二阶段:间隔 10 个月精准 “拆弹”

  针对高危左侧梭形动脉瘤实施二次手术,方案包括:

  动脉瘤孤立术:经颞下入路阻断动脉瘤两端血流,消除血流冲击导致的破裂风险;

  远端血运重建:采用颞下入路行颞浅动脉 - 大脑后动脉(STA-PCA)搭桥术,重建大脑后动脉远端血供,避免脑组织缺血。

  术后评估:3D CTA 显示左侧 PCA 区血管穿支及重建的 PTA 血管血流通畅(箭头标注)。

术后3D CTA显示左侧 PCA 区血管穿支(箭头)和重建的PTA血管(箭头)的血流通畅。

术后转归与长期随访

  术后患者出现短暂性失语,1 周后完全恢复;

  术后 1 年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左侧 PCA 循环保持通畅。

  本例中,大型、梭形、后循环分布、形态不规则且需抗凝治疗的动脉瘤,属于极高危 “沉默杀手”。通过对疾病风险的前瞻性预判、分阶段治疗策略设计、高难度手术入路的精准操作,最终成功清除颅内隐患,最大程度保护脑功能。

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

  国际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研究(ISUIA)对美、加、欧 1692 例患者的 2686 枚未破裂动脉瘤进行前瞻性随访(累计随访 6544 例患者);

  日本未破裂脑动脉瘤研究(UCAS)跟踪 5720 例患者的 6697 枚动脉瘤(总计 11,660 动脉瘤年)。

  基于 6 项研究整合开发的 PHASES 评分,综合患者年龄、高血压、动脉瘤最大直径、SAH 病史及部位,建立破裂风险预测模型,核心因素包括:

① 大小

  动脉瘤破裂率与直径正相关,直径>7mm 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风险随尺寸增加显著升高。

② 部位

  不同部位破裂风险存在差异: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风险分别为大脑中动脉的 2.0 倍和 1.9 倍。

③ 既往出血史

  曾发生动脉瘤性 SAH 的患者,对侧动脉瘤破裂风险显著高于无出血史者。

④ 诱发因素

  部分破裂病例与高强度体力活动相关,但情绪应激等生活事件与破裂的关联性尚未明确。

⑤ 种族差异

  种族或遗传背景对未破裂动脉瘤自然病程的影响尚不明确,但动脉瘤形成倾向受基因调控,全球 SAH 发病率存在显著地域差异。

⑥ 家族史

  家族性动脉瘤破裂时直径更小、患者更年轻,年破裂率达 1.2%,为 ISUIA 中同类动脉瘤的 17 倍。

INC川岛明次教授

推荐阅读:INC国际脑血管病大咖川岛明次学术沙龙精彩回顾|动脉瘤夹闭术&EC-IC搭桥术

  • 所属栏目: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 如想转载“脑内“无声炸弹”:未破裂梭形动脉瘤为何需要手术干预?”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xueguanliu/5660.html
  • 更新时间:2025-06-04 16:49:00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相关文章

5次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终于全切治愈
5次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终于全切治愈,黄女士,年龄50岁,肢体无力、面部麻木、构音障碍...
更新时间:2021-12-15 09:39:53
2岁儿童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全切案例
巴特朗菲教授曾在4月和6月两次来华在苏州大学附属一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手术指...
更新时间:2021-12-15 09:55:24
「千里转运」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女孩的生命奇迹列车已进站...
你要尽可能的去保障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安全性,这个越早恢复越好。因为这种病虽然不出...
更新时间:2025-01-06 16:07:28
JNS发表德国巴特朗菲教授135例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入路及疗效研究
INC德国巴教授发表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分型及手术入路分析...
更新时间:2021-12-17 13:45:39
反复脑干出血,命垂一线,较大脑海绵状血管瘤如何去除?
较大脑干中脑海绵状血管瘤,INC之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全切手术病例...
更新时间:2021-11-22 11:50:31
身体麻木竟是脑干“肿瘤”作祟,INC巴教授妙手拆除生命禁区“不定时炸弹”
简要病史 C女士,年龄36岁,是公司的一名高管,因发现右侧身体麻木,就诊当地医院,经检查...
更新时间:2025-03-12 15:58:12
面瘫、话说不清、呛咳、走路不稳……巴教授脑干术后1天全部缓解
手术之后,他术前的症状全部减轻了,就像两个人,进去的时候这人很看着很僵硬的,一出来...
更新时间:2023-10-24 11:33:00
准妈妈不幸患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与死神抗争、生命和骨肉都要保!
怀孕4个月发现脑干出血,竟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作祟,怎么办?可以生完孩子再手术吗?如果...
更新时间:2021-12-27 16:24:55
退休老人遇开颅考验:脑干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纪实
当地医院虽通过保守治疗缓解部分症状,但病危通知书与二次出血风险预警,促使她寻求更优...
更新时间:2025-06-24 10:29:57
五分钟内致人瘫痪……脊髓海绵状血管瘤为何如此险要?该如何治疗?
短短五分钟内,从热爱生活的阳光女孩坠入到人生低谷; 从刚具备独自生活的能力到耗尽父母...
更新时间:2022-10-22 12:44:52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胶质瘤

更新时间:2021-12-15 13:40:40

致命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赴德手术案例

更新时间:2021-12-14 16:47:00

相关文章

脑瘤急剧增长伴多次出血及面肌痉挛

更新时间:2025-07-01 08:59:23

学术活动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 从鼻孔抵达颅底:福洛里希教授“筷子技术”实现脑瘤微创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聚焦小儿脑瘤前沿治疗|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