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如何从脑桥“禁区”拆除海绵状血管瘤并保住神经功能?

如何从脑桥“禁区”拆除海绵状血管瘤并保住神经功能?

国际知名神经外科期刊《Journal of Neurosurgery》发表INC脑血管专家巴特朗菲教授的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135例手术经验,总结系列手术案例的病变分型、手术入路、切除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等
本文有1044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一旦出血,临床后果严重。手术切除为根治病灶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手术风险极高,轻微操作偏差可能损伤重要神经。如何选择最安全的手术入路,成为神经外科领域持续探索的核心挑战。

  国际知名神经外科期刊《Journal of Neurosurgery》发表INC脑血管专家巴特朗菲教授的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135例手术经验,总结系列手术案例的病变分型、手术入路、切除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等,同时推荐脑桥后外侧入路手术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国际知名神经外科期刊JNS发表了INC脑血管大咖巴特朗菲教授的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的135例手术经验,总结了系列手术案例的病变分型、手术入路、切除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等,同时推荐脑桥后外侧入路手术切除术后并发症率更低。

脑桥手术的临床风险

  脑干损伤的临床意义显著。脑干被称为"生命中枢",其中脑桥密集排列颅神经核团和连接大脑与脊髓的传导束,一旦受损,临床后果严重。

桥<a href='/naoxueguanliu/' target='_blank'><u>脑海绵状血管瘤</u></a>病变位置,血管病变不邻接桥脑表面,但它单侧移动周围的固有结构,包括外展神经和面神经。
桥脑海绵状血管瘤病变位置特征为:血管病变不邻接桥脑表面,但单侧移动周围固有结构,包括外展神经和面神经。

  传统脑干手术多采用后正中入路,通过第四脑室底(菱形窝)进入脑桥。该路径直接,但存在特定问题:展神经核距离菱形窝表面仅0.2毫米,面神经核距离约5.1毫米。这种解剖关系类似在悬崖边缘行走,轻微偏差可能造成不可逆神经损伤。

具体神经损伤后果包括:

  展神经核损伤可能导致斜视

  面神经核损伤可能出现面瘫

  三叉神经核损害可引起损伤侧面部感觉异常

  下行神经传导损伤可能导致瘫痪、偏瘫等症状

  严重脑干损害可能引起呼吸、心跳改变

脑桥病变分型与手术入路

  多年來,神经外科医生持续寻找更安全的手术通道。INC巴特朗菲教授在本研究中根据最合适或可能的手术入路定义4种不同病变类型(A-D型)脑桥海绵状血管瘤。

  每列显示一名具有代表性脑桥海绵状血管瘤类型患者的轴向(上)和矢状(下)MR图像。

​A型病变​

  病灶贴附脑桥外侧,只能从侧面切除(后外侧入路),从中线切入可能损伤脑干。

​B型病变​

  病灶靠近脑桥后方的菱形窝(第四脑室底),只能从中线切除(后内侧入路)。

​C型病变​

  病灶位于外侧和中间之间,两种入路均可切除(本研究核心对象)。

​D型病变​

  病灶生长在脑桥前面,需从前方绕行进入(前外侧入路)。

A型  病灶贴在脑桥外侧,只能从侧面切(后外侧入路),从中间切会伤脑干;    B型  病灶靠近脑桥后方的菱形窝(第四脑室底),只能从中间切(后内侧入路);    C型  病灶夹在外侧和中间之间,两种入路都能切(研究的核心对象);    D型  病灶长在脑桥前面,得从前面绕进去(前外侧入路)。

  最引人关注的C型病变既可从后外侧也可从后正中入路处理,占所有患者的57%。

  对于C型病变,外科医生面临实际选择:采用传统后内侧路径,或尝试后外侧路径?决策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微笑、眨眼等正常功能。

后外侧入路的优势分析

  在C型病变患者中,接受后外侧入路手术的患者永久性展神经麻痹发生率为3.7%,而经后内侧入路患者为21.7%;面神经麻痹发生率分别为1.9%对比21.7%。统计学分析证实这种差异具有显著性。

  总体来看,所有135例患者中,术后展神经和面神经功能缺损率分别为5.9%和5.2%,低于大多数已发表报告。

  这些数据背后是实际临床案例。研究中一名45岁女性,脑桥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导致卧床不起、意识模糊。通过远外侧经髁入路(一种后外侧入路),医生成功切除病变,患者逐渐恢复,仅残留轻微面部无力。

  后外侧入路能更好保护颅神经的原因在于脑桥内部微观解剖结构。展神经核和面神经核位于脑桥背侧,正对第四脑室底。当从后正中经菱形窝入路时,手术通道直接经过这些神经核团附近。而从后外侧进入,医生可以避开这些关键结构,通过更安全通道到达病变。

  在神经外科迈向精准医疗的当下,治疗目标已从单纯"切除病变"升级为"在保护功能前提下完美切除"。这项跨越24年的研究,通过135例临床数据,为桥脑这个手术禁区绘制了更为精准的"安全地图"。每一个手术决策,都关系到患者微笑、目光和未来生活质量。

 

文献来源:

Helmut Bertalanffy, et al. Optimal access route for pontine cavernous malformation resection with preservation of abducens and facial nerve function. JNS 2020.

  • 所属栏目:神外资讯
  • 如想转载“如何从脑桥“禁区”拆除海绵状血管瘤并保住神经功能?”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shenwaizixun/6881.html
  • 更新时间:2025-10-23 10:33:50

神外资讯相关文章

JNS | INC巴特朗菲教授135例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及疗效
脑干脑桥出血是神经内外科的危重急症, 脑桥出血量少时,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眩晕、复...
更新时间:2025-01-22 15:34:31
国际教科书级别神外教授美国Michael Lawton教授专访——擅长领域及前沿治疗
01、您和您的团队擅长的疾病领域是什么? Lawton教授:巴洛神经学研究所主要关注的是脑血管...
更新时间:2023-05-29 17:50:59
孕妇腹部遭受外力撞击,胎儿面临严重脑出血风险,能否平安降生?
日常中轻微的母体创伤可能被低估,其后果可能导致自发性宫内胎儿颅内出血。即使胎儿大脑...
更新时间:2025-07-13 09:49:14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神经皮肤黑变症
INC国际儿童脑瘤专家、世界小儿神经系统专业杂志《Child's Nervous System》现任主编Concezio Di Roc...
更新时间:2025-10-23 09:26:46
烟雾病的“亲戚”:烟雾病综合症(MMS)
什么是烟雾病综合征?和烟雾病有什么区别? 烟雾病综合征(MMS) 是一种脑血管疾病,通常与某些...
更新时间:2025-04-16 10:35:44
关于额叶脑动静脉畸形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额叶发生脑动静脉畸形(AVM)可能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和行为造成重大影响。脑AVM是一种异...
更新时间:2025-03-21 15:54:08
脊髓电刺激可以治疗帕金森导致的运动障碍吗?INC国际大咖之Krauss教授研究
脊髓电刺激等疗法或可基于现有证据,被证实能改善帕金森病的特定步态特征。对于早期阴性...
更新时间:2025-10-22 10:18:17
2023INC巴教授来华学术交流:“2022年度中德交流项目合作部分手术回顾”现场剪
2022年下半年11月份至12月份线下学术交流活动,除了正常的教学、病例讨论和查房外,巴特朗菲...
更新时间:2023-03-21 17:29:09
第三届国际神外SCI杂志主编团见面会报名开启!
2025年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权威SCI期刊主编团见面会 人工智能助力SCI论文写作 小会场面对...
更新时间:2024-12-17 11:19:49
INC第三届世界神经外科权威杂志主编团中国见面会圆满结束!
第三届世界神经外科权威SCI杂志中国见面会 EDITOR WORKSHOP 2025年1月12日,由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
更新时间:2025-01-24 11:44:02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迷走神经刺激(VNS)诱发难治性癫痫儿童睡眠呼吸障碍
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曾担任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长,现任国际神经外科权威期刊《Journal of ...
更新时间:2025-10-02 09:21:19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INC国际大咖研究成果】神经皮肤黑变症

更新时间:2025-10-23 09:26:46

学术活动
2025年10月18日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天坛)神经外科学术大 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INC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教育基金,北 INC巴特朗菲教授2025学术沙龙:37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前沿 专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国际合作下的小儿 INC国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Rutka鲁特卡教授学术沙龙:小儿神经 INC鲁特卡教授(Rutka)抵华,学术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国际交流】INC福洛里希抵达中国,开启北京天坛医院之行 学术沙龙即将开启 |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大咖鲁特卡教授7月初 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抵达,面对面咨询+脑瘤示范手术同步开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座谈会: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诊疗新进展